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人、出品人、監製、特別出演分別指的是什麼?

頭頭世道

這個回答下面,太多都是文字說明,但普通觀眾是搞不懂這些電影術語的。

當然,大家也不用搞得那麼清楚,因為實際上電影公司那幫人也不一定搞得清楚。

1、先說製片人和出品人的關係。

如果只看字面意思的話,出品和製片其實差不多,反正都是老闆。有的說法出品人是董事長,製片人是總經理,對董事長負責。其實都是那麼回事。反正都是老闆就對了。

我拿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星爺幾部電影片頭字幕為例,給大家科普科普。

我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片頭出品人: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

《逃學威龍2》出品人也是這倆人。

《國產凌凌漆》還是如此。

向氏兄弟的背景,大家都懂的。

如果是經常看周星馳老片的觀眾,一定會經常看到這個logo。

向氏兄弟的永盛電影公司成立得很晚,1987年才成立。後來就是拿下了王晶和周星馳的電影合約,周星馳自從《賭聖》爆紅以後,一直到1996年,早期創作最巔峰的時代都是在給永盛拍片。早期的周星馳就是永盛的招牌。

向華強作為老闆,經常在自家電影裡面出鏡。最著名的是《賭神》裡面飾演龍五,後來的《賭俠》等幾部賭片也出現過。

後來周星馳和向氏兄弟鬧掰,這兩年向太陳嵐老是炮轟周星馳,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啦。

這些是題外話了。

看了這麼多電影片頭,只有出品人,沒有製片人。為什麼呢?因為在老闆心中

反正出品人就是老闆,製片人也是老闆,也可以是老闆的代理人。

所以不用分這麼清楚。


2、然後說說監製是幹啥的

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裡,出品人還是這兄弟倆。然後監製還是向華勝。

還有《逃學威龍2》也是如此。

所以,在老闆心目中,不僅製片人和出品人可以是自己,連監製都可以是自己。

我也是醉了。

其實監製,也是老闆的代理人,一是幫助老闆監督導演啊、演員們有沒有好好幹活,二是幫助老闆監督資金使用。拍電影是要錢的,用錢要有個度,不能隨便超支。

所以老闆覺得,既然我都幹得過來,索性都自己來吧。


當然,要是老闆太忙了,還是要換別人來幹。但一定是心腹。

在《大內密探零零發》裡面,監製就換成了王晶。

這裡面還有個行政監製陳嵐,就是大名鼎鼎的向太了。

行政監製是啥我也不懂,估計就是瞎掛個名。

好了。上面舉了這麼多例子,大家看,製片人、出品人和監製的關係其實亂七八糟。

大家就記住一句,老闆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虛頭巴腦的玩意。

你們也不用搞清楚這麼多,管他什麼製片啊、出品啊,監製啊,反正都是老闆或者老闆的代理人。就完了。


老闆是出錢的,導演和演員就是幹活的,就這麼簡單。

至於特別出演啊,一般都是比較有名氣,不一定是演員,到這部電影裡過過癮,所以是特別出演。

比如《逃學威龍2》裡面的葉德嫻就是特別出演。

就是周星馳的上司女督查啦

《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特別出演有3位。

比如吳鎮宇就是客串了一把四大才子之一啦。

大家還想得起來嗎?



梁鵬飛
製片人一般指影視劇製片生產製作人。 全權負責劇本統籌、前期籌備、組建攝製組、攝製成本核算、財務審核;執行拍攝生產、後期製作;協助投資方國內、外發行和國內、外申報參獎等工作。
製片人是劇組的主宰,攝製組的最高權力者,既有權決定聘用優秀成員,也有權開除在劇組違紀行為的成員。從片子的形成到片子的上映,是全片貫穿的核心 。也有的影視公司的老闆或投資方在影視劇中署名製片人職務。

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監製經常與製片人混淆,後者是攝製組最高權力者,而監製只能算是“大內總管”。負責攝製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如今最有名的特別出演應該就是斯坦李老爺子了,雖然對電影整體劇情沒有任何影響,但卻成了影迷最津津樂道的彩蛋。


三火娛樂

雖然喜歡看劇看電影,但是大部分吃瓜群眾只知道:

