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毀了孩子!

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學生,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拼命背書做題,是老師跟家長眼中的聽話好學生。

但往往到了考試的時候,成績並不如人意。

學習方法不對,付出再多的時間也是在做無用功,而這種無效努力與假裝的勤奮,不但讓你累而且讓你毫無收穫。

對於中學生來說,一定要拒絕無效甚至低效的學習方法。

別讓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毀了孩子!

只投入時間不思考技巧

學習任務繁重,很多學生抱著“學習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的想法,拼命擠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自己的生理極限,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

在自己非常痛苦地看書做題的時候,那些比自己成績好很多的學生卻似乎很悠閒。殊不知,這樣的方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陷入“學習瓶頸期”。

有的學生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成效卻不見長甚至越來越差,而高效利用時間的學生投入了相對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卻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成效。

只死記硬背而不找方法

死記硬背卻是一種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不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選擇死記硬背,其實這是一種十分得不償失的方法。

文科類的知識,例如語文、英語,不一定非要通過死記硬背來記憶。單詞記憶法、古詩文背誦法,只要學生自己善於總結,口、腦、手結合起來,就能迅速記憶。

雖然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需要的時間會久一點,但是一旦掌握這種技巧,可以減少很多無謂的學習時間,也能讓記憶效果增強。

別讓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毀了孩子!

只去刷提而不總結

許多學生是在漫無目的地做題,以為只要題見得多,考試的時候肯定不會再遇到生題。

於是很多學生盲目地做題,題做了很多,但從不總結,結果看每道題都覺得眼熟,但該不會做還是不會做。

做題最重要的是抓典型,千萬不能見題就做,更不能做完題不對錯題進行總結,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

很多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找到自己想要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

關鍵是有重點地去刷典型的題目,做完題後並進行總結。

作業一次搞定忽略後續練習

一口氣把所有作業都做完是好事嗎?

很多學生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把作業一口氣寫完,寫完之後就算完事,忽略後期的學習。

但這造成學習進度形成斷層,跟不上學習節奏,成績下降;

所以學生應該把作業分量分時間做好計劃,每天學習一些,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保證成績不下滑。

學習不在於一天的量有多少,而在於每天是否都在持續性地有所輸入。

別讓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毀了孩子!

做偏難怪題不重視基礎

很多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有個誤區,認為吃透了難題偏題,自己的學習水平就能上升一個臺階。

殊不知,過於鑽研這些難題,難免會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丟了芝麻的境地,甚至捨本逐末,丟掉了基礎知識,而考試照顧的是大部分的學生,多是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只有牢固掌握常規思維,常規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建議大家別做無用功,即使是尖子生,花費很多的時間鑽研偏、難、怪題也不是一個好現象。

盲目跟風不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

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掌握程度不同,設定的目標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學習複習方法也各不相同,切忌盲目跟風。

複習方法應因人而異,結合自身情況,適當調整。如果確實不知道如何去學,不妨去向自己的老師請教,再結合老師所教、自己所能掌握的程度,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策略。

適合他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別人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關鍵在於自己要善於總結,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不善於科學用腦從而影響效率

有的學生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導致大腦終日昏昏沉沉,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對中學生來說,儘管課業壓力繁重,但勞逸結合會讓自己更善於調整自己的大腦,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學習時間持續太長,就會抑制大腦的功能,造成記憶力下降,即使一時記得了也很快就會遺忘。所以一直學習,並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家長也應該根據孩子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的規律的客觀要求,不能顧此失彼,如果只要求孩子用功學習,卻不顧孩子的身體,那麼反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效率及發展。


希望各位同學都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成績更上一層樓!有什麼其他問題可以在文末留言,或者私信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