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國畫家奧托·迪克斯?

可愛的西瓜妹

看見有人關注奧托·迪克斯(Otto Dix),我感到很開心。坦率地說,迪克斯絕對是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卻沒有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和評價,這不公平。

奧托·迪克斯1891年生於德國,16歲的時候在一個裝飾藝術家手下做了四年學徒,20歲考入德雷斯頓工藝美術學院。這一時期,他的藝術風格深受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但隨後的戰爭改變了他。1914年一戰爆發,迪克斯中斷學業入伍當兵。先是在炮兵部隊,後來在機槍連,槍林彈雨血肉橫飛,殘酷的戰爭給了迪克斯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也使得他的藝術創作與主流的表現主義拉開了距離。他開始用一種客觀冷靜以至於接近“反繪畫”的方式去刻畫戰爭中的戰壕、荒野、彈坑、傷殘以及死屍,極其直接,極其震撼。

這是我對迪克斯作品的親身觀感。2013年夏天,我在廣州美術館三樓看了大約60幅迪克斯的版畫作品,每一幅都給我造成了非常大的衝擊、困擾,甚至是生理上的不適。在他的筆下,炮彈轟炸後的屍塊垂掛在燒焦的樹枝上,毒氣戰中的士兵瞪著瀕死的眼睛,汙血和殘肢充斥著畫面,令我身處地獄。

(戰場)

(毒氣戰)

(屍橫遍野的戰場)

(窒息而死的傷兵)

1922年,迪克斯到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進修3年,1927年成為德雷斯頓美術學院教授。他繼續描繪戰爭給人留下的創傷,包括退伍的下層軍官、流落街頭的傷殘軍人以及破敗的家庭和絕望的兇殺。他痛恨那些愚弄民眾讓百姓送死的政客,拒絕參加任何煽動民族主義的活動。這讓納粹對他格外憎恨,當權之後立刻開除了迪克斯的教職,封殺他的展出,並於1939年逮捕了他。

二戰後迪克斯繼續他的創作,並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他一直住在鄉下的一個湖畔,1969年去世。

從形式上看,迪克斯的作品大致仍屬於表現主義的範疇。但就內容而言,迪克斯則超越了表現主義,在他的筆下,誇張扭曲和變形都非常真實,因為它們往往是真實暴力的客觀寫照。迪克斯的藝術技巧也很超前,他的速寫功底極紮實,風格也相當突出,這給他的銅版畫帶來了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效果。就我所見,在這方面迪克斯罕有匹敵。很希望中國的藝術家從迪克斯那裡學到東西。


西閃

奧托·迪克斯(Otto Dix,1891年-1962年)是德國新客觀主義 的代表人物之一。新客觀主義也被成為新現實主義,是一種重新關注寫實藝術的藝術思潮。

這就是德國畫家奧托·迪克斯(1891-1969)刻畫的當時新女性的矛盾形象:獨立自由、疲憊不堪。

新客觀運動的產生與當時德國的社會時代環境密不可分。德國當時正處於一戰與二戰之間的夾縫年代,人們在享受重獲和平安寧的同時,日常生活卻持續承擔著戰爭的後果,接踵而至的政治、經濟上的不穩定深深困擾著民眾,同時影響了德國藝術家的風格。

早期,迪克斯以各種風格作畫,從印象派到立體派都有涉及。一戰中,迪克斯應徵入伍,在戰爭中險些喪命。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之後,迪克斯的畫慢慢偏向表現主義,內容多為現實題材。一戰後,他對德國社會表示懷疑,清醒地意識到了社會變革所導致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離與孤獨。


畫家王衍成

這個燒腦的問題有些難倒昏鴉了,試圖給奧托·迪克斯這位鬼才藝術家一個精準的定位其實是很件很困難的事情。

迪克斯有著詭譎多變的藝術風格,有著德國和荷蘭古典主義的影子,先後嘗試過印象派,立體主義、“青騎士”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更追隨了達達主義對於現實批判的思想內涵。



最終定格在了不偏不倚的極其中性的新客觀主義的藝術形式上,或許這也符合了其親身經歷過一戰的殘暴洗禮的特殊境遇吧。


象是一位冷冰冰的旁觀者,冷眼洞見這一切世態炎涼,戰爭的摧殘;赤裸的慾望;瘋狂的納粹;眾生的無辜;貪婪的販賣……所有一切都在渺茫中掙扎著試圖擠出些人性的溫暖來――昏鴉語。

新客觀主義不求達表現主義對於強烈自我表現的內心觀照,不謀求真實主義的深刻,也不同於批判現實主義的震聾發聵的犀利。

一戰後的德國是整個世界的縮影,各種思想和勢力魚龍混雜,有趣的是藝術家倒成了鞭撻現實反對納粹專政的旗手。包括迪克斯在內的眾多的現代主義藝術家們被列入黑名單,遭到禁展、驅逐、甚至於焚燬書籍畫冊。


新客觀主義更像是一場哲學思想層面的運動,其影響波及到了攝影、文學、音樂、應用設計等廣泛領域。

迪克斯在新客觀主義中更象是位遊俠,忽而有夏家爾的溫情,忽而有柯勒惠支的辛辣,還隱隱約約能看到希勒蒙克的神經質的吶喊。


總體來說大師在形式手法上是折中的表現,在思想上是冷峻的客觀表達,世間百態躍然畫上,由得你們看,由得你們評說!

德國的近現代的藝術思潮幾乎改變和左右了整個世界的視覺認知,以包豪斯為代表的工業設計和應用設計引領了整個時代直到今天。

昏鴉掠去,向表現主義致敬,向新客觀主義致敬,向迪克斯致敬,向正在觀看的你致敬!


疾飛昏鴉

德國畫家奧托迪克斯是參加過戰爭的畫家,其經歷可謂是傳奇的。他出版過《戰爭》組畫,從中就可以看出來了。戰爭使他感到殘忍,他在畫中都予以表現。

他早期的繪畫風格多樣,立體派,印象派都有,經過了多次變化,二戰以後,他不再用寫實方法而是用更明確的表現主義。

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現了戰爭的殘酷。
畫中的士兵們戴著防毒面具,動作僵直而有力,讓人不寒而慄。

當然,他早期也不乏這樣的作品。
以及這樣的表現形式。


對於奧托迪克斯你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留言,謝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