演員選得好,贊演員;演員選不好,罵導演。劇情很精彩,那是我家愛豆夠出彩;劇情爛大街,那是編劇太腦殘…

一部電視劇/電影從拍攝到上映,它一定會有一個製片人從頭到尾把控全局。

找編劇寫劇本、挑選合適的導演、尋找拍攝地,還有美術服裝、化妝造型、燈光攝影、場務道具、後期製作、配音配樂以及宣傳上映那都是製片人負責的,可以說這是一個什麼都得懂,什麼都得乾的苦力角色,但他所掌握的權力卻是極大的。覺得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長度、時間都不太滿意的朋友,嗖索:葉智談往事,定會給你帶來些幫助,

因為導演是他選的,錢財等資源也是掌握在製片人手中,奧斯卡獎項設置“最佳影片”那可都是頒給製片人的。

除了製片人,誰的權力大呢?動動腳趾頭都知道,那自然是投資方啦,誰出錢誰就有話事權。投資方也叫作出品方/出品人,不過,出品人是咱中國才有的東西,像歐美都是寫出品方,署出品公司的名。

舉個栗子,給《大話西遊3》投錢的是春秋時代影業,那麼出品方就是這家公司,而春秋時代影業的董事長就是出品人。當然,給影視劇投資的一般都會有多家公司,所以除了出品方,還會有聯合出品方。

另外,影視圈現在也出現了這樣一個趨勢,那就是很多明星都參與到了影片投資上,所以出品人的名單列表上就會出現明星的名字。

導演,那就是整個影片拍攝團隊的總指揮。和編劇討論/修改劇本,給演員講戲,和攝影師、燈光師討論光影佈局,給服裝造型加入自己的意見……總之,導演要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

當然,不同導演擅長的領域不同。像張藝謀,就很注重畫面佈局,所以他拍出來的片子視覺上令人震撼,大場面恢宏壯觀,小場景也很有層次與調性。周星馳則是注重表演,通過創意性表演將社會現象與人類三觀以普羅大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展現出來……對了,有些導演是編劇出身,對劇本的控制度更強,那此片編劇的話事權就相對減弱,所以一部片的劇情太爛,拍攝場景難看,不一定是編劇和攝影師的問題。但不管怎樣,導演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國外一般只有製片人,而監製,那是香港製片體系引伸出來的,後被引入內地。監製其實就是負責電影/電視劇的日常運作與策劃。

監製通常代表製片人or製片公司法人,負責攝製組的支出總預算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監製提供概念設想和大的建設性意見,參與劇組重要決策,但不負責具體的劇本創作和導演拍攝。在劇組裡,監製的權力和導演相當喲!

現在誰的權力大,吃瓜群眾清楚了吧!簡單點來說,出品人是大boss,製片人是總經理,導演是項目負責人,監製是總監,所以,演員的選擇上,他們都有很大的權利,一般情況下,出品人只管收益就對了,選演員這事還是製片人與導演商量確定噠,而影片的拍攝剪輯等等就由製片人、監製、導演共同負責啦……


用戶5715314292

主要回答一下出品人和製片人。

製片人則是找來這筆錢、保證這筆錢花得合理,並且儘可能讓它生出更多的錢的人物

TA統領著生產管理支持部門,手下包括執行製片、製片主任、統籌、生產製片、生活製片、外聯製片以及所有劇務場務。作為這個部門的老大,製片人的主要職責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就是挑劇本、找資金、搭班子和賣電影

在具體工作中,在電影生產的不同階段,製片人要承擔的任務有:

接下來,是籌備階段,這一時期製片的主要任務是組建攝製組,找來一套符合電影定位的導演、攝影師、美術指導、燈光、錄音、剪輯、特技等等。有時製片人會參與選角,有時由導演組自行負責。此外,需要帶著導演組複審外景地,保證各方面情況符合要求。隨後,製片需要審閱導演的分鏡頭劇本,並編訂製片進度計劃,由此編制預算、通告。最後,製片還需要搞定合同與保險事項。

