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不過,說到“催更”我們今天要來說一個跟這個有關的話題。催更的小夥伴他們的內心是急切而充滿期待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就是“急”。所以,私信當中我們看到最多的字眼基本上就是“急死我了”“等不及了”“怎麼還不更”“再不更新就跳腳了”“不更新就不約了”……略文藝一點的會說“我等的花兒都謝了”。那麼,和我們現代人不同的是,古代文人即使是在幫表達這樣略顯煩躁的情緒時,也都是充滿詩意的。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首先,還是要說說《西遊記》。雖然,吳承恩經常會用一些打油詩和俚語段子逗我們一樂,但是,事實上他也是很文藝的一個人。所以,在《西遊記》的行文中間會經常出現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子。比如,他的著急和我們的著急就不一樣。

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烏雞國國王被陳屍井底三年,遇上了唐僧師徒途徑路過這裡,就半夜託夢給了唐師父講了事情前後因果。唐師父醒來把夢告訴悟空,悟空就出了個主意打算幫一下這個苦命的皇帝和完全不知情的太子。悟空的安排是,讓長老第二天早上趁太子來打獵,找機會去獻寶: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三藏聞言大喜道:“徒弟啊,此計絕妙!但說這寶貝,一個叫做錦蝠袈裟,一個叫做白玉圭,你變的寶貝卻叫做甚名?”行者道:“就叫做立帝貨罷。”三藏依言記在心上。師徒們一夜那曾得睡。盼到天明,恨不得點頭喚出扶桑日,噴氣吹散滿天星。

故事咱們講過很多次了,小夥伴們肯定也很清楚,唐僧獻寶之後,悟空變作的“立帝貨”跟太子講了他親生父親託夢的事情。咱們今天不說故事,要說的是句子。在這段話裡,師徒四人商量好了之後都睡不著覺,巴望著天明獻寶去。當時的心情就是“恨不得點頭喚出扶桑日,噴氣吹散滿天星”。

你著急了最多說一個“心急如焚”,吳承恩說了“恨不得點頭喚出扶桑日,噴氣吹散滿天星”,形象且文藝,這就是區別了。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說到這,就想到了另外一本書《西廂記》裡讓人印象深刻的關於“心急”的一個描寫,有異曲同工之妙。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張君瑞害相思雜劇 第二折”,在紅娘的幫助之下,張生和崔鶯鶯約好了晚上見面。但此刻還是晌午,張生是什麼心情:

天,你有萬物於人,何故爭此一日?疾下去波!讀書繼晷怕黃昏,不覺西沉強掩門;欲赴海棠花下約,太陽何苦又生根?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張生苦口婆心地勸太陽,你又不差這一天,你就快點落山吧。後來想想勸也沒什麼用,太陽該在還在,“無端的三足烏,團團光爍爍”。於是,張生的內心是:

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

張生是有多急切想要見到崔鶯鶯,這段話寫的不能再形象了。要是能有後羿的弓箭,把太陽乾脆射下去得了。這樣的寫法,比我們的“急不可耐”是不是高明瞭太多。

歎服!《西遊記》裡這段唐僧師徒心情的描寫,令人拍案叫絕

朱自清

說到這兒,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上面我們提到的表達,之所以含蓄美好而形象,是因為那個不是完全的白話文,所以才會這樣。果真如此嗎?那你還記不記得,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的那篇朱自清的《春》。開篇第一句寫的是: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兩個“盼望著”,再加上東風的觸感和傾聽到的春天的腳步,作者殷切期望的心情躍然紙上。

看來,社會的發展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又在一定程度上貧乏了我們的詞彙,畢竟,現在很多表達根本可以不用語言,表情包就好了。所以,你的表達如何跟白話文和文言文也許沒有太大關係,如果真心想要讓你的表達更豐富些,那就從“望眼欲穿”“翹首以盼”“骨松皮癢”開始練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