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孟靜嫻為什麼比浣碧先有果郡王的孩子?

lyi3g

孟靜嫻和浣碧,雖然浣碧是甄嬛的人,可是自始至終,浣碧形象都不怎麼好。孟靜嫻雖然戲份少,可是塑造的形象整體來說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對果郡王更是一片痴情,雖然是單相思,最起碼不讓人討厭。



在果郡王這裡,最起碼心裡最多是不愛,至少不噁心她吧?

可是浣碧呢?這個人人品問題真心不小。開始知道自己身份,羨慕嫉妒自己的姐姐甄嬛,甚至聯合曹貴人差點讓甄嬛萬劫不復。在皇帝年前穿紅戴綠搔首弄姿,肯定是有她的小想法,無非是想讓皇帝寵幸,然後光耀門楣。最讓人接受不了的就是故意讓果郡王藏的甄嬛小像掉出來,謊稱與果郡王早已互相愛慕。藉機賴上了自己喜歡的果郡王。身世可憐,行為可恨。




這種情況下,再讓她再懷個果郡王的孩子。果郡王成什麼人了?估計甄嬛傳的矛盾點都要轉移到對浣碧的憎恨上來了。



而果郡王最終慘死,如果真要選擇一個側福晉給他留個孩子,心裡還是更傾向於孟靜嫻的,大家覺得呢?


戲說歷史的兔子

新婚當晚,果郡王進了浣碧的房間。孟靜嫻獨守空房,但她並不後悔,就像她說的“只要是能嫁給果郡王就行了”。按理說果郡王看在甄嬛的情分上肯定對浣碧要更親厚一些,那麼為什麼是孟靜嫻先一步懷上孩子呢?

孟靜嫻在臨死前說出了答案,聰明的孟靜嫻發現了果郡王喜歡甄嬛的秘密,那麼也就等於知道了浣碧只是一個替代品或擋箭牌,在果郡王心裡只有一個人而已。果郡王在王府經常買醉,孟靜嫻特意穿上和甄嬛相似的衣服,又模仿甄嬛的言行,這才有了一夜共眠,並順利懷孕。後來還特意跑去甄嬛那裡,我想她是想去看看果郡王心裡的那個人究竟是個什麼樣子,順便炫耀一下自己的孩子。(個人認為,不喜勿怪)



我卻覺得果郡王可能在長期的接觸之下已經喜歡上了孟靜嫻。浣碧嫉妒又自私的性格實在是不太討喜。而孟靜嫻氣質閒雅,對果郡王又痴心,又照顧,有涵養又飽讀詩書這與果郡王性情相投。在果郡王心裡肯定是孟靜嫻更勝一籌。所以門當戶對,精神契合的伴侶才會長久,浣碧就輸在了這裡。

你們認為果郡王喜歡孟靜嫻嗎?記得關注我並給我留言!


明天論娛樂

愛得卑微,連懷孕的手段也是卑劣的。


雖然果郡王因為小像事件被人傳是與浣碧兩情相悅,但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果郡王愛的是甄嬛。冰雪聰明的孟嫻靜怎麼可能發現不了呢?娶了兩位自己不愛的側福晉後,果郡王以酒麻痺自己。無意間孟靜嫻發現了果郡王喜歡甄嬛,此後刻意模仿甄嬛,有天是她灌醉了果郡王,她扶他回房,然後就懷上了孩子。

在原著中也有提及過果郡王當時對著孟嫻靜喊了一夜的嬛嬛。




對比此後孟嫻靜突然入宮藉機告訴甄嬛自己懷孕了,不免有一絲炫耀的滋味,包括御花園與甄嬛偶遇,也是立即握住果郡王的手可以看得出來。孟嫻靜是知道果郡王愛的是甄嬛的,所以用計扮甄嬛懷孕是合理的?至於懷孕後兩人情感的發展,那就另當別論了,但是這個孩子的確不是愛情的結晶。



四月辣椒

如果憑實力來說,浣碧是怎麼也比不過孟靜嫻的,且不說孟靜嫻是大戶人家的大小姐,格調,氣度,品行都是浣碧不能比的。


其次孟靜嫻飽讀詩書,看問題很通透,和王爺交流也比較順暢。加上孟靜嫻性情不錯,比起浣碧是更讓人舒服的。孟靜嫻嫁給果郡王時間不長,已經看透一些事情的真相,只是顧及王爺的安危,沒有說破,聰明的女子自然有辦法討王爺喜歡,相比之下,浣碧的小聰明就顯得做作又令人生厭了。

