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昆石的賞玩於唐詩宋詞的渲染之中誕生,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澱,在賞石理念上深受吳越文化、海派文化的影響。

昆石,其質色如玉、形神空靈、題名如詩、佈局深遠,古樸不失精緻,內斂而不失張揚,若水性之婉約,若女性之陰柔。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雲根》 昆石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玉兔思凡》昆石(雞骨峰)

空靈的意蘊

昆石,雲頭雨腳、玲瓏剔透、天然成竅,符合古人“瘦、皺、漏、透”的賞石理念。

其色潔白,玉潔冰清、典雅幽靜,具有素雅之美;

其質溫潤,細膩均勻、敦厚溫澤,具有玉質之感;

其形天成,玲瓏多竅、如夢如幻,富有空靈之韻。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玉潔冰清》龍巖昆石|陳海巖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玉樹臨風》龍巖昆石|楊誠 藏

昆石中的雪花峰,溫潤如玉,晶瑩潔白,如雪花般纖細精巧,玲瓏剔透,似在峰巒峻秀的山脈上落有層層疊疊的朵朵雪花;

雞骨峰,玉質感強,潔白細膩,遍體竅孔,由許多薄如雞骨的半透明石片組成。

二者皆以其外在的“質、色、形”來表現其內在的“清、雅、古”,營造出空靈婉約、寧靜致遠的意蘊。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冰雪紅芸》昆石(雞骨峰)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仙山雲閣》昆石(雞骨峰)

詩意的題名

昆石極少象形,多為似山似峰之態,故而人們很難就其形象來命名。

古時,昆石題名多為當時著名文人雅士品賞命名,且這些文人雅士多摘取詩詞中的雅句,蘊含詩情畫意,並託石寄情、借石言志,意境深遠,提升了昆石的賞玩品位。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瓊枝玉縷》安徽昆石|狄連紅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冰清秀骨》昆石|於善波 藏

亭林園中的《春雲出岫》《秋水橫波》據載為明代的大型昆石,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古代昆石題名的代表。

《春雲出岫》上部若流動著的雲,而云朵聚積之處又隱約地顯露出一座峰巒來,恰似“雲無心以出岫”之舒捲悠悠,閒逸縹緲。

《秋水橫波》的紋理如秋水碧波盪漾,水波反捲,潺潺於丘壑之間,若“一寸波剪秋水”之瀲灩旖旎。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雪鳥鳴巢》昆石(海蜇峰)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雪桃掩》昆石(胡桃峰)

現代人繼承了古代文人雅士對昆石的情結,在昆石命名時,亦喜歡請文人學者為其命名,力求題名的立意貼切、內涵豐富、意境深遠。如“武陵瓊閣”、“高山景行”、“崑崙風骨”、“壁立千仞”等,亦借鑑了詩詞曲賦,賦予了昆石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凝練了昆石賞玩的主旨,陶冶了賞石者的情操。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壁立千仞》龍巖昆石|賴仁基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仙風道骨》龍巖昆石|楊誠 藏

文人的情愫

包裹於紅山泥中的昆石有著高潔、樸素的品性。南宋詩人范成大贊昆石曰:“蟬脫泥塗,同於絕俗。直於高節,此君之獨”。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瑩海仙蟄》崑山昆石|黃建榮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龍海仙骨》崑山昆石|仰聖清 藏

孔傳為《雲林石譜》作序雲:“聖人嘗曰仁者樂山,好石乃樂山之意,蓋所謂靜而壽者”。

昆石之形即多為似山似峰形,符合文人雅士的審美旨趣,與古人的戀山情結、山林情愫、隱逸心態相契合。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祥雲追月》崑山昆石|仰聖清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玉麒麟》崑山昆石|陳志高 藏

昆石作為石供,置於書案桌几處,並配以菖蒲、幽竹,是歷代文人騷客的雅趣。

南宋陸游在《菖蒲》中描寫其所植之“雁山菖蒲昆石”為“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值”;明代周子諒《菖蒲詩》寫其桌案前的昆石與菖蒲為:“崑山石筍瘦如龍,銀沙九節種春叢。”

古人的昆石賞玩追求“雅緻”、“多元”的審美享受;現代昆石鑑賞繼承了傳統賞石的“瘦、皺、漏、透”理念,又從形、質、色、紋的角度對昆石進行賞析,可謂繼往開來,兼容幷蓄。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湧雲》浙江昆石|徐林林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振翼》龍巖昆石|楊誠 藏

這石頭,你覺得粗糙扎手,古人覺得玉潔冰清、如夢如幻

《天機雲錦》崑山昆石|仰聖清 藏

圖文源自:《寶藏》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