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變強的

人是怎麼變強的

強大”,外界的因素往往無法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和直面自我的能力才是其強大的源頭。來跟大家分享兩種方法,希望你能獲得更有意義的人生選擇,並能夠更好的內化自己過往的經歷。

一. 走出“舒適區”

什麼是舒適區?舒適區(comfort zone)最早是地理上的概念,用來形容那些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區。隨後,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學的含義。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義是:人把自己的行為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Ta對這個範圍內的人事都非常熟悉,從而有把握保持穩定的行為表現。在舒適區裡,“我們的不確定、匱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們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愛、食物、才能、時間,能夠獲得足夠的欣賞,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Brown, 2010)

舒適區對於每個人的標準是不一的。在有些人的想象中,“走出舒適區”一定是要去嘗試一些常人看來是刺激、危險的事情,比如辭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學去創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一件事對於你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對你已有舒適區的挑戰。對於有的人來說,辭掉一份在老家的體制內工作,去大城市打拼是冒險;對於有的人來說,選擇離開北上廣、回到家鄉做一份安穩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適區。

通俗來講,舒適區就是讓一個人最熟悉、待著最舒服的那個地方,在其中,我們的焦慮水平可能會非常低。但是,如果一直只停留在舒適圈裡,我們的領域就可能永遠無法拓寬,就只能在可選範圍很有限的已知區域裡選擇生活。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斷地進步,就要走出舒適區。只不過,走出舒適區就意味著你將遭遇陌生和不確定的因素,你的焦慮水平會提高,產生應激反應。

當人在某個特定的焦慮水平上時,能夠做出最佳表現。但如果焦慮超過這個最佳水平的話,將會因為壓力過大,又逐漸降低表現。此時,你需要保持“最佳焦慮水平”:當你站到舒適區的邊緣,既不是完全退縮在舒適區裡,也不是過於冒進。在舒適區的邊緣上,你會一直維持著“最佳焦慮水平”。

隨著你總是咬牙堅持站在舒適區的邊緣,總是讓自己處在一種“最佳焦慮”中,漸漸的,你的焦慮會自然的降低,你開始覺得站在這個位置並不會讓你不適——此時,你的舒適區就已經擴大了。你需要做的,是再次向外邁出小小一步,繼續逼近舒適區的邊緣。這個過程就是成長持續發生的過程。站在舒適區的邊緣時,你所感到的那種不舒服,就是我們所說的

“有建設性的不適”。這樣的不適感會持續刺激自己,如果你持續追求新的目標,你會越來越願意嘗試做出各種各樣的改變。

而在這樣不斷對抗自己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到痛苦,進而厭倦甚至放棄自己的改變。請始終明確自己的動機。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Anders Ericsson稱,動機是成就的關鍵因素,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強烈的動機。他認為,你在一件事情上做得越久,你的天賦和能力就會變得越不重要,相反,動機的影響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明確你想要做什麼,然後向前進發就可以了。

二. 學會與“可能的自我”對話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實現自己所有的目標,以及,我們總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感到遺憾—— 為那些我們沒有機會追求的其他目標。有時我們需要放棄一些已經顯然無法實現了的目標,比如愛上一個不可能的人,但事實上,放棄那些自己珍視的目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它會帶來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和處境的(負面的)重新認識

——期許的未來就是不會到來了。放棄一個目標,意味著自己過去投入的價值不再有回報,意味著接受自己曾經的期待是錯誤的,甚至意味著要重新評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但想要不再被遺憾和懊悔困擾,想要獲得自由,個體必須斬斷自己對那些目標的戀戀不捨——“它們不再是我的目標了”。

隨著個人的發展,我們逐漸實現了一些目標、發現了一些目標達不到、對有些目標失去了興趣,目標的轉換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我們發展的進程。

基於目標轉變和人格發展的關係,研究者們提出了“可能的自我”理論框架:

“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被定義為重要的人生目標的擬人化代表(Markus & Nurish, 1986; Ruvolo & Markus, 1992)。那些“可能的自我”裡不僅僅包括了我們當下所追求的目標,也包括了所有與之相關的我們期許的未來。對個體來說,“可能的自我”是一種在整個成年後發展過程中,激勵著個體的認知資源。

在“可能自我”的理論框架下,成長被看成不斷吸收(assimilation) 和調整(accommodation) 的過程。

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對世界及自身的理解。當我們的經歷符合我們既有的對世界和自我的理解時,我們感到舒服、順利,這時這個經歷就被吸收到我們既有的認識框架中去了——這個過程就是吸收(assimilation)。

但有時,我們的經歷會超越我們既往的認識圖式(類似於認識框架,scheme),明明以為可以做到的事失敗了,以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原來並不喜歡,等等,這時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認知體系,從而能夠解釋新的經歷——這個過程就是調整(accommodation)。在調整後,生活再一次變得可以理解。

在吸收和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經歷一個個自我懷疑和提問的時刻,我們會問自己“我如何到了這裡?”、“我接下來要前往哪裡?”這些時刻正是我們獲得更復雜、更高級、更有解釋力的認知體系的機會。

但是,在探索“可能自我”的過程中,我們仍然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才能在面對那些“失去的可能自我”時,不被遺憾和懊悔壓垮。有時候,我們甚至不得不承認在那些改變了我們人生的經歷面前,自己是那麼的渺小脆弱。

而這樣的直面是值得的,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一個更清晰的“我”的形象才得以顯露;而雖然一些更廣闊的可能性失去了,我們卻仍然可以沿著更深、更遠的維度挖掘出新的可能性來。

無論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還是內心世界的堅定,關於強大,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但對於自我的不斷認識和及時調整,卻是任何一種強大都不可或缺的。這兩種方法看起來可能有些抽象,但“變強”的路上,相信你們或多或少都曾體驗過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