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那麼厲害的一個皇帝,為什麼歷史存在感卻很低?

白-烏鴉

劉秀作為開國皇帝,存在感確實比較低。原因是有很多的。

首先是劉秀性格比較低調,不是那種霸氣外露的人。根據史書記載,劉秀是一個很溫柔內斂的人,確實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皇帝很不一樣。當年劉秀曾經說“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見,劉秀的人生目標並不算高,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劉秀當上皇帝以後,非常熱愛和平。對打仗、擴張領土什麼的,沒有興趣。只是一心處理內政,研究學問(劉秀精通儒學)。作為皇帝來說,經常打打仗,搞點大工程(修個長城、運河之類的),是容易增加名氣的。像劉秀這樣兢兢業業、一心為民的皇帝,知名度不容易高。

很多人說劉秀是一位完美的皇帝。確實有道理。劉秀能力出色,擅長打仗、會用人、懂人心;又為人仁厚,不殺功臣、善待百姓、熱愛和平;對待妻子、孩子、親戚也都非常好。不過,太過完美的人,也會讓人感覺乏味。

劉秀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過特別難纏的對手。劉秀的對手有王郎、劉玄、公孫述等人,這些人比起項羽、王世充、竇建德等,可是差遠了。所以,劉秀統一天下的過程,不是特別出彩。這也不利於提高他的知名度。

本身東漢王朝知名度就不高,也相對比較缺乏亮點。尤其是東漢中前期,沒有太多大事發生。這大概跟劉秀的低調性格有關係。關於東漢歷史的小說、影視作品也相對比較少,讓劉秀不是那麼知名。不過東漢王朝到了末期爆發了,孕育出了精彩的三國。


國史拾遺

漢光武帝劉秀的在歷代評價都極高,幾乎是完美帝王。在熟知歷史的人群中,對劉秀並不陌生。但對了解歷史不多的人來說,劉秀確實顯得知名度不夠。


先說光武帝劉秀的一些事業。劉秀出身也是一介布衣,然後在反“新”的浪潮中,漸漸崛起。在“雲臺二十八將”的輔佐下,掃除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天下。不僅是中興漢室之主,而且還是“定鼎之君”。兄弟情義方面,光武帝劉秀的胸懷恐怕連“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都比不上,更何況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再說愛情,劉秀陰麗華三十四載的愛情也是值得羨慕的。

那麼這麼完美的人設,為什麼不是歷史課本內的網紅?為什麼不是後代人演義傳說的對象?為什麼不是現在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什麼不是現代影視劇追捧熱點?

其一光武帝劉秀所建立的東漢的歷史地位不夠高,換句話說歷史意義不夠重大。

其二劉秀的人設完美,連毛主席都說

劉秀

中國

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最會用人的皇帝、最會打仗的皇帝。

這樣完美的人設演義都是頌揚,沒有槽點,自然對普通人的吸引力不夠,大家聽到光武帝劉秀,都會說:很不錯的皇帝。接著就沒有下文。

其三,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統一王朝的帝王也好,農民政權稱帝的也罷,各種帝王多達400多位。槽點滿滿的皇帝那麼多,自然輪不到劉秀成為談資。再者,東漢距離現代確實有點遠。

其四東漢歷史遠不說,夾在劉邦劉徹和東漢亂世和三國之間,影視劇投資方自然以市場為重,怎麼會公益性的去宣傳光武帝。宣傳曝光少了,現在大眾知道的自然也不夠多。


每天學點history

我不覺得劉秀存在感很低,不過對普通人來說,的確存在感很低。很多人認為,劉秀那麼厲害的一個皇帝,為什麼歷史存在感卻很低?

出現這種誤區最主要的原因是,主流媒體沒有去大篇幅的報道這位偉人。尤其是影視劇作品,很少關於劉秀的。雖然,這幾年陸續有一些關於劉秀的電視劇,但是都不太火。然而三國題材,出一部火一部,商人都是以利益為重,不會去拍一些冷門的歷史劇,所以導致很多影視題材不被看好。

在我國曆史上,聯想到一些朝代就會聯想到一些人,比如說秦國,就會聯想到秦始皇,說到楚漢之爭就會聯想到項羽和劉邦。說到漢朝就會聯想到漢武大帝,說到東漢就想到了東漢末年的曹操,而唯獨忘記了劉秀。如果能聯想到劉秀的,多半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普通人根本無法聯想到他。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東漢的劉秀估計沒有曹操出名,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估計沒有他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出名。其實,出現這種局面,都是一些表象,他們在歷史上並非存在感很低。只是現代對他們的報道太少,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並不深刻。


孟子說史

劉秀東漢開國皇帝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改革失敗,導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最為強大的是赤眉軍,劉秀和哥哥劉演也參與了,劉秀因為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領導反莽成功後,逐個剪滅了各個義軍,建立了以洛陽為都城的大漢政權,史稱東漢,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後第三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從歷史上看東漢雖然比較短暫,只有一百八十多年。



