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第一部分:前言

數千年前,黃河水量充沛清澈,兩岸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優越,有利於種植農作物,我們的先民們便在她的懷抱裡生息繁衍。那時,她的名字並不叫黃河,而是一個溫婉的名字:“河”。

在她的哺育下,我們的先人寫下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優美詩篇。在以後數千年時間裡,中華文明夏商周初始階段和秦漢隋唐等強大王朝的經濟、政治中心都建立在黃河流域。可以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孕育了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然而,她流經的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極易水土流失。隨著黃土高原的人口越來越多,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越來越低,土壤侵蝕越來越嚴重,致使大量泥沙衝進“河”中。隨著“河”中的泥沙含量越來越大,她的脾氣也越來越差,終於有一天,她的名字變成了“黃河”,也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災河”、“地上懸河”。在中華文明有歷史記載的2千多年中,黃河下游共發生決口氾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向北奪海河入海,向南奪淮河入海,給她兩岸的人民留下無盡的災難,治好黃河,也成為每個朝代的重大考驗。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當然,黃河泥沙含量增大也有有利的一面,以前整個山東東營市、江蘇省的一半面積,天津市、河北滄州等地漢代時期還在海底。隨著黃河含沙量不斷大增,大量泥沙被衝進海里,大大加速了河流填海造陸的進程。也慢慢形成今天的海岸線。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治理工作,先後修建三門峽、小浪底等水利樞紐,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工程,加固加高了黃河河堤,進行了調水調沙等等努力,新中國也在黃河治理上取得了輝煌成就。黃河潼關水文站實測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黃泥沙量從之前16億噸,降到僅為2.64億噸,世界上輸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悄然出現變清態勢。


第二部分:存在的問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一些問題也愈來愈嚴峻起來:

一,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用水量全線加劇,由此帶來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1,河流生態出現危機。

隨著中國各地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黃河流域用水驟增,給黃河流域的生態帶來巨大危機。一方面,黃河干流水量越來越小,河流汙染嚴重,大片河床裸露,甚至出現斷流狀況。另一方面,河口三角洲也面臨到海浪侵蝕,水質惡化,漁業面臨崩潰窘境。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2,經濟發展面臨困境。

“黃河以佔全國2%的水資源量,承擔了全國12%人口、15%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隨著水資源危機加劇,各省水資源紛紛告急。面對嚴峻的水危機,我國進行了大規模跨流域調水工程,可是依然滿足不了需求。缺水嚴重製約了陝西、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省份的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攔路虎。如果不解決水源問題,那麼隨著經濟發展,數億人將面臨無水可用的困境。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二,渤海面臨嚴重生態危機。

1,海洋麵積萎縮,生態惡化。

渤海平均水深 18米,20米以內的淺水佔了一半,隨著經濟發展,經濟發達的環渤海地區開始向海洋要地。進入21世紀以來,環渤海地區為滿足不斷增加的港口、工業區、房地產、鹽場、漁業等開發用地需求,沿海各大中小城市不斷推出沿海新城、新區、港口、經濟區、開發區等項目,填海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到2010年間,環渤海地區人工填海造地面積1400多平方公里,渤海海域面積縮減了1.87%,填海規模之大超乎想象。由此導致自然海岸線不斷消失,帶來海洋汙染、紅樹林消失,灘塗消失,海洋水循環不暢、漁業萎縮等問題。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2,渤海變淺,面臨慢慢消失窘境。

一方面,黃河天量泥沙淤淺了渤海海底,阻礙了渤海港口建設與航運,使得渤海航線不得不定期清淤。另一方面,更可怕的是黃河泥沙和人類大規模填海,導致陸地海岸不斷加速向前吞噬渤海,照此情況下去,渤海將有被我們填平的危險!

有學者就表示,由於海域面積越小越容易被填滿,若不控制當下填海衝動,不出200多年,在人類填海造陸和黃河泥沙共同作用下,渤海會成為一片陸地。

可是如果渤海灣消失,我國華北、東北地區降水量將明顯減少,空氣也會變得更加乾燥,屆時渤海周圍省份和東北地區環境將急劇惡化,變得更加乾旱少雨,這對我們來無疑是一場生態災難。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船舶航線

三,黃河水利設施的泥沙淤積情況愈來愈嚴重。

當然如果說填滿渤海還很遙遠,那麼黃河水利設施極限則是很現實的問題。

1,我們無法根本遏制泥沙入黃河。

我們無法從根本上制止黃土高原泥沙流入黃河。雖然國家花大力氣在黃河上游進行水土保持工作,進行了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等等工作,水土流失得到整體扭轉,但是黃土高原坡面水土流失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更何況有資料顯示,黃土高原在古代生態環境好時水土流失也很嚴重,也就是說,水土流失問題是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無論如何綠化,黃土高原依然會有水土流失。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2,大量水利設施大限將至。

