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互聯網思維能讓線下店起死回生?

出來就是賣滴

什麼是互聯網思維,用美國學者的話來說就是

“Think like the web”,互聯網的出現連接了一切,重構了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當我們出門只帶手機不帶零錢、網購買東西的時候,就是在使用網絡帶給我們的一切。換句話說,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這些信息技術極大程度上便利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喻國明教授曾指出“互聯網是一種高維媒介”,現在我們的生活與互聯網密不可分,如果我們還在用以往的低維度的思維去面對互聯網環繞的世界,我們必將遭受打擊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連接”,不少人唱衰線下實體店,因為互聯網分流了消費者,低價、高速、便利、豐富的網絡購物削弱了實體店的競爭力。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實體店之所以沒做好,不能怪互聯網,怪的是你沒有互聯網思維、沒有利用好互聯網。


華爾街見聞

互聯網思維能讓線下店起死回生,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線下店的死法諸多不同,互聯網思維不是萬能的,特別是對於經營者本身的問題和競爭、實體店的硬傷比如產品、服務、區域環境等等因素都是複雜的,但利用互聯網思維卻可以讓線下實體店有所轉機。


互聯網對傳統企業的影響是全方面的比如傳統營銷手段、傳統商業工具、對傳統商業思維和商業規則、商業邏輯的衝擊是難以想象的:我們通常是做了所有應該做的事,但是我們卻被時代淘汰了,失去了這個時代的賦能。


實體店倒閉主兇電商即趨勢-人即思維-成本即租金漲:這三者共同作用,讓實體店頻頻倒閉,即使我開一家實體店,80%也會倒閉,因為我的人的思維+人的能力無法與這個時代的趨勢+大供應鏈比如新零售對抗。


1、電商是實體店的倒閉主兇:確切地說是:互聯網的趨勢給實體重重的打擊。電商只是互聯網商業的一個代表而已,比如社交化電商、新零售、大的供應鏈,這些都是互聯網對實體店的巨大沖擊:不是我們能力不行、也不是不付出努力,更不是我們不轉型,而是我們的個體經濟被大平臺甚至壟斷性的生態平臺所擠壓的結果。

2、實體店經營者的人:思維還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將劣勢轉變成優勢,這是實體店經營者必須要思考的:實體店是有優勢的,但很多經營者缺少互聯網思維,一定要改變,早改有機會,越晚越難。

3、租金問題:面對巨大的租金壓力。只見租金漲,卻嘆利潤不斷的降,面對新零售的成本價的銷售競爭,我們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的實體店運營系統。

那麼我們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來改變我們的線下店呢?


1、社交化電商:一定要做好社交化,比如社群、自媒體、場景直播、小程序等,比如先原點傳播即針對族群-族群裂變-社群建立-社群化運營,現在又多了社交化自媒體平臺、小視頻、直播多種手段,族群化裂變的速度更快,更直接,更有效。


2、對接新零售供應鏈:比如京東的供應鏈商城,線上一個新零售商城,線下一個實體店,線上線下結合,把單純的銷售店與互聯網新零售事轉型成為社交服務型實體;

3、控制運營成本:能小區店的不要街邊店,能街邊店的不要大型商場店,小成本,不賠就是賺,因為積累了會員人氣+線上新零售銷售。經營者要‘好人好貨賺好錢’,因為現在的社交化輿論傳播速度特別快,一定要堅守“好人思維,別作惡”比如虛假宣傳、傳銷這些。


比如,線下門店可以利用小程序促銷如限時秒搶、限時零購等手段,本區域的可以到店領取,憑碼就行,在小程序上搶,即增加了線上線下的流量-會員;全國的會員可以去各社群,如寫一段攻心文案,分享到各社群轟炸-裂變,也可能利用倍增-分享返利-每次分享都可以有積分等手段。




孫洪鶴

互聯網思維比較多,也比較亂,也不是每一條都能適合線下實體店,同一個思維也不一定能適用線下很多行業,就比如免費這個詞,線下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線下的成本是需要考慮的,而互聯網為什麼不考慮的呢?主要原因互聯網公司面對的用戶非常廣泛,全國各地的用戶都可以,一切交易只需要在互聯網上完成,我之前聽周鴻禕的演講,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就是成本的說法,舉例的是小米手機,生產到研發一臺手機系統花一千萬,如果賣出去一千萬部,成本均攤到一個人就一塊錢,賣出去越多,均攤成本越少,只要一個人賺一塊錢,就是一千萬,這個金額是非常大的。聽完以後感觸良多,這也許是互聯網思維的魅力,但是真正的小米賺錢不是靠手機,而是通過手機產品凝聚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同時把知名度擴大,最後實現跨界發展跟成功上市。

我再舉一個2013年興起的一個行業(我個人覺得這個行業就是從線下轉型,而且我從事這個行業好幾年的推廣),那就是P2P,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可謂是非常的熱門,非常大的爭議,今天不去探討爭議,我只舉例子。互聯網金融就是屬於傳統貸款行業的發展,通過互聯網的包裝,改編成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網絡借貸,但實際就是線下借款,線上融資。

想要線下實體店結合互聯網思維,就一定要分析線下實體店的優勢,以及如何結合互聯網進行包裝,如何通過互聯網開發線下用戶?其中有兩件事要做好,一個是技術難關,另一個就是足夠強大的資金鍊!如果沒有,就很難支撐一個新型行業的興起(或許不一定要做大,也不用產生新的行業)。

滴滴打車打開了共享經濟的大門,摩拜單車將共享經濟推到了更高的一個階段。這些也都是線下實體結合互聯網思維的發展,包括外賣行業,也都是互聯網思維的結合,促進其發展。


簡單爆料


眾步新零售

大家都在談互聯網思維,那這個設計師應該是懂互聯網思維的,知道我們脫不了手機,設計了這個東西


電影店小二

沒聽說具有互聯網思維就能讓線下店起死回生的案例,用互聯網做法來做線下店,可能讓線下店死的更快,因為關注度不一樣了,發現的視角和市場不一樣了,角度不一樣了思維也會變的不同,所以做線下實體店的最大核心原因,有沒有用戶真正剛需的產品,有沒有規模市場,有沒有自己的品牌,以及服務意識和口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