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創互聯網公司為什麼要組建自己的技術團隊而不是選擇外包?

非夢王子

互聯網創業公司沒有技術團隊都是忽悠,就像一個餐廳沒有廚師,賣別人家菜一樣。外包公司就像別人家菜,拿來自己賣。沒有核心競爭力如何做市場?



1.數據不安全:首先外包公司做軟件,在運營階段經常會讓外包公司進入服務器更新,維護。那客戶數據以及客戶畫像等機密的信息就有可能洩露,一旦洩露不是賠償的問題,而是致命的傷害,臉上信息數據洩露,造成了幾十億美元的損失。

2.技術無法創新:外包公司接各種項目,各種公司需求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專業研究符合你自己公司的技術更新,比如以前的算法流程,外包公司不可能為了你一家去研究。



3.溝通不便:遠程溝通永遠無法替換面對面溝通的優勢。無法理解和消化可能出現的問題,而技術是個嚴謹的工作,你需要描繪場景傳達給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再轉化成技術程序交給技術。這個環節遠程溝通沒有面對面溝通容易解決,耽誤產品上線的速度。

4.產品不符合市場;外包公司做的產品,基於給許多用戶做出來的產品模塊,基本是定型的,是某時間段統一的,而市場變化速度快於外包公司,特別是某一行業變化速度,外包公司不可能花費那麼多精力來為一個客戶開發。

5.服務不及時:外包公司員工還是按照自己公司的指令和價值觀工作的,你這裡出現了系統問題,客戶問題,對方不可能做到像自己員工一樣,隨叫隨到。



6.成本過高:找外包看起來省錢了,但是肯定是虧錢的,因為外包公司也是一個需要盈利的公司,不掙錢誰也不幹,自然實際上成本高於自己的技術。

7,維護不及時:外包公司也無法隨時給我們的公司做緩存清理。只能做定期維護,因為對方還有對方的項目做,不接項目他們如何活。



8.無法接管:特別是外包公司技術寫代碼沒有統一的格式標準,後期自己再組建技術團隊接管自己開發做,只能廢了系統重來。

總結:互聯網公司創業,技術是其核心競爭力,一個優勢的技術合夥人是最重要的一環。雖然技術團隊對於起步成本來講,是個沉重的包袱。但是也具備了發展的動力。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對於多數初創來說,是否外包,不是選不選擇的過程,根本就是沒得選擇。因為既然是初創說明很多東西都是剛剛起步,無論是規模,人員,產品,制度,都不成熟,這時候甚至老闆有時都得投身技術之中,就像你開飯店剛開始時,會請直接請個人去管賬自己做甩手掌櫃嗎?答案顯而易見。而細分下來,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初創互聯網公司本身的團隊規模不會太大,其中,技術團隊人數就佔據了絕大部分,受管理的也主要是這個團隊,當然沒有把人數最多的企業組成外包出去的道理;

2、 技術是一個初創互聯網企業最核心的組成,可以說發家就是靠技術,每個企業都希望自己能掌握更不一樣的技術,加大市場競爭力,這種最核心的部門,就像是一個企業的武器,把武器寄放在外人那裡是沒有安全感的,所以核心部門不能外包;

3、 我們都知道,初創企業都是一人多用,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就算獲得融資, 也不能保證企業一定能正常運轉,在成本相對拮据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再去支付外包成本,甚至有的企業連招聘端口都不捨得買,何況外包。

4、 外包只能緩一時燃眉,外包的技術是一成不變的,企業要發展確實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一味外包技術容易使企業發展與戰略脫離,更沒有進步的空間,固步自封。


無憂精英網


鉛筆道

因為你自己沒有真正的完成互聯網的創業,所以說你才會去提出這種問題,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董事長的我來說跟你來談一談,為什麼要自己組建技術,同時為什麼自己要去學習技術的主要原因。

我們在打造一個互聯網產品,這個互聯網產品的本質是在於完成編程的體系的打造,通過前端後臺移動端的打造來完成接口的對接,而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技能體系來去維護的,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去完成優化,如果說這個代碼佈局優化,這個技能體系佈局優化,你就很難得去完成後期產品的研發,當你不能夠去懂得技術的發展的規律,當你不能夠清晰的看到我們在使用什麼技術的時候,那麼這個產品它不能夠在你的掌控之內,當你不能夠掌控你的產品,當你對於你的產品都不能保,有信心的時候,是很難完成產品銷售的。

所以在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老大,或者作為一個互聯網的技術人員來說,想要去掌控一個互聯網公司,想要掌握一個互聯網的產品,想要更好的去維護一個互聯網的產品,作為老大來說,一定要懂得整個互聯網產品的技術,然後在這個時候才能夠更好的招募我們想要招募的人才,完成人才的培訓,完成人才的培養,從而隨著時間的不斷的發展,能夠更好的使用技術來打造產品。