隨著各項水利工程展開,大量泥沙由以前直接衝進黃河中下游幹道裡,變為淤積在淤地壩裡、水庫裡。以黃土高原的小流域治理為例,泥沙的三分之一被淤地壩攔截。而黃河中下游地區修建的小浪底水庫採用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可以保證約25年內下游河床不再抬升,保證運行50年。

也就是說,淤地壩、水庫攔截泥沙是有量的限制的,小浪底自2000年投產,到如今快20年了,時間持續下去,水庫庫容遲早有滿的一天,維護費用也只會逐年增加。待到水庫泥沙淤積滿,未來仍然無法抑制黃河河床的抬升,黃河再次改道也只是時間問題。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所以,目前的所有黃河治理的工程,都只是緩解問題,要根本解決黃河流域的這些問題,就依然要把泥沙排進大海里。而衝沙的根本是要解決水源問題,這個水源水量要求十分龐大,無論是引漢濟渭,還是南水北調西線,還是人工降水水量都太小,無法滿足需求。

但是,當下紅旗河工程設想的提出,為根治黃河水患解決了核心的缺水難題。由此,以紅旗河工程和黃河改道設想為核心,我們可以建設一個徹底解決黃河水患,緩解北方缺水狀況的黃河工程體系。


第三部分:工程設想。

紅旗河工程按照構想,從雅魯藏布江中游開始,沿著青藏高原的邊沿,連通中國大江大河上游,全程自流,輸水至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區。預計年調水量600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的年徑流量;骨幹工程總造價估計4萬億,總工期大約要十年。

在如今在鋼筋水泥生產過剩,新科技革命出現端倪,勞動力未來可能過剩的情況下,紅旗河工程或許可以吸收過剩的資金、鋼產、水泥和勞動力,為中國未來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但是,紅旗河投資過於巨大,按照原有設想,在西北部獲得效益將極為漫長。而北方地區十分缺水,經濟十分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就水資源利用來說,北方省份比西北部更有市場潛力。況且,紅旗河調水到西北第一站就是渭河,水源一到渭河,立刻可在下游見到效益。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所以,與其急於進行藏水入疆,不如先滿足河西走廊城市用水需求、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用水需求,建設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體系。

讓東部缺水省份加入進來,一方面借用東部人力、物力,緩解紅旗河工程資金、技術壓力;另一方面進徹底解決困擾中國的黃河懸河問題和北方省份缺水問題。

一旦紅旗河——黃河改道程可行,必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彪炳千古的偉大工程。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一,黃河中上游工程設想。利用紅旗河水修建黃土高原水利,鄂爾多斯高原水利。

1,紅延河

打通紅旗河——渭河、涇河、洛河、延河、無定河通道。並在河流上游修建蓄水水庫,建設水渠,利用穩定的紅旗河水,提供黃土高原區工農業用水。

2,鄂爾多斯高原水利。

打通紅延河——鄂爾多斯高原內流區通道。修建人工湖,沿著鄂爾多斯內流區等高線修建水渠,提供鄂爾多斯高原地區工農業和沙漠治理用水。多餘水源可向西流入黃河,使內流區變成外流區,避免鹽鹼化發生。

二,黃河中下游工程設想。利用紅旗河水參與黃河調水調沙;分流黃河。

1,利用紅旗河水衝沙。

修建水利,利用紅旗河水和現有引漢濟渭之水製造人工洪水,沖刷渭河淤積泥沙,沖刷黃河三門峽、小浪底蓄水區泥沙。

2,黃河分流。

在河南黃河沖積扇上將黃河分為清濁兩條黃河:清水沿著現有河道向北流入渤海;濁水束水攻沙,沿著新河道入黃海。

3,修建淮河淤灌工程。

在淮河流域修建灌溉淤灌工程,使部分泥沙淤積在淮河流域農田裡。


第四部分:工程具體目標、意義。

一,對中上游來說:

1,綠化古代河套地區,建立商品糧基地。

鄂爾多斯地形平坦開闊,古稱河套,歷史上就是水草豐沛的地區,只是由於不合理開發逐漸沙化。得益於近些年沙漠治理工程,鄂爾多斯高原沙漠面積銳減,若是有足夠充足的紅旗河水源,修建人工湖、人工河,古河套地區完全有條件建成機械化的商品糧產地。

2,綠化黃土高原。

黃河泥沙主要源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其中鄂爾多斯局部、延安、榆林為重災區。要遏制水土流失,必須首先進行生態修復,然而阻礙生態修復的核心問題是缺水。黃土高原是重度缺水區,生態用水嚴重不足。紅旗河支流紅延河自黃土高原海拔高的地方穿過,完全可以補給沿線地區生態用水,助力沿線地區生態恢復。使黃土高原區經濟重新煥發活力。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二,對黃河中游來說:

