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虽然人蛇之恋颇为离奇,但也反映了人间爱情的美好。只恨金山寺法海和尚百般阻挠这段良缘,将许仙诓骗至金山寺,让白娘子与夫君不得相见。为了救出许仙,白娘子调来虾兵蟹将,于是水漫金山寺……

金山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小岛,金山寺顺着金山的山势而建,山和寺浑然一体。远远望去,金山寺亭台楼阁,层层相叠,仿佛“罩”住了整座金山。所以,金山寺也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金山寺的魅力,不仅环境优美,更在于她的传奇色彩。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镇江金山寺

金山寺山门为何朝西?

步入金山寺,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奇怪的是,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金山寺的大门原是朝南的,因为朝着天宫中的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所以屡遭火焚。为解决这一问题,才将山门改朝西开。

其实真实原因是,金山原耸立于江心,大江由西向东奔流,游人在朝西的山门眺望,才能观赏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丽场景。这与水文地理有关,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之作。

站在山门前,不禁遥想当年: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余人,修行人数以万计,一旦做起法事,磬钹铙鼓齐鸣,庄严的佛乐越过院墙,在青峦浩波中萦回,这是多大的阵势啊!所以,清代时,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曾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御碑”其中的两块

为寻父,乾隆曾六上金山

帝王们似乎对金山特别青睐,风流倜傥的乾隆就曾经先后六次驾临金山,在“夕照阁”中留下了七块御碑。石碑所记载内容是其对金山胜景的评价和如何继承清室大业的决心。从碑文字体看,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散发着草书的韵味。许多文人、学者慕名而来,对石碑上的书法艺术赞叹不已。

乾隆在这里不仅留下了“御碑”,而且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为寻父,乾隆曾六上金山。

这一传闻的来龙去脉是:

雍正一生无子,到了五十多岁时,皇后才生下一女婴。正当雍正为没有儿子发愁时,忽然得知陈阁老的夫人却在这天生下一男婴,便心生一计:派人放出口风,说皇后产下一男婴,又降旨陈家,说陈阁老为朝廷尽心尽力,现在陈阁老的夫人生下了儿子,皇上要为陈家的这位男婴赐福,要求陈家把男婴带到宫中。这样,就可以把皇后所生的女婴,调换成陈家的男婴,皇上就有儿子了。

此计周密实施后,陈阁老的夫人发现,儿子的奶娘从宫中回来后,带给她的不是儿子而是女儿!这才明白是宫里“调了包”。陈阁老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不敢过问此事。陈阁老的夫人受不了这一打击,一命归西;陈阁老也一病不起,不久告病辞官。他的病养好后,就到金山寺当了和尚。

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乾隆的乳母才讲了他的身世。乾隆听后如闻晴天霹雳,发誓要找到生身父亲陈阁老。他听说父亲到金山寺为僧,就五到到金山寺查询,都无结果。

乾隆第六次到金山寺寻父,打听到金山寺共有僧人544名,就命人制作544件袈裟,由他亲自赐给每个和尚。可是到最后,第544件袈裟却没有人来接受。乾隆便问方丈可答。

可答说:“还有一个疯和尚,蓬头垢面。怕他惊了皇上,所以没有让他出来迎驾”。

乾隆便要查看此人。只见小禅房里有个老和尚坐在蒲团上,衣冠不整,形容枯槁。可答告诉乾隆:“这个老和尚,法名叫‘八叉’,已来寺好多年了,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乾隆再看看蒲团前,一双鞋还是倒放的,心想这个和尚果然疯癫,就没有降罪。

结束南巡回到宫中,乾隆像乳母说起了此事,乳母听后大吃一惊,说道:“这个就是你的父亲”。

乾隆问为什么,乳母说:“‘八’和‘叉’ 上下连起来就是个‘父’字;鞋子倒放了,就是说‘孩子到了’,因为在镇江方言中,‘鞋子’与‘孩子’同音。这不正在暗示你,他就是你的父亲、你就是他的孩子吗?”

乾隆听了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金山寺接父亲进京。但派去的人到了该寺后,那个叫“八叉”的和尚却不知去向了。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这样,得意和失意共存,快乐与忧愁并举。这一规律,皇帝也不能逃避。想要活得豁达一些,洒脱一些,大家可以学学金山寺内弥勒佛两旁楹联中蕴含的道理。这幅楹联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岳飞和金山寺有怎样的渊源?