所以浣碧不是甄嬛的妹妹,如果沒有甄嬛,假以時日,果郡王說不定會愛上孟靜嫻,至少也能和她相敬如賓。

浣碧剛嫁給果郡王的時候說王爺對她比對孟靜嫻好,過了一段日子,又說王爺對孟靜嫻更好,可見,孟靜嫻非常有實力。

孟靜嫻故意灌醉了王爺,然後才懷孕,酒後做事也得酒前有心,不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孟靜嫻能和果郡王喝酒並一醉方休,浣碧卻沒有這個機會。


一川閣主

孟靜嫻比浣碧先有果郡王的孩子,是因為孟靜嫻心思縝密,她發現了果郡王最愛的女人是甄嬛。趁果郡王醉酒的時候,把自己打扮成甄嬛的模樣,與果郡王同了房,就先有了果郡王的孩子。



孟靜嫻是沛國公府的嫡女,真正的大家閨秀。從小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不比甄嬛差。因為與果郡王一見鍾情,誰也不願意嫁,所以把自己熬成了老姑娘。還是她父親求皇帝賜婚,與浣碧一起以側福晉的身份,嫁給了果郡王。



孟靜嫻與浣碧不同。浣碧雖然也愛果郡王,但是浣碧的虛榮心更加嚴重,功利心太強

。她不甘心只做一個丫鬟,總是想爭搶。嫁給果郡王,做了王府的管家,以為自己成了果郡王最看重的女人,沒想到,卻讓一個老姑娘捷足先登,先有了果郡王的孩子。



孟靜嫻與浣碧同時嫁入王府,果郡王卻去了浣碧房間。孟靜嫻並沒有想象中的失落,她知道,自己不能與甄嬛的妹妹相比。但是慢慢的她發現,果郡王最愛的是甄嬛,所以設計與果郡王同房。順利懷上了孩子。



孟靜嫻比浣碧更有心機,更有知識。她能和王爺談天說地,而浣碧,卻永遠走不進王爺的心。



如果孟靜嫻沒有被毒死,我想,果郡王一定會愛上她。


醒醒看美好時光

《甄嬛傳》中深愛甄嬛的果郡王因小像事件,一下子娶了浣碧和孟靜嫻,兩女人都很愛果郡王,可兩個都不是果郡王所愛的,在外人羨慕的祝賀下顯的相當的諷刺,新郎官果郡王心裡苦的很啊,兩新娘子可是心裡美滋滋的。


同樣兩個都是自己不愛的女人,為什麼孟靜嫻比浣碧先有了孩子呢?來跟我分析哈這兩個女人的多方面的差異

1.從相貌上來講。浣碧和孟靜嫻都算是美女。

浣碧因有三分像甄嬛,畢竟兩個人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所以也因這先天優勢嫁給了果郡王。但這也有弊端,果郡王在王府一看到浣碧應該就會想起甄嬛,心裡硌得慌。這讓果郡王對著浣碧只有暗自傷懷的心情,這是一大弊端。

孟靜嫻是朝中沛國公的掌上明珠,但她知道自己是什麼條件下家給果郡王的,所以對進府會出現什麼境遇以平常心對待,,不爭不搶,不急不躁,給人絕對是那種溫柔不驕的大家閨秀,自然跟任何人相處下來都佔有優勢

2.從身份上來講,兩個人可差了一大截喔

浣碧是甄嬛帶進宮的貼身侍女,儘管她也是甄家二小姐。但在果郡王心中一直都是丫鬟,高看她也是因為是甄嬛的丫鬟,可浣碧一直就沒有把自己當丫鬟看,自我感覺不比長姐甄嬛差。然而在果郡王的潛意識裡浣碧是跟自己隨從阿晉相配的。


而孟靜嫻就不一樣了,沛國公的嫡女,嫁給皇氏王爺做福晉是搓搓有餘的,何況孟靜嫻還願意屈尊為側福晉,這讓果郡王對她有點謙意。還有最主要的是孟靜嫻愛戀果郡王多年,在那年代可是非果郡王不嫁的女子,果郡王心裡還是敬佩她的專情愛情觀,因為他自己也很專情,即使他自己不接受,心裡多少還是欣賞她的。

3.兩個人的為人和性格

浣碧的為人不壞,但小心眼,愛跟別人爭搶較勁,不是什麼大度的女人,所以儘管她為果郡王府的掌權女主,可慢慢下人都不怎麼擁戴她,反而站孟靜嫻那邊去了。尤其是她把果郡王救回來的孤女採顰(瑛答應)送進宮,果郡王知道進宮女人的境地,肯定反感她這一做法。而且浣碧讀書少,很難跟王爺談話達到共鳴!


而孟靜嫻是沛國公的嫡女,名副其實大家閨秀,從小
可是飽讀詩書,聰聰的很,自然跟王爺孟談到一塊,所謂有時候英雄所見略同,是一路人!



