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著名的反腐皇帝朱元璋他是怎麼做的呢?他跟一般開國君主不一樣的是,這個朱元璋出身草根,他從小就目睹了貪官汙吏對老百姓的壓迫,因此一當上皇上就重拳治貪,他曾經對大臣們說:“從前我當老百姓的時候,見到貪官汙吏對民間疾苦絲毫不理會,我心裡面恨透了他們,老百姓的憤怒也是元朝覆滅的主要原因,那我們要引以為戒,以後遇到貪官汙吏迫害百姓的要嚴厲打擊絕不姑息”。

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為了懲治貪官防治腐敗,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朱元璋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國家優待官員,讓他們過好日子,類似當今社會的高薪養廉,當時朱元璋頒佈詔令,只要達到一定的級別官員們,就可以住上由國家提供的標準房和相關的配套福利,就跟現在一樣,什麼級別的官員住什麼房子配什麼車,都有明確的規定,當時朱元璋就天真的以為,只要讓官員們過上了優越的日子,就不會有人貪汙腐敗,但其實他錯了,由於很多官員缺乏監督,權力不受制約,一邊享受著朝廷福利一邊魚肉百姓。

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朱元璋採取的第二個措施,那就是秘密的監督官員的行為,說起明朝皇帝對官員的監督,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這個錦衣衛,朱元璋的這一招在當時有一箭雙鵰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隨時瞭解官員的一言一行,避免有人居心叵測,對江山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可以秘密的調查官員的腐敗行為,這對朱元璋的治貪大計很有幫助,明朝的錦衣衛基本相當於國民黨時期的中統,也或許是類似美國的聯邦調查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秘密機關的職權越來越大了,權力大了之後,組織內部也開始滋生一些腐敗的行為,比如,抓住了某個官員的把柄,就去敲竹槓之類。

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朱元璋又想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走群眾路線,朱元璋的群眾路線,在當時是一個極其不可思議的政治創舉,要知道在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一般是嚴禁老百姓對政府官員指指點點的,弄不好就是殺頭的罪名,但朱元璋是從底層社會走出來的,跟老百姓有著天然的感情紐帶,反過來他的群眾路線,也在很大程度上為他贏得了底層社會的支持,為了推行自己的群眾路線,朱元璋規定,遇到貪官汙吏老百姓可以直接捉拿到京城治罪。並且朱元璋還令人在武門外設置鳴冤鼓,老百姓的冤情,如果在地方衙門討不回公道,可以直接擊鼓告御狀。這基本上就是給老百姓開闢了一條上訪的通道,而且,為了避免上訪百姓被地方官截訪或報復,朱元璋嚴令天下官員膽敢阻攔百姓上訪的誅滅九族,如此重的刑法對各級官員的震懾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有嚴厲的刑法做保障是朱元璋時代反腐的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朱元璋的刑法到底嚴厲到什麼程度呢?咱們舉一個例子,當時朱元璋規定官員貪汙數額只要達到60兩銀子,無論是誰一律格殺勿論。有一位開國大將叫做朱亮,是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但這個人在鎮守廣東的時候接受了當地鄉紳的禮物,數額也算不上特別大,但是,朱元璋知道之後,直接就把他給抓起來親自用鞭子把他抽死。像朱亮這種挨鞭子的貪官結局還算是好的了,一些跟朱元璋關係不密切的貪官死得更慘,動不動就是剝皮、閹割、凌遲處死等等,據說當時凌遲處死的人當中,最多的是被割了3000多刀。

明朝朱元璋為何對官員貪汙腐敗如此痛恨,又是如何應對的

寧可錯殺1000絕不放過一個,是朱元璋反腐治貪的真實寫照,可以說朱元璋時代的確是中國歷史上,廉政工作做的最好的一段時期了。然而戲劇性的是整個大明朝卻是中國歷史上最腐敗的朝代之一。這又是為什麼呢?咱們再回過頭來看,朱元璋為反腐推行高薪養廉、體制內監督、民間反腐和嚴刑峻法等一系列措施都很有效,這些套路在當代社會也都存在,但是唯獨缺少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制度化建設。

朱元璋無論採取高薪養廉、錦衣衛監督還是嚴刑峻法等手段,本質上都是運動員裁判員兩位一體的體制內監督。即便是允許百姓上訪,那也是在統治階級規定的範疇之內進行的,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權力制約也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反腐效果,於是在朱元璋死後統治階級內部重新分配利益,貪汙勢力惡性反撲導致明朝成為中國歷史上腐敗最為嚴重的朝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