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綏靖主義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把歐洲帶入“至暗時刻”

馬克龍在美國國會指責特朗普政策的那一刻,這位年青的總統似乎忘記了二戰期間他的祖國只抵抗了5個星期就向希特勒揮起了白旗,歐洲大陸被希特勒的裝甲軍團碾成一片爛泥,曾經殖民世界的歐洲眾國像一群無助的羔羊,用渴求的眼睛望著美利堅共和國。

如果說這個苦果是歐洲人自己造成的,太刻薄,但英法的綏靖政策的確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並在微妙地配合著元首擴張的步伐。綏靖主義包括現實主義和寬容兩個因素,但不適合在生死關頭使用。

西方的綏靖主義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把歐洲帶入“至暗時刻”

希特勒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柏林帝國總理發表了充滿肢體語言的演講,會議備忘錄顯示了元首的野心——“德國的政策的目標是保衛和維護人民群眾、種族共同體並擴展它。這是一個生存空間的問題……德國的政策不得不去清算兩個充滿仇恨的對手——英國和法國……

之前,德國已經打破的凡爾賽體系,武裝萊茵地區,進軍維也納,並企圖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西方國家害怕干預德國會引發全面戰爭。在無情的壓力下,無知加軟弱就成了無能。英國首相張伯倫認為,到德國去行“納粹舉手禮”,並沒有什麼不光彩。他三次訪問柏林,說希特勒是“可以信賴的人”,然後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劃割蘇臺德地區給德國。回國時,張伯倫從飛機上走下來,揮舞著一份協議,聲稱他帶來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

西方的綏靖主義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把歐洲帶入“至暗時刻”

至暗時刻照片

丘吉爾說,英國人在恥辱和戰爭之間選擇了恥辱,我們將得到戰爭。

果然,簽訂協議的第二年,德國入侵波蘭,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展開,波蘭36天淪陷,丹麥4小時投降,偉大的法蘭西帝國只撐了5個星期。

西方的綏靖主義助長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把歐洲帶入“至暗時刻”

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和平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保持安定繁榮是一件好事,西方國家在伊朗安全問題上的立場體現了這一美好意願,但一味忍讓、妥協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請記住:希特勒初只是想收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的領土,沒敢想征服歐洲,是西方國家的軟弱、妥協使希特勒覺得侵入別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