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手機廠商推出「快應用」對標「小程序」爭奪流量,安卓要涼?

九大手機廠商推出「快應用」對標「小程序」爭奪流量,安卓要涼?

3月20日九大手機廠商華為、小米、OPPO、Vivo、中興、盡力、聯想、魅族、努比亞聯合舉辦了「快應用」的標準啟動發佈會。「快應用」的特點說白了就是用戶不必安裝、即點即用、原生應用的性能體驗。「快應用」使用前端技術棧開發與原生渲染結合,具備H5和原生性能的雙重優點。

九大手機廠商推出「快應用」對標「小程序」爭奪流量,安卓要涼?

九大手機廠商推出「快應用」對標「小程序」爭奪流量,安卓要涼?

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是流量紅利時代,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似乎都在忙於尋找手機應用下載使用,用戶主動去尋找有趣的應用下載體驗使用,然而這樣的時代已經結束。

互聯網的下半場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不會主動去搜索一些應用來下載使用,我們手機中的app類別更加穩定,即使換了個手機,一般也是把上個手機使用的應用在重新下載一遍,很少下載很多陌生應用。

隨著信息爆炸式的出現,各類產品層出不窮,爆發的信息量消耗了我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我們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尋找然後嘗試新的app,最後所有的流量幾乎都集中在top100的app中。

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提出一個觀點:“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硬通貨不再是美元,而是關注”。注意力經濟(也可稱之為“眼球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對互聯網廠商而言是種極為重要的商業資產。甚至可以將所有的互聯網廠商都看作是“注意力商人”,如何抓住用戶注意力,是互聯網企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在這點上「今日頭條」app做的非常不錯,實時推薦,0.1秒內計算推薦結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類,5秒計算出新用戶興趣分配,10秒內更新用戶模型。這樣做的核心就是為了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只有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你才能獲取流量。

所以九大手機廠商聯合推出「快應用」本質上在用戶買到手機後能夠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讓用戶從手機系統中下載使用應用,但是通過推出「快應用」針對能夠挽回手機系統分發流量的頹勢嗎?我看未必。

3、「快應用」使用場景

如果你們公司已經開發了Android和IOS的app應用,這個時候還會在為了Android開發一款快應用嗎?如果你的手機上已經安裝了某app,你還會使用它的快應用嗎?app一個就夠了,所以我不認為很多人會同時兼顧使用兩種表現形式不同本質相同的app。

看到「快應用」的表述時候,我覺得一個場景非常適合,現在各大應用商城針對app的介紹都是通過短視頻和圖片組合完成的,如果能夠開發一款簡單的「快應用」進行簡單的頁面展示操作,是不是會更容易引起客戶的下載慾望?

隨著現在技術的層出不窮,Android原生開發是不是會越來越難走,看到這個新聞技術的時候,心裡倍感壓力,所以各位Android開發的小夥伴,趕緊充電,學習下小程序怎麼開發,以免被時代淘汰。

「這個時代淘汰你,連聲招呼都不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