肖威

我搞技術17年,帶團隊14年,搞外包公司9年,看到無數公司倒下,也接過初創企業的項目。


好的外包是一個資源池,可以讓你節約了大量時間、精力和費用,還可以給你好的建議和幫助,避免很多產品和技術的誤區。


\n

首先說創業公司死亡率本身就很高,90以上的死亡率,最近1~2年死亡率更高。創業比九死一生還難。


\n

其次說創業公司的死因,絕大部分死於模式,也就是資金匱乏(營收少、後續投資沒跟上),技術只是一方面原因,但是比較關鍵,決定產品從0到1。

\n


\n

說技術,得先說這個行業人才的狀況。現在互聯網技術人才的費用是非常的高,靠譜的人價格更高,很多創業公司拿的幾百萬天使投資,也就夠大公司一個總監的年薪。所以創業公司養技術,是非常燒錢的。

\n


\n

創業公司如自建技術團隊,是非常燒錢。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我們一電商客戶一年在我們公司的投入,只是競爭對手自己養技術團隊一個月的投入,成本還不到對手的12分之1。正是因為我們在互聯網行業有近10年積累,擁有大量成熟的系統和豐富的經驗,客戶在我們原有幾個系統的基礎上簡單改造後就快速上線了,我們還提供了後續持續不斷的運營支持。這是一個非常典型低成本的快打慢案例。

\n


\n

創業公司組建技術團隊,是一個挑戰,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n

1、先說招人:一個產品線少的涉及3~5個工種,多的10來個,每個環節得招到合適人,這很不容易,需要時間和精力,如果靠社招,我保證你們看到的99%都是簡歷騙子,沒有非常厲害的專業人是很難從中找到靠譜的人才。別問我為什麼知道,我10多年面試上千人,還有走眼的時候。現在的培訓行業和包裝公司差不多了,防不勝防。

\n

2、再說團隊融合,如何讓團隊各個工種的人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你保證他們不是互相埋坑?你保證他們不是相互推委?

\n


\n

創業公司組建完團隊後,怎麼帶技術團隊,你保證他們過完年還回來?

\n

如果老闆不懂技術,又不尊重技術,還天天說這個功能簡單那個簡單,每時每刻都報怨怎麼還不上線,你是搞技術的,你受得了嗎?你可能是XX出來的總監,每年100多萬的年薪外加期權,到這裡才拿15萬年薪,房貸都不夠……這樣的技術團隊用不了幾天就散了,前期投入就會打了水漂。

\n


\n

創業公司換技術團隊,比換老婆換老公成本高多了!因為後媽很難當!

\n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團隊也有自成體系的東西,你把這個東西轉給其他人,然後就盼著人家明天添加

10個功能修改100BUG?就是比爾蓋茨也搞不定。換團隊很多時候,就是對前任的全盤否定,就得重新開始了。因為接手的人,得先理解業務再研究爛代碼同時避免別人的坑……多費兩遍的力氣,還真不如用自己熟悉的重新開始。

\n


\n

創業公司,如果不是技術密集型的、如果不知道怎麼招人、如果不懂如何管理技術團隊,只要有一條符合,還是找一個靠譜的技術公司合作更靠譜。


互動陽光-安然

3年前,我在一個幾十人的初創團隊工作,經過三年的打拼,公司發展到1500人,年營業額15億。現在,我又在一個幾十人的初創團隊工作,公司走過了大半年,即將完成100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其實每個創業團隊,或者創業者,選擇創業那一刻就是想為自己打工,靠自己的能力創出一片天。的確,沒有人是天生就很厲害的,開一間餐館,可能你要知道怎麼進貨,怎麼管理庫存,怎麼分配員工,甚至可能知道怎麼修餐館裡的設備和電器。開一個攝影工作室,可能你要熟悉每一種儀器的使用,不管是單反還是微單,不管是遮光罩還是反光板,不管是數碼後期還是視頻剪輯,你可能都需要親力親為,因為這才是創業的精神。

打個比方,你有1000萬資本,然後你把所有的錢買斷了整個團隊的人才,然後你只要說年度目標,他們就可以為你全力開發,經驗是別人的,能力也是別人的,你就像是一個投資者,一個股東,投了錢就可以躺著看成果了,那樣真的不叫創業,只能叫投資。

創業者的壓力是打工者的上萬倍,因為你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讓你的員工們衣食無憂或者流離失所。所以,創業者們更願意親自上陣,一步步組建起屬於自己的團隊,從0到1的過程整個初創團隊都經歷了,知道公司的能力極限,知道公司的資源極限,然後每一次改進都是有計劃的,每一次失敗都是可控的。

我現在自己新建公司的媒體事業部,這是公司全新的部門,未來將是公司公關、新聞發佈、素材記錄等重要工作的重要部門,可是完全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的我們收到的指示就是去學,可以很慢,但是要自己學會,只有自己學會了才能在今後團隊壯大了之後可以傳授經驗,而不是一個只知道下命令的傻領導。

