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櫃員VS澳美日英四國銀行櫃員區別在這,想哭!

近些年來,銀行櫃員是“受傷”的,不僅是銀行業轉型常被放棄的崗位,日常的工作更是如此,不對比或許還可以懵懵懂懂的,對此才知道,不同國家的櫃員區別還真有點大,看完想哭!廣東中公金融人這就帶大家看看別人家的櫃員都是怎樣過來的?


中國櫃員VS澳美日英四國銀行櫃員區別在這,想哭!

中國櫃員是銀行業基層的一線員工,平時朝九晚六的上班時間是不可能的,雖然你看到營業廳的上班時間不長,但實際上呢?那只是服務群眾的工作時間,還需要加上自己清點、統計等工作時間,那就是很長了。而且在工作繁忙的時候,你還不一定有空上洗手間、櫃檯內空氣還不流通,就餐不準時等等問題,導致了這行業人才流失較多。

但對於國外來說,櫃員又是怎樣的呢?

1、美國

由於美國銀行的電子銀行較為發達,也就造成一種現象,那裡的人民一年都不會怎麼去銀行營業廳的,既不會擁擠,也非常清靜,員工的工作氛圍也不壓抑,每天工作八小時,到點準時下班,年假都有二十多天。

2、澳大利亞

在那裡,你會發現其銀行的現金採用自動化管理,櫃檯不結餘現金,相當於櫃檯就是一個同時有存取功能的ATM吧。當然這也只是個別網點的現象,在某些網點仍然採用與國內一樣的封閉式櫃檯。但時間和壓力明顯無國內那麼明顯,因為人沒那麼多!

中國櫃員VS澳美日英四國銀行櫃員區別在這,想哭!

3、日本

櫃員崗主要分為綜合職和一般職,綜合職就是什麼都能幹,工資高,但是工作強度大。一般職工多為女性,工資低但是不用加班。同時還有派遣社員,工作時間大概是一星期上三天班,早上十點來就可以,週末還不用上班。

4、英國

在這裡辦卡都需要提前預約,而不像國內這樣直接前往櫃員辦卡的,櫃員點錢也不用像國內這樣要有各式點鈔技能,他們在存錢時把錢按面值一摞摞擺開,再記賬,如果你前往存錢,那時間也夠久的。

中國櫃員VS澳美日英四國銀行櫃員區別在這,想哭!

當然了,不同國家的情況不同,經濟也有一定的影響,像德國一週只有3天能碰的上,一般銀行一週兩個下午和週末不開門,存錢還需要提前瞭解開不開門。

總的來說,去了國外,你會發現各種不方便,中國的櫃員還是很為群眾著想的,就是苦了櫃員崗的人,要有耐心、細心的服務群眾。

跟國內區別比較大的是,國外的銀行並沒有大玻璃屏障橫在工作人員和顧客之間,整個網點空間給人感覺比較開放親和。

至於他們的工作感受,據說那邊能有工作,感覺都不錯,這與國內的工作願景不同,所以說,不需要羨慕國外的櫃員,如今國內櫃員面臨轉崗,只要有能力,發展空間比以往都大了很多,更何況現在對於櫃員入職的年限要求越來越短,以前很多銀行要求三五年,現在一年半載也有機會轉崗或升職的,尤其是應屆生,有從事過銀行業工作的同學,哪怕是跳槽到其他行業,也是深受歡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