馬雲6663

有兩種可能,請認真看完:

第一種:浣碧沒有生育能力。比如最常見的婦科病:輸卵管阻塞,或者她就是“石女”。這兩種情況,清朝的醫術,都沒有辦法解決。孟靜嫻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所以馬上有孩子了。

第二種:清朝處在封建社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男尊女卑。它也會體現在“圓房”誰主動的問題上,男方沒有主動要求“圓房”,女方是不可能主動的。咱們這位果郡王身份尊貴,男尊女卑的特點會更明顯。那時的果郡王心裡只有甄嬛,沒有其他女人,浣碧和孟靜嫻都不是他愛的女人,他不肯圓房,誰敢主動?那為什麼浣碧懷不上,孟靜嫻又懷上了呢?這個小孟太聰明瞭,她引誘果郡王喝酒,把他灌得微醺的時候,果郡王一時“意亂情迷”主動跟她圓房了。並且很幸運,一次就成功受孕了,搶在浣碧之前有了孩子。歷史上的楊七郎的老婆也是一次受孕的,現如今也有一次受孕的例子,各位看官不會質疑吧。


茶語時尚範

對於孟靜嫻和浣碧,雖然都是果郡王的側福晉,但是兩個都不是他喜歡的,都不是他想要的。浣碧對於果郡王來說只是甄嬛的一個丫鬟,當時答應納她為側福晉也是因為不讓皇上起疑小像是甄嬛,可以說是順水推舟,也可以說是為保甄嬛。另外果郡王曾經想要讓浣碧和阿晉湊成一對,但被浣碧拒絕了,由此也可看出浣碧在果郡王心中的地位。

孟靜嫻是大家閨秀,一直為了果郡王而不嫁,以至於成了大齡女青年,後在皇上的說服下,果郡王答應了娶她為側福晉。孟靜嫻入果郡王府後一直體弱多病,不能料理府中事務,也就多了許多時間來和王爺相處。而孟靜嫻畢竟知書達理,和王爺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也就發現了其實王爺並不喜歡浣碧,浣碧也一直在投其所好,並不是傳說中的相愛多年



後來孟靜嫻在生孩子的時候也說了,是她灌醉了王爺,才有了孩子


小娛姑娘

浣碧利用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這層關係,在合宮宴飲上故意撞掉藏在果郡王身上的甄嬛小像而嫁給心上人,很有心機。



孟靜嫻也不是等閒之輩,痴心之名天下皆知,皇帝為安老臣之心,將她賜婚於果郡王。入了王府後,更是處處隱忍,利用詩詞漸漸讓果郡王對自己刮目相看,使得一開始刻意疏遠孟靜嫻的果郡王不再排斥,漸漸與她飲酒聊天,以至於後來意外懷上果郡王的孩子。



總的來說,詩書上向來不肯用心的浣碧,心機比起孟靜嫻還是差了一點,才情就不必說了。


翻出歷史那一頁

甄嬛傳中,果郡王可以算的上最痴情的男子了,從頭到尾只愛甄嬛一個。可惜形勢所迫,甄嬛回宮,果郡王娶了浣碧和孟靜嫻兩位側福晉,但他一個都不喜歡,他心中只認甄嬛一人為妻子,所以對這兩個女子正常情況下是不會行夫妻之事的,也不會有孩子。可孟靜嫻卻率先有了孩子,劇中其實是交代了原因的



孟靜嫻一直鍾情於果郡王,硬是熬成了大齡女青年才得以嫁給果郡王。且外界一直傳言果郡王是鍾情於浣碧七年才娶了浣碧,且婚後第一晚也是去了浣碧那裡,雖然什麼也沒做,只是為了給甄嬛個面子和做做樣子而已。但不知內情的孟靜嫻當然吃醋不已,也明白了自己的不利處境。飽讀詩書的她自然知道要為自己謀劃才能得以維繫和果郡王的關係,而沒有太深感情的兩個人最好的感情紐帶就是孩子



孟靜嫻一直身體不好,父親沛國公又是三朝老臣很有威望。果郡王出於同情和對沛國公有交代的角度,一定會定期去看孟靜嫻,於是孟靜嫻就設計灌醉了果郡王,當然也很可能是在酒中下了藥,只不過劇中沒交代,別忘了沈眉莊和溫太醫的孩子就是喝了暖情酒之後有的。孟靜嫻的地位也完全能夠弄到類似的東西。即便不能,灌醉果郡王讓他酒後亂性也是可能的



這次之後孟靜嫻就幸運的懷上了孩子,而浣碧和果郡王從劇中來看根本沒有過夫妻之事,只是在外人面前維持夫妻的樣子罷了,自然就沒有孩子了



可憐這個孩子,孟靜嫻生下他就中毒去世了,果郡王后來也死了,連浣碧也殉情了。幸虧後來被慎貝勒和玉嬈收養才得以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