在搞定了這樣一系列繁雜的準備事宜之後,就可以進入拍攝階段了。電影的藝術效果主要由導演負責,但製片人作為連接著金主和導演的關鍵橋樑,必須保證藝術效果和商業價值的平衡。因此,在拍攝階段,製片人也絕不能撒手不管。TA除了要隨時解決金主的要求和導演的追求之間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還要保證電影按進度及預算拍攝,為此,製片主任需要每天向製片人報告拍攝進度和實際花費。等到電影殺青,製片部門要負責善後,清點儀器、人員,該還的還,該結賬的結賬。當電影被送到剪輯師手裡進行聲畫的後期製作,製片則需要負責把電影的粗剪本和最後版本送審。

最後的宣發放映階段,製片負責與院線商定票房分成。同時,製片主任要做生產總結、檢查各部門的債務關係,和會計一起做影片決算,連同導演的藝術總結一同交到中國電影資料館保存。

製片人既要對資方負責,也要協調導演的藝術追求,同時還要為電影項目的順暢實施整合各種外部條件。可以說,一個電影項目能不能做起來並做得好,製片人這一角色至關重要。

  1. 餘莉. 電影產業概論[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5.
  2. 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 電影藝術[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8.

鍋包梨

如果把一部戲當成影視公司的一個項目,製片人就是這個項目的項目經理。有的戲還設總製片人,這些戲一般都是大戲,也就是大項目,一個製片人顯然不夠用。製片人多了,就得有個頭。這個頭就是總製片人。

出品人一般由影視公司的老闆擔任,投資方的老闆也是出品人。投資方越多,出品人的名單也就越長。出品人不會過問項目的細節。

監製有點像公司裡面的監事。所不同的是後者純屬擺設,前者真會較真。成龍就做過監製,他當然不是擺設。一般能當監製的都是資深導演或者影視界有些名望的人。

特別出演,提問者問的應該是友情出演吧?如果是的話,這些友情出演的演員一般都是導演或主演的好友,劇組找他們來客串,無非想提升一下人氣,說白了還是出於商業目的。


蕭陶

製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闆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 通俗地講,“製片人”有三種,一是指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攝製資金的策劃人、融資人;二是專業技術上負責整個影片或電視劇項目製作人;三是指影片或電視劇投資者本人;他們是電影或電視劇的最高管理者,全權負責“挑本子、找款子、組班子、賣片子”等全盤工作。在香港和臺灣通常將製片人的名稱稱做為監製。 出品人:出品人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們就找到所屬的電影集團投資製片人及相關人員,開始選導演、劇本、演員、贊助商等。




常樂常笑

看了這麼多年的電影電視劇,什麼是製片人,出品人或許好多人都搞不清楚,那麼這幾個這幾個職務到底是幹什麼的呢?

先說說問題中的監製,監製經常與其他兩個角色混淆--製片人和製片。前者是影片的投資人,也就是出品人;而後者是電影製作中的中層職位,負責具體的運營事務,嚮導演和監製負責。監製這個角色通常代表製片人或製片公司法人,負責攝製組的支出總預算

和編制影片的具體拍攝日程計劃,代表製片人監督導演的藝術創作和經費支出,同時也協助導演安排具體的日常事務。

監製也分電影和電視劇監製。

至於特別出演,我們經常會在電影裡面看到誰誰誰是這部電影的特別出演角色,難道僅僅只是因為角色特別?

其實特別出演在國內的電影當中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意思:

一:指在電影、電視連續劇或是舞臺劇裡,有名的演員作為特別參與演出;

二:為了提高票房,請比主演演員層級更高的演員來演出助演或配角的角色。


野機燉蘑菇

製片人就是大管家,劇組的什麼都管

出品人,和投資方差不多

監製,其實也是投資方的一部分吧,一般都是名導演監製,有名氣,有噱頭

特別出演,明星來客串幾分鐘或者幾秒,但人家是明星不是群演,所以就是特別出演


圈兒裡那些事兒

沒大家說的那麼麻煩。製片人:項目經理。融資,選項目,挑編劇,找導演。出品人:投資方。監製:顧問。名譽導演,類似公司找個領導當名譽懂事。特別出演:形象代言人。吸引眼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