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安徽古徽州的文化可謂燦爛輝煌,從文學、書畫到建築、思想,每一樣都震撼人心!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去年下半年,戴文濤老師和幾個朋友去到安徽歙縣。

當時主要目的是去考察茶葉「黃山毛峰」,卻沒想到被古徽州文化所驚豔,尤其是徽派的雕刻!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白牆、飛簷、青磚、黛瓦。

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將「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盡顯。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徽雕,即徽派風格的傳統雕刻工藝。

其有四絕,分別簡稱為磚雕、石雕、木雕、竹雕。

2006年,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精妙絕倫,栩栩如生,精緻入微!」這是戴文濤老師對徽雕的深刻印象。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戴文濤「禪譯茶道」掌櫃

見識過燦爛輝煌的徽雕文化,戴老師當時就生出了一個念頭:「有沒有可能,把徽雕文化搬到茶道中來呢?」

「能不能利用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融合,讓我們從點滴中體驗、享受、傳承我國的古典文化?」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恰好,戴老師有個朋友是做磚雕的,於是這個想法得以實現,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應定製而生。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徽州當地老青磚原料

足足28道工序

在這款壺承的選材上,戴老師特地選擇了徽州當地的老青磚原料

傳統的老青磚,表面帶有一些氣孔,這樣的特質使得它區別於現代灌漿工藝做成的磚品。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光是一句「當地原料」,自然感受不到匠人的用心,於是,戴老師向我們繪聲繪色地講解了製作這款壺承時的故事。

「它用到的是地表下一米左右的黏土層泥土,這裡的土質會比較好。泥也不是拿出來就能用的,還要

在地表風化暴曬上半年,才能進行人工做坯。」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緊接著,要將泥坯進三遍窯燒

一遍微火乾燥,二遍大火燒成,三遍以松枝、竹木燒製,增加其光澤度與潤度。

前後跨度又需要十幾天。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燒好之後還要淋水,這個很有意思。在水透進磚的時候繼續進行窯變,才能形成青磚,不然,燒製出來的就是紅磚。」戴老師饒有興致地說道。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燒製出窯的半成品,再經過手工打磨、粗刻、細刻等步驟方能成品。

細細算來,竟有足足28道工序!

徽派雕刻技藝不凡

非遺傳承人手工匠心

初見時,便被它驚豔。

傳統的徽派建築風格,躍然眼前。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老青磚深沉的顏色,在茶席上顯得格外端莊,既能壓得住場面,又十分百搭席面。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典雅素致的海棠器型,在傳統的器物造型裡,可以說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元素。

將老青磚做這樣的設計,意將古典美進行到底,儼然有著一副「大家閨秀」的面貌,彰顯著獨特的江南氣質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此壺經徽派雕刻非遺傳承人手工雕刻

而成,其技藝不凡。

彷彿古徽州的倩影,當真就濃縮在這一方小小的壺承上。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壺承邊緣上,立體雕刻著古建築上常見的回字紋,那是祖輩流傳下來,象徵著吉祥如意的符號。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壺面上,凸顯著逼真的海浪紋路,暗示著壺承「跟水打交道」的用途,也與它的整個意境相契合。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徽雕+壺承

能「養」的一方青磚

這款壺承,還做了貼心的鏤空設計,可盛一定茶水,方便淋壺養壺。

尺寸也比較百搭,適合放中小品壺。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老青磚也能讓你體會到

「養」的樂趣。

或茶水澆淋滋養,或觸摸把玩,隨著時間的累積,青磚壺承也會有擁有別具一格的包漿,變得更加潤澤寶氣。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這是一件以小見大的作品」戴老師說。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一方壺承,再現了古徽州的絕妙雕刻技藝。

在它身上,我們看到了徽雕傳統文化與茶文化的一次創新結合

徽雕青磚海棠壺承|這是傳統建築與茶事美學的一次重大結合!

在日常使用中,我們享受著它蘊含的傳統匠心與風雅,傳承著中國古老璀璨的民間文化,這就是戴老師口中的「以小見大」。

它將傳統的建築文化與茶道器具美學文化相呼應,集歷史性、觀賞性、把玩性、實用性於一身,當真可謂收藏佳品!

喜歡的茶友可以後臺私信或者評論留言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