組建自己的團隊,親力親為,的確會讓一個初創團隊的成長速度變慢,而且少不了碰壁掉坑,但恰恰是每一次碰壁和掉坑,讓我們更清楚這條路的情況,讓我們成長更快。


黑馬訓練營

互聯網公司在創建初期都是比較燒錢的,投入的成本是比較高的,那麼為什麼要自己主見技術團隊,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第一,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前期一直都是屬於投入狀態,並且在不斷的輸出,短期內是看不到收益的,如果把技術外包,一方面技術的成本太高,如果沒有很好的融資情況,資金的來源就是一個問題,搞不好不等成功就直接宣佈破產了;另一方面,外包的團隊技術雖然過硬,但是外包的成本是很高的,再者外包的團隊不會擁有自己同樣的企業思想,也不會完全的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走,並且在與技術對接的過程中也是很麻煩的。

第二,互聯網公司做大做好,一方面要有優質的產品提供給顧客,還有貼心的服務,以及適當的推廣,而且這些的背後是需要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去支撐的,如果技術上面不過關,產品再好,一旦受到外來壓力的緩衝,服務器以及技術跟不上,那麼對於用戶體驗就很差,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用戶體驗是很重要的,大部分的公司自己組建團隊,也是考慮到自己可以培養一個屬於自己的團隊,那麼再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解決也很方便,而這些公司往往都是從公司的長遠角度出發的。

無論是組建自己的技術團隊還是外包,其實不能所以然的去做,而是要權衡好利弊,畢竟組建自己的團隊,需要擁有技術經驗的人才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對應的成本也是比較多的,而外包有成熟的團隊,只要提供想法和方案,就有對應的技術人員來給實施,這方面其實也是不錯的。


風辰子

廈門軟件園是中國最著名軟件產業園區之一,園區誕生了美圖、同步推、4399、飛魚科技、網宿科技、美柚、35互聯、美亞、易聯眾等等知名軟件企業。

2015~2016年,我參股軟件園一家眾創空間,因項目投資孵化緣故,我接觸了大量的互聯網創業者、創業團隊。我以投資人和項目孵化的角度,談談互聯網創業公司是組建自己的技術團隊,還是採用委託技術外包。

討論這個問題前,請先回答一個問題:

漂亮的別墅是工人砌出來的,還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呢?

互聯網初創公司的移動互聯網平臺,所有軟件並不是簡單的原代碼,而是商業模式演繹下的商業邏輯和商業活動!這不是一般敲代碼的軟件技術人員能做到的,代碼僅僅是別墅的磚頭鋼筋水泥。

初創,這裡強調的是初創公司!因為創始團隊基因、團隊組建速度、軟件開發時間、前期資金等等限制,建議初創公司可暫時不組建一個完整的技術團隊!可以在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傳播裂變模式等等梳理後,招募一位軟件架構師或軟件開發較專業的合夥人,由他來負責實施0.1、0.2、0.5、0.8、1.0版本軟件設計和委託外開發。

委外軟件Demo出來後,快速落地天使投資,然後從低成本和快速迭代的角度,適時補充和招募、組建自己專業的技術團隊。創業就是一個商業行為,從質量、時間、成本、未來發展綜合來權衡,適時外包,適時組建自己的專業技術團隊。


升維投資

外包有三個坑,第一對於甲方的需求理解不到位,一個好的需求分析師可以抵擋半數的開發團隊,常見情況是,在外包團隊中,需求分析師是稀缺資源,更何況,有的項目並不成熟,需要進行技術實現用戶交互商業價值等幾個方面的再次論證。一個經驗豐富的需求分析師總能給出合理化的建議。第二開發進度不能掌控,軟件類項目屬於比較嚴謹的項目管理,對於開發團隊內部溝通和進度管理比較重要,必須保證中間環節不能有大的偏差,在允許的誤差範圍內,常見情況是外包團隊人員結構不太穩定,流動較大,溝通不暢,進度不能及時掌握,到了後期返工的現象屢見不鮮。三,測試對品質的把控不嚴。這個是最後一道關,不但在bug檢測上力求完美,在與原始需求文檔做對比時,也要及時糾偏。

綜上所述,外包也罷,自建也罷,歸根結底是要找到一群做事認真踏實,溝通有效,配合有力的技術團隊,自己也要對項目有清楚的認識,畢竟技術也不是萬能的,運營,資源匹配,都要形成合力,項目才有可能成功,我為了做產品,自建技術團隊,項目失敗後,轉型做外包業務以達到錘鍊團隊的目的,一切因素都在人上,找到合適的人。


丁老漢

競爭需要核心技術,也需要差異化,只有自己掌握技術,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如果你技術外包,意味著技術洩露的可能,就算不洩露任何技術,競爭對手很容易開發出來相似的技術,你很容易被取而代之,最後演變為,不在拼技術,不拼創意,而是燒錢拼資金,誰錢多,就能活到底,笑傲江湖。

舉例:共享單車,不要複雜的技術,就拼後臺和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