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香港黑會歷程

在國民黨潰退臺灣時,有一部分殘兵逃至香港,這部分人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不高,但戰鬥力強,組織性高,佔據香港一隅,行流寇之事,港英政府幾次組織武裝圍剿,但都無功而返,最後雙方各退一步,國民黨殘部歸順港英政府,港英政府給他們放寬條件,有正當職業可以謀生。向前就是國民黨殘部中的一員,新安公司是當時開的公司之一。

黑社會與香港警方的鬥爭一直都在進行,直至今日,從未停歇。

香港新義安(坊間亦有俗稱老新)。在1919年成立,1980年代,會員人數達20萬的社團,90年代開始,不少成員向中國大陸擴展,現時是香港第一大黑幫,成員估計約有25,000人。除香港外,新義安一般活躍於英國、比利時、法國和荷蘭、東南亞等,以及廣東。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面對黑社會(三合會)掘起,香港警署於1957年成立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俗稱O記;英文:Organiz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縮寫:OCTB),主要責任為調查及打擊極為複雜及嚴重的有組織及三合會罪行。該科彙集各方面的資源和專業知識,打擊極為複雜的犯罪集團罪行,包括洗黑錢等,並且確認、凍結及充公非法涉及販毒罪行的資產。該科亦定期與中國大陸和海外的執法機構聯絡,交換情報,消除和防止非法活動。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黑社會的發展:

50年代,英政府殖民早期,樂見華人社區自治,亦無意對華人社區提供公共服務。警方腐敗警力不足,無法為民眾提供保護,民眾被迫加入三合會, 另外香港員警部門貪汙成風,與三合會同流合汙。

60-70年代,警方成為最大的“黑社會”,三合會在香港日漸坐大。也是在那時出了個“五億探長”呂樂(劉德華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以此為藍本)。

1974年,廉署的成立,成為黑社會問題的真正轉捩點,員警貪汙被有效遏制後,黑社會走向沒落。三合會開始轉型,進入商界和娛樂圈。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新義安與警方的鬥爭(解放後):

1947年因該會涉及三合會活動,其入會儀式、習慣、詩句、都是地地道道的三合會而被取消了社團註冊,擁有國民黨軍銜的龍頭大佬向前,將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俗稱為「新義安」。

1953年,新義安龍頭向前被港府遞解出境,到了與潮州話略略相通,說臺灣話的臺灣。

1956年警方大舉掃蕩幫會,新義安出現了敬義、義群、大好彩等分支,後經新向氏龍頭大手改革,確立幫會中的世襲制,為向氏世族,發展到1980年代,組織結構相當完善,設有「四虎」、「十傑」,並在各主要地區設有坐館。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1980年4月1日,香港《華僑日報》披露:1980年3月29日開始,警方大舉掃蕩新義安,近50餘名坐館、紅棍、白紙扇等人被捕,成為1956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動,並被繳獲一批現代化武器及黑幫文件。

1987年,香港警方有組織及嚴重罪案調查科在一項operationam esbury行動中將新義安龍頭向華炎及10名“中央委員會”成員拘捕並檢控後,向氏家族影響力相繼減弱。向華勝、向華強、向華光及向華文紛紛約束手下,轉在合法的事業上發展。但是,向華波、向華國因無正當生意支持生計,其後仍在尖沙咀活躍。

向華炎於1989年12月在獄中上訴香港高等法院,終審裁決無罪釋放後重掌龍頭之位。但是,由於被警方嚴密監視,向華炎不敢明目張膽主持“新義安”,自此“新義安”內部不再團結,有勢力頭目自行其事。

1988年12月8日,香港政府推行“洗脫三合會會籍計劃“。成立名為“放棄三合會會籍審裁處”的機構,由一名主席和若干成員組成。參加此計劃的黑幫成員需要向審裁處提交表格,宣誓脫離原有三合會組織,符合條件者發給證明書。


1994年1月8日,香港警方再次發動龐大的「掃黑」,拘捕新義安14名高層,警方一度估計新義安已發展到8至10萬會員,與和合圖同為全港最大的黑幫組織。

1997年迴歸後,警方面對黑幫,有了更強的底氣。據稱,曾經號稱香港第一大黑幫的“新義安”,被“曉以大義”(招安),最後不少大佬退下火線,或轉而發 展其它行業。“新義安”逐漸萎縮。

現狀:

時至今天在香港,自稱三合會會員或成員、身為三合會會員或成員、拿用任何三合會組織的名字和名稱使用者,同樣當成自稱三合會人士亦觸犯法例,採用任何有關三合會物品入會儀式(例如令旗​、令符、詩句、禁條、誓詞、隱語及祭器),其入會儀式不少包含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哲理、術語,採用類似的洪門入會儀式,以及藏有有關攻擊性武器、兵器、看管任何武器庫、兵器庫,藏有任何武器危險物品、物件,可違反社團條例及觸犯刑事罪行,一旦發現,最高刑罰監禁7年和罰款25萬元。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而1994年12月頒佈的《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則將打擊黑社會推向另一個高峰。以前只有社團條例,規定尚有限制,定罪前首先要證明該成員是黑社會分子。比如,如果一個‘飛鷹幫’成員,按照社團條例,這幫派在香港不能算黑幫,因為登記在冊的黑幫沒有叫‘飛鷹幫’的。但《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的出臺則沒有這個限制,只要2個人以上的有組織性犯罪,不管你是不是黑社會,都可以打擊。2000年制定的《證人保護條例》,以及隨後頒佈的《罪行受害者約章》等法例,逐步完善打擊有組織罪行的法律架構。


香港黑會的發展歷來

近20年來,內地經濟迅速發展,香港黑社會勢力大有北上滲透內地的趨勢,而在香港本土的活躍程度卻呈下降趨勢。

2001至2012年,香港的整體罪案發生數變化不大,但兇殺案件下降幅度非常明顯,由2001年的66起下降到2010年的27起。(你沒有看錯,全年27起)對比來看,香港 已經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正如有人總結的那樣,香港黑社會已是日落西山,現在的香港不可能再有江湖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