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現在有多少文字輩的演員?

官方唯一認證鳩摩智l

德雲社做為一個相聲劇團,養活了四百多相聲藝人。

很多的相聲老藝人沒有機會進入到主流相聲界,但是又喜歡說相聲,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進入劇團發揮餘熱。

那麼,德雲社有多少相聲界的老先生呢?

寶字輩的老先生

沒錯,德雲社還有寶字輩的老先生,其本人也是非常的和善。他就是謝天順先生。師承郭榮起。

早年間和馬志明合作過大量的段子。退休之後和其子謝金進入到德雲社繼續發揮餘熱。在德雲社被奉為古董界的人物。

文字輩的老先生

已故的張文順

再一次把張文順請出來,是有原因的。做為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在早期的德雲社張文順可幫助郭德綱擋了不少的明槍暗箭,為人那是沒的說,張文順老先生您千古!

李文山(已故)

王世臣先生的高足,去年因病逝世。早年間和趙雲俠、曹雲金、何偉都有過搭檔演出。

邢文昭

已經80多歲的高齡了,偶爾還能看到他活躍在舞臺之上。是德雲社在世的文字輩“德雲四老”之一。

謝金

2009年12月10日,由同為德雲社成員的老相聲演員李文山代拉師弟,謝金拜已故相聲名家王世臣為師

鄭好

被德雲社調侃為“鄭喜定”的演員,也是文字輩的。

至於王文林,不說也罷


蜜桔娛樂

關注陌上橫刀,關注更多精彩 !

根據2016年公開的德雲社家譜中記載的文字輩演員共有7位,其中德雲社創始人之一的張文順老爺子於2009年2月去世、李文山老爺子於2017年3月去世(兩位老爺子已經仙逝,就不上圖片 啦)

剩下的文字輩演員還有5位。至於題主補充說明的“六字輩”演員根本不存在,“九字科”徒弟倒有30來人!

一、邢文昭

原名邢克昭,一九三七年生於北京,自幼喜愛相聲藝術,尤其對單口相聲情有獨鍾,一九五九年加入中國廣播文工團說唱團學員班,學習相聲表演;一九六一年拜著名單口相聲大王劉寶瑞先生為師專攻單口相聲表演。在德雲社以表演單口相聲和捧哏為主,代表作:長篇單口相聲《官場鬥》、單口相聲《掄弦子》、《假行家》、《包廚》,對口相聲《打燈謎》、《五紅圖》、《誇住宅》等。現在年事太高,身體也不好,已經很少參與演出。

二、謝金

1982年生於天津,出身曲藝世家,曾祖父為著名單絃表演藝術家謝芮芝先生,其祖父為著名弦師謝舒揚先生,其父親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謝天順先生,謝金自小受家庭薰陶,喜歡曲藝,熱愛相聲,由其父謝天順先生為其開蒙。2007年3月,謝金大學畢業後加入北京德雲社,由其父謝天順先生親自為其捧哏,2009年由德雲社李文山先生帶拉師弟,成為相聲前輩王世臣先生徒弟,並與瞿國強合作至今。謝金身材瘦高、嗓音洪亮,基本功紮實,表演火爆熱情,包袱新穎獨特,活路寬廣,尤其擅長學唱和貫口累節目,現在隨德雲七隊演出,搭檔李鶴東。代表作品:《三節會》、《地理圖》、《學梆子》、《山東二黃》等。

三、趙楠

北京人,1960年生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趙世忠先生公子,自幼學習相聲藝術,後拜師相聲名家方笑文先生,在北京市曲藝團為相聲前輩趙振鐸先生公子趙菁捧哏,被譽為相聲界的『小二趙』,後曾與郭德綱、于謙合作表演傳統改編的群口相聲《八貓圖》,2011年正式加入北京德雲社,專攻捧哏,繼承了其父趙世忠先生的藝術風格,穩重大方,幽默睿智,現在隨德雲三隊演出,搭檔許廣。代表作品:《八扇屏》、《白痴狼》、《對春聯》等。

