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丁酉年雞年忽忽悠悠就這麼過去了,戊戌狗年就這麼蹦蹦噠噠滴來了。時間總是擋不住的,不管是什麼紀年方式,這年總是要過。在中國人的眼裡,春節,也就是俗稱的過年,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了。而在這個最重要的節日裡,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家家都做。那就是閤家團圓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只有這樣好像才能給自己過去的一年一個交代,給新來的一年問了聲好。

對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年夜飯。不過,一說年夜飯,南方的小夥伴們就會驕傲地舉起一張鄙視臉。畢竟,北方節日的菜餚中常出現的老熟人“餃子”,又是這一天的主角。除夕夜家家吃餃子,戶戶吃餃子。你隨便拉著一個人問問:過年你們吃什麼啊?餃子呀!事實上,北方人不止春節吃餃子,其他節日很多也吃餃子。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今天我們要豪華一次,來說說清朝的皇家除夕宴吃什麼,畢竟那時候的皇家住北京,地理位置上也是北方,都是老鄉。說到清朝的皇家除夕宴,最有代表性的肯定就是浮誇到極致的乾隆皇帝的筵席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乾隆爺過年的時候都吃什麼。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除夕的“年夜飯”一般在乾清宮舉行,皇子親王是不參加的,只有皇帝、皇后及妃嬪們參加。年夜飯開始的時間一般是大年三十下午4點左右,但其實2時左右,這頓“年夜飯”就開始上桌了。乾清宮內地平正中南向面北設皇帝金龍大宴桌,桌上餐具為金盤、金碗、金勺、金鑲象牙筷。每一個餐具感覺都是一件寶貝,這些現在都是文物,不能隨便覬覦,我們還是來說說菜品。

按照史書記載,乾隆44年這頓“年夜飯”,皇上桌上一共擺了109道菜,看完菜譜就感覺是聽了一段《報菜名》。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冷膳有:

羊肉片、羊烏叉、羊肝、掛爐鴨子、掛爐肉、燒鹿肉、鹿腿肉、鹿尾、鹿尾醬、清蒸關東鴨子、清蒸鴨、蒸肥鴨、燒狍肉、煳豬肉、燒豬肉、火燻豬肚、鑲臘子等冷葷拼盤及拌菜。

熱菜有:

燕窩糟筍燴鴨子熱鍋、燕窩白鴨子姑蘇熱鍋、燕窩紅白鴨南鮮熱鍋、蓮子八寶鴨子熱鍋、萬年青酒燉鴨子熱鍋、炒雞肉片燉豆腐熱鍋、山藥火燻爛鴨子熱鍋、大炒豆腐燉白菜熱鍋、燴焦翅、百果燒鵝、海蜇燉鵝、燴燒炒醬汁野雞、蓮子蘑菇燉雞、火燻鹿肋肥雞、栗子燒雞、什錦雞絲、燴蘋果雞、鑲八寶鴨、燕窩清蒸鴨、麵筋燒鴨、脊髓鍋燒鴨、鴨羹、鹿肋酒燉肉、脊髓燉肘子、水晶丸子、荔枝肉、炒野豬肉、東坡肉、山藥福肉、炒狍肉、鹿筋燉掛爐肉、鍋燒肚子、瓜姜燉雞、黃瓜絲炒野雞、鍋燒肚子雞瓜丁、木耳筍炒肉、肉絲炒山菜、芽韭炒肉、臺蘑炒肉、山藥豬肚、荸薺豆腐等等。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這麼豐富,看起來這麼饞人的飯桌,難怪各個都爭著搶著方皇帝呢。但是,這皇家的除夕宴和我們平民百姓家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畢竟,你和你爸媽見面不會動不動就磕頭,你跟你爸媽頂嘴也不會動不動就推出午門。所以,皇家除夕宴上最難逾越的是等級,必須遵守的是規矩。即使是吃“團圓飯”,也是等級分明,尊卑有序,絲毫不能僭越。

這一點從“年夜飯”所用的餐具就可以看得出來。皇帝用的是金龍盤、金龍碗、金勺、金箸,皇后用裡外全黃暗雲龍盤碗、金勺。貴妃以下沒有金制餐具,各用各的“位份碗”:皇貴妃、貴妃、妃為黃地綠龍盤碗;嬪用的是藍地黃龍盤碗,貴人用醬地藍龍盤碗。這麼多的繁文縟節,再好的菜估計這頓飯也很難吃好。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一切準備就緒後,隨著鼓樂聲,皇帝和妃嬪入座。太監們先給皇帝進湯膳。湯膳用對盒盛裝,“對盒”即兩盒合壹,取成雙成對吉祥之意。

皇上的對盒是兩副,左盒一般是燕窩紅白鴨子腰燙膳一品,粳米幹膳一品。右盒一般是燕窩鴨腰湯一品,鴨子豆腐湯一品。接著,太監們給嬪妃們送湯,雖然也用對盒,但數量減半,每人一副,裡面裝的是粳米膳一品,羊肉臥蛋粉湯一品。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湯品用過後,奏樂停止,開始轉宴。所謂轉宴,就是將宴席上的各類膳品、陳設,從皇帝桌前開始,在陪桌上轉一遍,意思就是全家共同享用。轉宴之後,開始擺酒宴。酒後進果茶,接著后妃起座,皇帝離宴,祝頌之樂奏起,家宴結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的皇帝過年時也吃餃子。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因為,清皇室入關前,有“吃隔年飯,年年有餘糧”的習俗,皇室除夕時要包出大量餃子,放在室外冷凍貯存,從除夕子時開始一連十幾天都吃餃子。清軍入關後,氣候不再適應吃凍餃子,不過正月初一吃餃子的習俗還在。

不僅要吃餃子,而且清朝皇帝年初一的餃子還必須吃素餡的。相傳,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為奪取統治權,殺傷過多,死者無數。為表對無辜者的懺悔,他在登上皇位的那年,對天起誓,每年除夕包素餡餃子祭奠死者。

皇家年夜飯和你家年夜飯,差距到底在哪裡?

據記載,皇帝吃的素餡餃子以乾菜餡為主,有長壽菜(馬齒莧)、金針菜、木耳、蘑菇、筍絲、麵筋及豆腐乾、雞蛋等。皇帝吃餃子的地點在乾清宮左側的昭仁殿東小屋。不過,這個規矩到了晚清的時候已經開始慢慢變化,皇帝對祖宗遺訓逐漸淡化,每年除夕初一吃餃子改在了養心殿,餃子餡也變成各種肉餡。

畢竟,時間久了很多東西就淡忘了,就像很多過年的習俗和規矩一樣,總在不停地改變和演化。不過,過年的那份心情希望多少年都不要變。新年快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