1,渭河流域上游修建水利樞紐後,利用落差發電,減少北方煤電比例,緩解用電壓力。

2,渭河水利樞紐建成後,既可以利用紅旗河清水灌溉渭河下游農田。又可以沖刷渭河淤積的泥沙,降低渭河河床高程,減輕渭河水患。

3,在黃河枯水期利用紅旗河清水和漢江的清水,製造人工洪峰,沖洗黃河泥沙,減輕三門峽庫區、小浪底庫區泥沙淤積,提高水利設施使用壽命。

4,在利用黃河干流水進行調水調沙的同時,可以利用紅旗河水進行聯合調水,提高小浪底水利樞紐調水調沙效率。

5,緩解下游寶雞、咸陽、西安等城市缺水狀況。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三,對下游的好處:

1,黃河清濁分流,緩解北方用水緊張局面。

清濁分流,清水在現有河道流淌;濁水由新河道入黃海。這樣在不影響濟南、青島等現有黃河沿線地區用水情況下,可同時解決制約商丘、徐州、連雲港等河南南部、山東南部、蘇北地區、皖北地區上億人口的水資源緊缺問題,直接促進北方經濟發展。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2,解決黃河地上懸河問題,開發黃河灘塗。

黃河口來水不足導致泥沙淤積在下游的情況將被扭轉,清水衝沙,舊黃河河床自然落地。新黃河濁流束水攻沙,自流入海。既可解決泥沙淤積河道的困擾,又可解決困擾中國千年的地上懸河問題。穩定的黃河徑流也可使黃河兩岸的人們對河道灘塗利用沒了後顧之憂。

3,緩解黃河口漁業困境,穩定海岸線。

穩定的黃河徑流將大大緩和缺水帶來的黃河口漁業危機。由於上游來水不足,導致部分海岸在海浪侵襲下退縮的情況也將大大緩解,使得人們可安心修建海堤,搞沿海開發。

4,解決黃泛區地勢低窪、鹽鹼化等問題。

淮河流域的原黃泛區在新農村建設時統一規劃,地基加高,將南下的濁黃河水有計劃引入淮河地區的農田進行淤灌,使得泥沙淤積在農田裡,抬高淮平原海拔,緩解曾經黃河奪淮導致的下游地勢高、上游地勢低狀況,逐漸減輕淮河流域洪災問題。

5,解決江蘇沿海海浪侵蝕海岸問題,淤積新的陸地。

小浪底調水調沙時,將泥沙衝入新河道內,使其衝進東海。憑藉大量的黃河泥沙,可解決江蘇沿海海浪侵蝕海岸問題,同時藉助黃河自然填海造陸,擴大陸地面積,增加中國土地儲備。

6,徹底解決困擾北方的沙塵暴天氣。

一方面,綠化的黃土高原、鄂爾多斯高原將消滅毛烏素沙漠,庫布其沙漠兩大北方沙塵源地沙漠。另一方面,未來紅旗河後續工程的實施後,也將消滅更多沙塵暴來源沙漠。未來沙塵暴對東部影響可能微乎其微。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第五部分:未來建設。

若是紅旗河——黃河改道工程可行,未來可能會有更廣闊的遠景收益:

1,為西北資源開發提供水源。

經濟發展需要水源,資源開發同樣需要水源,我國為世界頁岩油氣最大的儲藏國之一。但是大部分頁岩油氣資源分佈在缺水的北方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的匱乏嚴重製約了西北和內蒙的礦產資源開發。紅旗河工程將有效緩解西北礦產開發中水源不足問題,為我國能源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2,穩定的清水黃河徑流可提供黃河航運、黃河口建設城市的便利。

未來東營黃河三角洲也可以發展出一座新興河港兼海港的沿海城市。甚至向東修建潮汐發電與交通一體的跨海大壩,連接煙臺。向北修建跨海大橋(隧道)與曹妃甸連接。促進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

3,可建立河套新省,進行移民開發。

若是黃土高原、古河套地區綠化完成,完全可以建設一個新的河套省,以包頭或鄂爾多斯為省會,鼓勵生育、移民開發古河套地區,讓古河套地區,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極。

4,可建立河西專區,進行移民開發。

沿著祁連山山麓向西修建紅旗河工程,在祁連山山麓修建連串的水庫,水渠,有計劃的綠化山麓下的騰格裡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恢復歷史上河西牧馬地水草豐美的景象。

5,為新疆發展提供水源。

紅旗河保證新疆生產生活用水的同時,未來可將人口稀少的巴音郭勒蒙古族自治州升格,設立東疆移民專區,建設商品糧基地。讓現在的東北地區——內蒙地區——新疆地區一線成為中國主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徹底解決中國糧食困局。

紅旗河——黃河改道超級工程設想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