雖然羅貫中大師在《三國》裡的吹捧,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臥龍鳳雛等傳奇人物的襯托,但劉備的知名度的提高。夾在中間的劉秀也就一有點尷尬了,沒有名著大片的熱捧和炒作,他本身再牛逼也沒用。實際上,劉秀不比劉邦差,但卻比劉備強的不是一點半點的,可知名度存在感他最低,所以劉秀的存在感不是很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些幫助


深港舊時

劉秀存在感不低,但是他確實有兩方面問題影響了他的地位。第一是劉秀面對的是王莽篡漢,他登基依然是漢的傳承,不像開國君王那樣耀眼。二呢,他並未留下傳世的統治者的工程。比如祖龍是掃六合,統一度量衡。劉邦是漢制度的奠定者。漢武的光芒主要是擊匈奴。劉秀最重要的事蹟是破王莽,只是漢室內戰。而制度上,劉秀是個偏保守的君王。並未對制度本身,文化本身做什麼決定性的工作。從皇帝個人能力個人表現來說,劉秀可以競爭中國最優秀的皇帝。但是從皇帝的重要成就而言,他就顯得不突出了。至於劉備,那是有偉大的小說捧場,和他個人沒太大關係。


方士的知識樂園

一名網紅位面之子

誰說劉秀的存在感低,劉秀在歷史方面還是一個網紅,畢竟在網上面劉秀被封為“位面之子”,能被網友起封號能是存在感低的嗎?劉秀與王莽的鬥爭都是被網友們津津樂道的存在。


三國演義的光芒

劉秀雖然出名,但是確實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全民的話就不得不說《三國演義》了,它的光芒四射幾乎掩蓋了整個東漢的歷史,所以題主才認為劉秀沒有存在感。


故而不是劉秀存在感低,而是在那些不熱愛的大部分人中,《三國演義》把東漢末年的存在感當然刷得明顯的多,畢竟太多影視作品與這段歷史有關了。所以也就造成了題主的這種錯覺,這也是和後世的宣傳有點關係,但在真正愛看歷史的人眼裡面,劉秀就是一個傳奇的存在,存在感一點都不低。


淡看天上月

劉秀是西漢皇室後裔,是西漢末年的太學學生,西漢末年,王莽改革失敗,導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其中最為強大的是赤眉軍,劉秀和哥哥劉演也參與了,劉秀因為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領導反莽成功後,逐個剪滅了各個義軍,建立了以洛陽為都城的大漢政權,史稱東漢,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西漢後第三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從歷史上看東漢雖然比較短暫,只有一百八十多年,但是,東漢相比較西漢時期,可以說版圖最大,南到今天的越南順化,東到朝鮮半島,西越蔥嶺,北控漠北,並且控制了青海湖一帶,作為西漢時期的勁敵匈奴人,在東漢王朝持續不斷的打擊下,已經窮途末路,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漢朝,北匈奴向西遷徙,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因為劉秀建立的漢朝可能過於強大,或者久遠,天下無敵,甚至羅馬帝國聞名而至,所以史家不以為然,對劉秀博士也沒有重視,因為劉秀建立的東漢政權是在地方群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造成東漢王朝的門閥階級強大,也就是地方豪族太多,為東漢滅亡埋下了禍根。而後來的宋朝弱不禁風,倒是被儒家稱頌,從人品和才能看,趙匡胤不如劉秀。


太興真人liuyu

東漢光武帝劉秀!史家“光武中興″四個字一筆帶過,沒有大咖捧場。老祖宗劉邦,有史學大師司馬遷《史記》的力挺,有漢三傑的綠葉襯托,他這朵花要想不紅不火都難。後代劉備,有文學大師羅貫中《三國演義》及影視劇的吹捧,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臥龍鳳雛等傳奇人物的襯托,劉備的知名度那叫一個高。而夾在中間的劉秀就尷尬了,沒有大咖和名著大片的熱捧炒作,他本身再牛逼也沒用。事實上,劉秀不比劉邦差,但卻比劉備強的不是一星半點的,可知名度存在感他最低。



腳踏一枝梅

劉秀是“允冠百王”,要知道這是一個極其高的評價,看遍中國歷史,有“越百代而為冠”評價的只有兩人,另一個就是“百代文宗”韓愈,而劉秀是唯一的一位帝王,所以,說存在感很低就不恰當了,因為在我國浩瀚的史籍裡,光武劉秀可謂是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只所以人們會有這種感覺,主要原因就是:劉秀不在《三國演義》裡。另外劉秀也不在秦末漢初,開天闢地的大歷史裡,而這兩段歷史,是歷來被說書先生熱衷的段落,自古以來,你可以大字不識一個,但又有幾個凡夫俗子不知道三國的呢? 這就是筆桿子知識分子作家的力量!...!!


松山箋志

連毛主席都說:劉秀是個完美皇帝。看來他歷吏存在感並不怎麼低,由於他是推翻新朝的統治,繼承了西漢劉姓政權。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打江山也比較容易,得到大家的擁護!所以沒有始皇、劉邦、劉徹的名聲高!還有他大哥劉演也有很大功勞。他對兄弟很好,對功臣也很好,沒殺一個功臣。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是一個秀才出身的皇帝,是一個唯一的完美皇帝!因此民間傳說:劉家出了劉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