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父母越是干涉,兒女的婚姻越不幸福

在中國式家庭關係裡,父母們最愛說的一句話“孩子,我是為你好,你知道嗎?媽媽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每次聽過這些話的時候,我常常困惑“媽,你真的是為我好嗎?如果為我好,為什麼總是讓我,做我不樂意做的事情呢?”

但還沒等我表示意見,我媽就堵住我的嘴“你現在還年輕,等你長點之後就明白了,媽媽是為你好。”

至此,我上一段感情因為他家離我家有幾百公里的距離,最終失敗告終。

母親一看他家是湖北的,離安徽太遠了,想著她就我一個寶貝閨女,自然不能遠嫁。幸好彼此只是剛處,並沒有感到多麼無奈與心痛。

表姐墨墨深以為然地看著我說,你比我幸運。至少,你們還沒感情多深厚,而我和你姐夫感情那麼好,我們那麼相愛,但我爸我媽卻還是反對我們。念念,你說我要是孤兒該多好啊!這樣是不是我和大勇就能在一起了呢?我就不用再在意父母的想法了。那我會不會快樂多呢?

中國式婚姻:父母越是干涉,兒女的婚姻越不幸福

表姐墨墨和表姐夫大勇從高中時開始相戀,那時候表姐還是一個自卑怯弱的學渣,而表姐夫卻是自信開朗的學霸。

但因為表姐和表姐夫是同桌關係,表姐夫大勇心底善良,熱情活潑。每次表姐有不會的問題,一開口詢問,表姐夫都非常富有耐心的回答,後來即便是表姐不好意思主動問習題,表姐夫也會把練習冊中表姐錯誤的習題解題步驟一一寫給表姐看。

漸漸地,兩個人,產生了感情。表姐成績也越來越好,兩個人相約一起考大學。但沒有想到的是表姐夫的爸爸的煤礦廠子破產了,表姐夫只好南下輟學打工,表姐卻進入了一所重點大學。

本以為這場家庭變故,兩個人會分開,但誰也沒有想到是兩個人會堅定不移地在一起。

到了表姐大學畢業的第三年,他們倆商量好了結婚,卻被表姐的母親反對,原因就是表姐夫太窮了

舅媽極力阻止他們的婚姻,表姐一開始直面反對,後來索性轉為地下情。直到他們兩個人偷偷摸摸談了又相處兩三年後,表姐夫成了一家洗衣店老闆之後,才倉促結婚了。

直到現在舅媽還是嫌棄表姐夫學歷低,表姐沒眼光找了個小販,可表姐卻不在意地說,媽,你看看你身上那叫水貂大衣是誰給你買的?你當初讓我找公務員,你能穿上嗎?

舅媽訕訕地不語,畢竟吃人的嘴短。

中國式父母總是打著“為了你好”去幹涉自己的婚姻生活,把孩子壓的踹不過氣。因為親情,有多少孩子敢怒不敢言,只是因為他是你的親人啊!

但現實你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他對他的人生,婚姻有自己的想法,你就不能放手讓孩子成長嗎?

中國式婚姻:父母越是干涉,兒女的婚姻越不幸福

小姨是我姥姥最小的閨女,但感情並不順利,追溯其原因,她婆婆管的太緊了,婚後第五年和小姨夫離婚了。

小姨生女兒的時候奶水不足,身子虛弱,小姨也下不了床去做家務,但小姨的婆婆卻有話說了。

“我家兒子掙錢可不是養閒人的,你好意思讓我一個老人家伺候你嗎?衣服還讓我洗啊,我是伺候我孫子,不是你……”

小姨本想反駁幾句,但終究沒說話,帶著刨腹產肚子上的口子,抹著淚把衣服洗了。

小姨向小姨夫抱怨說,你媽也太不近人情了吧,我說衣服用洗衣機洗,她非要我用手洗,我這坐著月子,身體真的不舒服……

小姨夫沒理會小姨的抱怨,反倒斥責小姨起來,她是我媽,你就不能讓讓老人家嗎?別和她計較好嗎?

小姨沒有想到自己的男人會站在自己的母親這一邊,也不知道原來“媽”是這麼重要。

至此,小姨在這個家沒有任何地位,白天累了一天之後,晚上還要回家做家務,幹活乾的一點不好,就會被婆婆數落個沒完……

而結婚後第五年,小姨的肚子始終不見動靜,她婆婆見老王家可能會面臨斷後的風險,讓小姨夫和他們老家的村姑去代孕。

小姨難裡忍受這般委屈,當機立斷和小姨夫離婚了。

其實,小姨和小姨夫感情很好,小姨夫對小姨也不錯,但只是中間有一個“無事生非,挑撥離間”的婆婆,讓他們的婚姻越走越遠,貌合神離。

小姨的婆婆不是“壞”,她想為兒子好。只是沒有分寸感,沒有邊界感,她認為兒子的婚姻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上,但卻不明白婚姻的本質是兩個相愛的人組成家庭,共同生活,與旁人無關。

中國式婚姻:父母越是干涉,兒女的婚姻越不幸福

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子女的婚姻和自己無關,自己無權干涉。

沒有誰的婚姻需要揹負兩個家庭的重擔,婚姻就是兩個人的結合,而不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不然你會被兩個家庭拖垮。

是因為你愛我,你也愛我;你想娶我,我想嫁和你;你想照顧我,我也想陪伴你,我們才選擇在一起的,而不是因為你的家庭。

婚姻本質是一個小家庭的事情,但絕大多數中國父母沒有邊界感,非要去摻合自己的婚事,把婚姻搞成了三個大家庭,但其實卻沒想過孩子願不願意。

根據不完全統計,最近這十年裡80後離婚率日趨上升。而這其中,70%是因為雙方父母不合理干涉導致的。

難怪有人會說,打敗婚姻的不是小三,出軌,家庭暴力,原來是有一個強勢的父母。

真正應該提倡的是西方式婚姻,子女成年後父母並不過多幹涉,放其發展,邊界分明,這不是冷漠無情,而是對孩子的信任和成全。

再看看中國式婚姻裡,父母像個勺子,子女是鍋粥,總是混在一起,粘膩不可分離。

中國式婚姻:父母越是干涉,兒女的婚姻越不幸福

晏凌羊說“一樁本該屬於兩個人好好去經營的婚姻,非得讓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孩子摻和進來,最後失態變得複雜甚至失控,落個樹倒猢猻散的結局。”

中國的父母已經習慣了干涉、決定子女婚姻,以至於他們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完全失去了選擇的主動權,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中妥協、放棄。

但卻不明白“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這種說話本身就是偽邏輯,因為你永遠不能陪伴你的孩子到最後,反而會讓你孩子對爸媽的好意感到窒息,所以父母真的應該把心思放寬一點。

所有的父母無不是本著“為孩子好”去幹涉他們的婚姻,但卻不明白一個問題,你的孩子真的需要你的幫助嗎?

其實真正明事理的父母不會這樣做,我會給孩子祝福,至於今後婚姻生活幸福還是悲傷,只能靠他們的努力了。

這不是“自私自利”,這是“放手成全”。你的孩子已經成人,你幫了他一時,卻幫不了他一輩子,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孩子該怎麼辦呢?

所以,孩子,你的婚姻你做主。

我只能陪伴你一程,下一程需要靠你自己的能力。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

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是平穩安順扶養你長大,至於婚姻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