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穿过天王殿,就到了金山寺的另一个必看之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殿名“大雄宝殿”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题写,字体圆润流畅,体现了赵老清净无为的佛性修为。但是大雄宝殿真正的“看点”并不再大雄宝殿之内,而在该殿的外立面。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外墙上的浮雕

站在该殿外面,可以看到殿的外立面有一组浮雕,上面雕刻了四个人物,从左至右分别为宋朝大将岳飞的随从、岳飞、金山寺的道月方丈、跟随道月方丈的小和尚。

这组浮雕揭开了抗金英雄岳飞在金山寺的一段往事。

当年,宋朝大将岳飞在前方领兵与金朝入侵者打仗,战事节节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入侵者就派人贿赂宋朝丞相秦桧。秦桧见钱眼开,在皇帝面前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形容岳飞的种种不是,而且强调岳飞手握重兵,有谋反之心。皇帝一听,那还得了,便下令将正在前线的岳飞召回京城。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浮雕逼真、传神

归途中,一天晚上岳飞借宿金山寺,做了一梦,梦见两只狗在说话。岳飞惊醒,请其好友——金山寺的道月方丈为其解梦。道月方丈听后大惊,解释说:两狗对言,乃一“狱”字,此去京城必有牢狱之灾,劝岳飞剃度出家以解此难。岳飞想到母亲在他的背上所刺“精忠报国”四个字,便没有听从道月方丈的劝告,还是回到了京城。就在回京城的当晚,岳飞就被打入监牢,罪名是“莫须有”。

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前,想起了道月方丈的话,高声长叹一声:“悔不该不听道月之言啊!”

偏偏这句话传到了秦桧耳中。秦桧便命人追查道月其人。最后得知道月乃金山寺的方丈,便命人捉拿。在士兵到达金山寺之前,道月方丈已经掐指算好会有人来捉他。于是,道月方丈不慌不忙地安排好寺庙里的各项事宜,在士兵破门而入时,他已坐化。

几度夕阳红,金山依旧在。发生在金山寺的许多故事,不但令人神往,也令人深思……

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流传甚广。虽然人蛇之恋颇为离奇,但也反映了人间爱情的美好。只恨金山寺法海和尚百般阻挠这段良缘,将许仙诓骗至金山寺,让白娘子与夫君不得相见。为了救出许仙,白娘子调来虾兵蟹将,于是水漫金山寺……

金山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小岛,金山寺顺着金山的山势而建,山和寺浑然一体。远远望去,金山寺亭台楼阁,层层相叠,仿佛“罩”住了整座金山。所以,金山寺也以“金山寺裹山”著称于世。

金山寺的魅力,不仅环境优美,更在于她的传奇色彩。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镇江金山寺

金山寺山门为何朝西?

步入金山寺,山门气象森严,两只明代石狮雄踞两旁。奇怪的是,寺庙的山门一般是朝南的,而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金山寺的大门原是朝南的,因为朝着天宫中的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所以屡遭火焚。为解决这一问题,才将山门改朝西开。

其实真实原因是,金山原耸立于江心,大江由西向东奔流,游人在朝西的山门眺望,才能观赏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壮丽场景。这与水文地理有关,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别具匠心之作。

站在山门前,不禁遥想当年:金山寺全盛时期,有和尚三千余人,修行人数以万计,一旦做起法事,磬钹铙鼓齐鸣,庄严的佛乐越过院墙,在青峦浩波中萦回,这是多大的阵势啊!所以,清代时,金山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曾并列为“中国四大名寺”。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御碑”其中的两块

为寻父,乾隆曾六上金山

帝王们似乎对金山特别青睐,风流倜傥的乾隆就曾经先后六次驾临金山,在“夕照阁”中留下了七块御碑。石碑所记载内容是其对金山胜景的评价和如何继承清室大业的决心。从碑文字体看,楷书中多有行书的笔意,行书中又往往散发着草书的韵味。许多文人、学者慕名而来,对石碑上的书法艺术赞叹不已。

乾隆在这里不仅留下了“御碑”,而且留下了一个颇有趣味的传闻:为寻父,乾隆曾六上金山。

这一传闻的来龙去脉是:

雍正一生无子,到了五十多岁时,皇后才生下一女婴。正当雍正为没有儿子发愁时,忽然得知陈阁老的夫人却在这天生下一男婴,便心生一计:派人放出口风,说皇后产下一男婴,又降旨陈家,说陈阁老为朝廷尽心尽力,现在陈阁老的夫人生下了儿子,皇上要为陈家的这位男婴赐福,要求陈家把男婴带到宫中。这样,就可以把皇后所生的女婴,调换成陈家的男婴,皇上就有儿子了。