四、鄭好

原名鄭立軍,1974年出生于山西,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專業。1996年進入瀋陽市曲藝團學員班學習相聲表演,後拜著名相聲名家王志濤先生為師,2000年起在瀋陽人民廣播電臺與柳丁搭檔主持《開心加油站》,與單田芳先生弟子孫剛搭檔主持《開心無極限》等節目。鄭好表演風格大方,不譁眾取寵,追求幽默,以說見長,有很強的敘事能力,2008年加入北京德雲社,2014年起主持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臺《德雲社來了》節目,現在隨德雲六隊演出,搭檔張金山。代表作品:《掄弦子》、《三怪婿》、《小孩論》、《賣西瓜》等。

五、張金山

1974年生於河北省南宮市,評書,相聲演員,中國曲藝協會會員,師承於著名快板書表演藝術家王印權先生,並於1991年起追隨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老師學藝。1995年開始與德雲社班主郭德綱先生合作演出。2015年正式加入北京德雲社,擔任評書、相聲演員,現在隨德雲六隊演出,搭檔鄭好。代表作品:《大明開元演義》、《孟麗君》、《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官場現形記》、《西漢》等,在北京故事廣播、廊坊長書頻道,以及河北、遼寧、吉林、山西等近百家廣播電臺播出。

如果有其他遺漏的文字輩演員,還請朋友們提供資料補全!

特別更正:感謝@我奶唐山造紙農朋友的指正,在此作補充更正:張金山評書師承王印權,王印權師承著名評書大師李潤傑,而李潤傑於1948年拜相聲大師焦少海為師,相聲門藝名李寶珊,屬於寶字輩。張金山沒有另拜相聲師父,由此算下來應當是李寶珊的徒孫,輩分上應該是明字輩。——特此更正,原文保留!


陌上橫刀

1、相聲界的排名情況

這個是關鍵,很多親可能都不明白,包括樓主這個可能問題也沒有問準確。

相聲界對排名非常看重,畢竟這是一項傳統的東西。通常相聲界有個固定排名,按照“德、壽、寶、文、明”之類的來排,德壽字輩的大多仙逝,寶字輩的大家聽的多啦,比如侯寶林之類的,文字輩的如侯耀文,郭德綱雖然有個德字,但他並不是德字輩,而是名字輩。



到了郭德綱這一代,郭老師也把相聲發揚了一下,成立了德雲社,德雲社呢主要指郭德綱這一波兒的,以郭德綱為首,他的徒弟為主力的一個團。


郭德綱在他開始,另立門戶,建立了“雲鶴九霄龍游四海”八字輩份。這點與傳統的不太一樣了。



2、德雲社成員

德雲社主要以雲字輩及其以下的輩份為主,或者說是郭德綱創立的八字輩份為主啦。文字輩、寶字輩的都是郭德綱前輩。




呼啦啦的八卦時間



德雲社從成立到現在共出現了四位文字輩的老藝術家,分別是德雲社最初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已故),隨徐德亮退出的王文林,還有依然堅定在德雲社的邢文昭和李文山。除了張文順和王文林在德雲社表演的足夠征服觀眾外,其餘的兩位到沒什麼太大的建樹。


德雲社的二十三個春秋裡有心酸,有退出,有陪伴,跌宕起伏的走到今天確實不容易,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經過新老交替的不懈努力,德雲社也正在逐步走向輝煌。為此德雲社也是做了很大的改動,實施了公司制,利益公開化,以讓相聲迴歸劇場開闢新形式相聲。





德雲社成立於1995年,最開始叫北京相聲大會,最初的是創始人郭德綱、張文順、李菁,主要演出地點在廣德樓等一些茶館演出,1996年隨著邢文昭以及徐德亮的陸續加入,到到現在已經有百十號了,劇場更是在遍地開花。



2014年7月17日德雲社開展淨化霧臺,抵制低俗活動,將近四個月以來,演員自覺遵守,大批觀眾的監督,稱若發現德雲社表演存在低俗,色情等一系列問題可進行舉報,並給予舉報獎勵。




德雲社二十三的風雨歷程實屬艱辛,是全體演員用心血和汗水打造出來的,他們的執著和睿智,在郭德綱和全體同仁的努力使德雲社不斷鑄就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