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蟠島移動課堂回顧丨蒙彼利埃EDBA 2017級《企業社會責任》

夏至未至,陽光正好。2018年5月12日-13日,蒙彼利埃EDBA博士班學員移師前往浙江蛇蟠島進行為期兩天的學習。

本次課程是由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Palpacuer教授遠道而帶來的《人力資源:企業社會責任和HR》課程。

位於台州三門的蛇蟠島,群山環繞,村樹含煙,阡陌縱橫,屋宇錯落……宛若陶淵明筆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的桃源畫境。

蛇蟠島移動課堂回顧丨蒙彼利埃EDBA 2017級《企業社會責任》

在這裡,蒙彼利埃的學員們能夠真正感受到“遊”與“學”的真諦。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和員工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對社會的貢獻。

本課程的目的是瞭解企業社會責任和分析框架的知識獲取,在不同公司治理方式和管理系統的背景下,獲取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政治理解。

蛇蟠島移動課堂回顧丨蒙彼利埃EDBA 2017級《企業社會責任》

早在18世紀中後期英國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現代意義上的企業就有了充分的發展,但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還未出現,實踐中的企業社會責任侷限於業主個人的道德行為之內。企業社會責任思想的起點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

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一個社會通過市場能夠最好地確定其需要,如果企業儘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資源以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並以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銷售它們,企業就盡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在課程的開始,教授以許多著名的企業為例,首先向學員解釋“企業社會責任”這一概念。並讓學員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中,企業中體現“企業社會責任”的舉措。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企業不僅要對贏利負責,而且要對環境負責,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本次課程中,教授引用了“阿里巴巴”的案例分析,緊扣中國的實際國情。引起學員們的共鳴。

蛇蟠島移動課堂回顧丨蒙彼利埃EDBA 2017級《企業社會責任》

第二天的課程重點為“蛇蟠島”實地企業參訪及調研。將蛇蟠島本身作為一個案例學習,分五組,對於各個環節的利益相關者(經理,服務員,原住民等)運用定性研究方法,進行了訪談。在訪談後對訪談結果進行了整合與分析,並課堂上進行了小組闡述,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評價與讚賞。

本次的移動課堂寓教於樂,除了必修課程之外,項目組還為同學安排了大量的課後活動,學習委員的清風洞生日篝火晚會,卡拉ok大賽和籃球賽。

蛇蟠島移動課堂回顧丨蒙彼利埃EDBA 2017級《企業社會責任》

在原生態的清風洞中,同學們唱歌,舞蹈,跳躍,進球,呈現出了宛若少年般的活力,大夥兒聚在一起,唱出了友誼的歌謠。

不知不覺中,二天的課程已經接近尾聲,同學們還沉浸在滿滿的回憶中,大家紛紛表示:本次行程安排很周到,整體感覺非常棒!很喜歡以這樣的遊學形式上課,希望經常組織此類學習活動。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