此计周密实施后,陈阁老的夫人发现,儿子的奶娘从宫中回来后,带给她的不是儿子而是女儿!这才明白是宫里“调了包”。陈阁老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不敢过问此事。陈阁老的夫人受不了这一打击,一命归西;陈阁老也一病不起,不久告病辞官。他的病养好后,就到金山寺当了和尚。

雍正死后,乾隆即位。乾隆的乳母才讲了他的身世。乾隆听后如闻晴天霹雳,发誓要找到生身父亲陈阁老。他听说父亲到金山寺为僧,就五到到金山寺查询,都无结果。

乾隆第六次到金山寺寻父,打听到金山寺共有僧人544名,就命人制作544件袈裟,由他亲自赐给每个和尚。可是到最后,第544件袈裟却没有人来接受。乾隆便问方丈可答。

可答说:“还有一个疯和尚,蓬头垢面。怕他惊了皇上,所以没有让他出来迎驾”。

乾隆便要查看此人。只见小禅房里有个老和尚坐在蒲团上,衣冠不整,形容枯槁。可答告诉乾隆:“这个老和尚,法名叫‘八叉’,已来寺好多年了,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世”。乾隆再看看蒲团前,一双鞋还是倒放的,心想这个和尚果然疯癫,就没有降罪。

结束南巡回到宫中,乾隆像乳母说起了此事,乳母听后大吃一惊,说道:“这个就是你的父亲”。

乾隆问为什么,乳母说:“‘八’和‘叉’ 上下连起来就是个‘父’字;鞋子倒放了,就是说‘孩子到了’,因为在镇江方言中,‘鞋子’与‘孩子’同音。这不正在暗示你,他就是你的父亲、你就是他的孩子吗?”

乾隆听了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去金山寺接父亲进京。但派去的人到了该寺后,那个叫“八叉”的和尚却不知去向了。

人生在世,其实就是这样,得意和失意共存,快乐与忧愁并举。这一规律,皇帝也不能逃避。想要活得豁达一些,洒脱一些,大家可以学学金山寺内弥勒佛两旁楹联中蕴含的道理。这幅楹联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岳飞和金山寺有怎样的渊源?

观赏了乾隆的“御碑”,穿过天王殿,就到了金山寺的另一个必看之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于1989年10月建成,总面积800平方米,黄墙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殿名“大雄宝殿”由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题写,字体圆润流畅,体现了赵老清净无为的佛性修为。但是大雄宝殿真正的“看点”并不再大雄宝殿之内,而在该殿的外立面。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外墙上的浮雕

站在该殿外面,可以看到殿的外立面有一组浮雕,上面雕刻了四个人物,从左至右分别为宋朝大将岳飞的随从、岳飞、金山寺的道月方丈、跟随道月方丈的小和尚。

这组浮雕揭开了抗金英雄岳飞在金山寺的一段往事。

当年,宋朝大将岳飞在前方领兵与金朝入侵者打仗,战事节节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入侵者就派人贿赂宋朝丞相秦桧。秦桧见钱眼开,在皇帝面前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形容岳飞的种种不是,而且强调岳飞手握重兵,有谋反之心。皇帝一听,那还得了,便下令将正在前线的岳飞召回京城。

这座佛寺发生的故事,不但令人神往,更令人深思

浮雕逼真、传神

归途中,一天晚上岳飞借宿金山寺,做了一梦,梦见两只狗在说话。岳飞惊醒,请其好友——金山寺的道月方丈为其解梦。道月方丈听后大惊,解释说:两狗对言,乃一“狱”字,此去京城必有牢狱之灾,劝岳飞剃度出家以解此难。岳飞想到母亲在他的背上所刺“精忠报国”四个字,便没有听从道月方丈的劝告,还是回到了京城。就在回京城的当晚,岳飞就被打入监牢,罪名是“莫须有”。

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前,想起了道月方丈的话,高声长叹一声:“悔不该不听道月之言啊!”

偏偏这句话传到了秦桧耳中。秦桧便命人追查道月其人。最后得知道月乃金山寺的方丈,便命人捉拿。在士兵到达金山寺之前,道月方丈已经掐指算好会有人来捉他。于是,道月方丈不慌不忙地安排好寺庙里的各项事宜,在士兵破门而入时,他已坐化。

几度夕阳红,金山依旧在。发生在金山寺的许多故事,不但令人神往,也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