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朱氏四面起兵,孝莊帝陷入重圍

爾朱氏四面起兵,孝莊帝陷入重圍

北魏爾朱榮平素對金紫光祿大夫司馬子如很是器重,爾朱榮死後,司馬子如從宮中逃了出來,到了爾朱榮的府第,他拋棄了家人,隨爾朱榮的妻子和兒子逃出了洛陽城。

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想馬不停蹄地跑回北方,司馬子如說道:“兵不厭詐,當今天下一片混亂,只有強者才能號令天下,當此之際,不能以弱者的姿態示之於人,如果我們急急忙忙北逃的話,恐怕內部就會發生不測,不如分兵據守河橋,回軍京師,出其不意,或許可以成功。即使不能成功,也足以顯示我們還有餘力,使天下人畏懼我們的強大,不敢叛離。”

爾朱世隆聽從了他的建議,便回軍殺向北中城,他的部隊攻佔了河橋,擒獲了奚毅等人,將他們殺掉。北魏朝廷大為驚恐,於是派遣段育前往慰問安撫,爾朱世隆將段育斬首示眾,以示與朝廷的決裂之心。

爾朱榮到洛陽的時候,帶著高敖曹前來,將其囚禁在駝牛署中。爾朱榮死後,孝莊帝召見了高敖曹,慰問勉勵他。高敖曹的哥哥高乾從東冀州趕到了洛陽城,孝莊帝任命高乾為河北大使,高敖曹為直閣將軍,讓他們回去,召集鄉勇作為朝廷的外援。

孝莊帝親自送高氏兄弟至河橋,舉起酒杯,指著黃河之水說:“你們兄弟二人是冀部豪傑,能使士卒為你們拼死效力,京城倘若有什麼變故,你們可以為我在黃河上助一下聲勢。”

高乾流著眼淚接受了詔命,高敖曹拔劍起舞,發誓以死報效孝莊帝。

十月初一,爾朱世隆派爾朱拂律歸率領胡騎一千名,都穿著白色孝服,來到洛陽城下,索要太原王爾朱榮的屍首。

孝莊帝登上了大夏門觀望後,派牛法尚去對招撫爾朱拂律歸說:“太原王爾朱榮為國立功沒有保住晚節,陰謀策劃叛亂,國法不分親疏,已經將他明正典刑。但是,罪行只限於爾朱榮一人,其餘的人一概不予追究。你們如果投降的話,官職爵位一切照舊。”

爾朱拂律歸說:“我等追隨太原王入朝,太原王忽然蒙受如此奇冤,現在我們不忍心空手回去,希望得到太原王的屍首,也就死而無恨了。”說著便流下了眼淚,不勝悲哀,胡兵們也大聲慟哭,哭聲振動了洛陽城。

孝莊帝也不禁為之滄然,於是派侍中朱瑞持鐵券賜予爾朱世隆以示誠意。爾朱世隆對朱瑞說:“太原王功蓋天地,忠心為國,長樂王元子攸尚且不顧信誓,對他加以殘害,今天這兩行鐵字,又怎能讓人相信,我一定要為太原王報仇,決無投降之理!”

朱瑞回來後,報告了孝莊帝,孝莊帝知道招降無望,便取出府庫中的財物放在洛陽城西門外,招募不怕死的壯士以討伐爾朱世隆,一天之內便招募了一萬人,與爾朱拂律歸在城外交戰。

爾朱拂律歸等人從小就在軍旅中長大,而洛陽城中的人不熟悉作戰,因此幾次戰鬥都未能打敗爾朱拂律歸。朝廷任命前車騎大將軍李叔仁為大都督,率軍討伐爾朱世隆。

十月初六,皇后爾朱英娥生下了皇子,北魏宣佈實行大赦。

爾朱氏的軍隊仍在洛陽城下,孝莊帝召集朝廷大臣廣泛商議對策,大臣們都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散騎常侍李苗起身說道:“現在賊兵如此猖狂,朝廷面臨不測之憂,這正是忠臣烈士報效盡忠之日。我雖然不是武將,請求率一支部隊為陛下截斷河橋。”

元徽、高道穆都認為李苗的建議很好,孝莊帝便答應了。

十三日,李苗召集人從馬渚的上游乘船在夜間順流而下,離橋還有幾里時,便放出火船焚燒河橋,很快到了橋邊。爾朱世隆那些在南岸的士兵,看到這種情況後,爭著湧上橋向北逃,不一會兒,橋便燒斷了,溺水而死的人很多。

李苗見大功告成,便率一百人左右停駐在水中小島上等待南方的援軍,但官軍始終未到。爾朱氏的部隊向他們發動了攻擊,李苗的部下全部戰死,李苗自己也投水而死。

爾朱氏四面起兵,孝莊帝陷入重圍

李苗本是南朝之人,其叔父為梁武帝蕭衍所殺,李苗為報家仇投靠北魏,一直對北魏忠心耿耿。孝莊帝對李苗之死很是傷心痛惜,追贈他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加封河陽侯,諡號為“忠烈”。經此一役,爾朱世隆也實力大損,無心再戰收兵北逃。

