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或導致牙齦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看完你還敢喝嗎?

導讀:從古代到現在,“一醉解千愁”成了不少人喝酒的藉口。發展至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酒已經成為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飲品。除了傷肝傷胃傷腎麻痺神經,過度飲酒對身體的危害還有很多,而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飲酒還有可能導致牙齦感染和心血管疾病。

飲酒或導致牙齦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看完你還敢喝嗎?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飲酒可以消除口腔中有益細菌的平衡,並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牙齦疾病、心臟問題和癌症。

在一項於2018年4月23日發表在《微生物組》的研究中,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每天飲用一種或多種酒精飲品的人會破壞口腔微生物的健康組合,從而可能導致牙齦感染、癌症或心血管疾病。

紐約大學佩爾穆特癌症中心的人口科學副主任、研究高級研究員、研究高級研究員賈揚·安說:“我們的研究比較了,重度飲酒者口腔內的微生物群落與不飲酒者的微生物群落。發現重度飲酒者口腔內有益的細菌消失了,而且人體內的一些炎症細菌含量也增加了。”

這項研究將重度飲酒者定義為每天飲酒超過一到兩杯的女性和男性。

安博士說:“酗酒是多種疾病包括癌症在內的一個公認的危險因素。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科學的理由,避免飲酒過量可以維持健康的口腔微生物群落,這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

飲酒或導致牙齦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看完你還敢喝嗎?

好與壞的細菌

口腔中超過70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和一些真菌。許多這些微生物可以在維持健康的因素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反應、營養消化和可能的癌症預防。

研究中的那些重度飲酒者有較高水平的有害擬桿菌、放線菌和奈瑟菌,有較低水平的乳酸菌,乳酸菌通常存在於益生菌食品補充劑中,並被認為可以預防疾病。

安博士指出,在先前的研究中,她和同事證明了口腔細菌的組成可以影響口腔和上消化道癌症的發展,包括口腔、食道和胰腺的癌症。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量飲酒會改變口腔中的細菌成分,這可能會導致牙周病、心臟病、頭頸部癌症。

安博士和她的同事們收集了1044名年齡在55歲到87歲之間的成年人他們的漱口水樣本和酒精飲用數據,他們參與了兩項正在進行的癌症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口腔細菌,並比較了270名不飲酒者、614名適度飲酒者和160名重度飲酒者的口腔微生物組成。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的研究還不夠廣泛,不足以區分葡萄酒、啤酒或白酒對口腔健康影響的差異。

到目前為止,研究還沒有確定是否阻斷或促進微生物群落的變化會有益於健康的細菌,是否與不飲酒者口腔的細菌狀況相似,因此還是需要儘量少飲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