孝莊帝下詔命令行臺源子恭率一萬步兵和騎兵出西道,楊昱率招募來的八千士兵出東道討伐爾朱世隆。源子恭鎮守太行關的丹谷,修築堡壘以防備賊軍。

爾朱世隆的部隊來到建州,建州刺史陸希質緊閉城門堅守,爾朱世隆攻陷建州城後,屠殺了城中所有的人來發洩自己的怒氣,只有陸希質逃走免於一死。

東徐州刺史斛斯椿一向依附爾朱榮,爾朱榮死後,斛斯椿很是恐懼,聽說汝南王元悅在東徐州的邊境上,便率領部眾放棄東徐州投奔了元悅,元悅任命他為侍中、大將軍、司空,又任命他為前驅都督。

爾朱榮的堂侄汾州刺史爾朱兆聽到了爾朱榮已死的消息後,從汾州率騎兵佔據了晉陽。爾朱世隆到了長子後,爾朱兆前來與他會合,大家共同推舉元英的侄子,長廣王元曄即皇帝位,實行大赦,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仲遠這時也出兵指向洛陽。

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天光當時在攻克平涼的時候,宿勤明達請求投降,但不久後又反叛了爾朱天光,向北逃走。爾朱天光派賀拔嶽率兵討伐,宿勤明達逃奔東夏。賀拔嶽聽說爾朱榮已死,便不再窮追宿勤明達,回兵涇州以等待爾朱天光。

爾朱天光與侯莫陳悅也南下隴地,和賀拔嶽商議率兵到洛陽。孝莊帝派遣朱瑞前去慰問安撫爾朱天光,爾朱天光跟賀拔嶽策劃讓孝莊帝外逃,然後他們重新立一個皇族宗親為皇帝。

於是爾朱天光頻頻向孝莊帝上表稱:“我確實沒有異心,只是想見到皇上,當面向皇上申訴我們爾朱氏的罪過。”同時又讓他的下屬向孝莊帝上表說:“爾朱天光暗中早有異圖,希望陛下想個好主意以防備爾朱天光。”

范陽太守盧文偉引誘平州刺史侯淵出城狩獵,乘機緊閉城門不許侯淵返回。侯淵率軍駐紮在范陽郡的南面,為爾朱榮舉哀悼念,之後侯淵又率軍向南進發,來到了中山,行臺僕射魏蘭根中途攔擊侯淵,結果被侯淵打敗了。

孝莊帝任命城陽王元徽兼任大司馬,負責朝廷內外一切事務。元徽本以為爾朱榮既然已死,他的下屬自然也會四下分散了,等到爾朱世隆等人率兵四起,聲勢一天天興盛後,元徽心中非常憂慮、恐懼,不知該如何是好。

他生性多疑,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常常獨自與孝莊帝謀劃商議,群臣中有向孝莊帝獻計獻策的,元徽總是勸孝莊帝不要採納,並且說:“何必擔心這些小賊寇不能平定!”

元徽又很吝惜財貨,對官兵的賞賜都很微薄,有時本來賞賜較多,但他卻又從中剋扣減少,有時已經賞給了人家,又奪回來,所以徒費錢財,但人們卻感受不到朝廷的恩澤。

爾朱仲遠攻克了西兗州,活捉了刺史王衍。孝莊帝任命賀拔勝為東征都督,又任命鄭先護為行臺,與賀拔勝一起討伐爾朱仲遠。

鄭先護一向對賀拔勝有所懷疑,便將其置於大營之外,使其不得休息。賀拔勝與爾朱仲遠在滑臺以東交戰,賀拔勝作戰不利,便投降了爾朱仲遠。

當初,爾朱榮曾經隨意地問左右說:“一旦我死了,誰可以統領軍隊?”

左右都說爾朱兆可以,爾朱榮卻說:“爾朱兆雖然戰鬥勇猛,但他率領的部隊至多不能超過三千,再多就會亂了。能夠代替我的人,只有高歡啊!”

然後爾朱榮告誡爾朱兆說:“你不是高歡的對手,最終是要受其所制的。”於是將高歡任命為晉州刺史。

等到爾朱兆率軍至洛陽的時候,派人召請高歡,高歡派長史孫騰前去見爾朱兆,推辭說:“山蜀一帶的叛亂還沒有平息,現在正在討伐,不能放棄,以免招致後患。等到山蜀叛亂平定後,我當隔著黃河和你構成掎角之勢互相援助。”

爾朱兆聽到後很不高興,對孫騰說道:“你回去告訴高刺史,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我與先人登上高丘,高丘旁邊的土地已經耕好了,只剩下馬藺草,先人命我將馬藺草拔除掉,我隨手便將草拔除乾淨了。由此看來,我一定會無往不克的。”

孫騰回去向高歡做了彙報,高歡說道:“爾朱兆如此猖狂愚蠢,竟敢做出悖逆之事,興兵侵犯朝廷。我現在不願參與,便會惹起猜忌,看來我是不能長久事奉爾朱氏了。”

爾朱氏四面起兵,孝莊帝陷入重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