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TT歷史有話說

都說印度船隻“萬國造”,但到底怎麼個“萬國造”法,空泛說的多,理出頭緒的少。在此就做一簡單梳理,來看看印度都能享受哪些技術紅利。

心臟——烏克蘭。烏克蘭/俄羅斯系統是印度造艦的老傳統了,加爾各答級艦體直接沿襲自德里級,與德里級一樣採用柴油機和燃氣輪機聯合動力系統,雙軸驅動。動力系統採用了烏克蘭M-36E燃氣渦輪機組,總出力64000馬力,柴油機為兩具KVM-18(總出力9900馬力)。目前關於加爾各答級的數據比較混亂,最大航速有32節和30節兩個數據,最大航程為5000海里(一說4800海里)18/14節。無論哪一個數據,加爾各答級的航速都可以滿足為“維克拉瑪蒂亞”航母護航需求。但不知為何印度在此艦上放棄了什瓦里克級上使用的LM2500發動機,這可能是考慮到與德里級的通用性問題,也可能繼續測試兩種發動機的性能,為新一代艦隻的設計提供基礎。

雷達——以色列。以色列製造的EL/M-2248MF-STAR,工作在E/F波段,有4面固態收/發陣列,每面陣列重1500公斤,此外,該雷達系統在甲板下的設備重900公斤。總重量不超過7噸,是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有源相控陣雷達,EL/M-2248MF-STAR雷達能對250公里處的高飛戰鬥機和25公里處的掠海反艦導彈進行自動跟蹤,配合同為以色列研製的EL/M-2238對空/海搜索雷達,使該艦具有較強的對海、空搜索能力。至於具體的分析,我們隨後道來。

反艦導彈——俄羅斯/印度。“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幾乎是印度各型戰艦的標配。

防空導彈——以色列/俄羅斯。以色列的“巴拉克”-8防空導彈、“巴拉克”-1防空導彈,俄羅斯630近防系統。

艦隻管理系統——加拿大。加爾各答級配備先進整合平臺管理系統,此係統由什瓦里克級的平臺管理系統發展而來,由加拿大CAE提供,艦上乘員透過位於艦橋與控制室的顯控臺,就可自動操作航行、推進、發電、輔助機械與損害管制等機能。

艦炮——意大利。似乎是為了報復俄國人此前在“維克拉瑪蒂亞”航母上的拖延和漫天要價,印度人此次連艦炮都換成意大利奧托“超速”76炮,此炮是各類兵器展上的常客,本文不多贅述。

直升機——英國。據目前公佈的消息稱,印度將採用英國的“山貓”直升機。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拳頭產品,在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都可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集大成的印度戰艦能否發揮出1+1+1>3的效果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各子系統之間的頻段干擾問題是需要花些時間來解決的。


叫我金主編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是印度目前現役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是其航母編隊的核心護航艦艇。該型艦艇研製計劃始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在印度第一款國產驅逐艦德里級面世之後,就自信滿滿的開始了這款後續改進型的研發,由馬紮岡造船廠負責,基本上是德里級的升級改良版,主要改進項目是強化艦體隱身設計以及武器裝備。

該艦外觀特徵上最顯著的變化是在桅杆頂部安裝了以色列EL/M-2248-MF-STAR有源相控陣雷達。該型雷達採用了與美製“宙斯盾”系統的AN/SPY-1型雷達類似的4面相控陣陣面,工作在E/F波段,對中高空的戰鬥機目標探測距離超過250公里,對低空掠海飛行目標則可達到30公里,因此加爾各答級也號稱印度版神盾艦。同時,裝備了16枚垂直髮射型PJ-10“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和48枚垂直髮射的以色列“巴拉克-8”艦空/反導導彈,相比德里級這些都改進起到了質的提升。

該艦設計指標較高,起點雖然並不差,但是印度軍工拖沓的節奏和以色列雷達武器進度的耽擱,讓這艘艦艇從開工到入列,整整跨越了11個年頭,直到2014年中期才首艦交付,而這時,世界海軍裝備的發展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以中國為例,加爾各答級其實是與052B型是同時開始研製的,但對比052B艦,設計指標明顯是大幅度超越。可是當第一艘交付時,中國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都已經設計完成,052D型驅逐艦開始批量建造。不得不說,裝備的發展,不能全指望外購裝備的整合,如果把希望全寄希望於他國,往往會自己吞下苦果。


鼎盛軍事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是在印度“自主開發”德里級以後,再按照成功開發的德里級為藍本,設計建造的一級配備相控陣雷達和具有區域導彈防空能力的隱形驅逐艦,最初命名為班加羅爾級,後來命名為加爾各達級,印度在2000年5月批准建造三艘加爾各達級,可是由於技術配套不齊(萬國牌),導致交付日期一拖再拖,最終以今年8月16日交付印度海軍。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當時,屬於十分先進的艦艇,可是由於時間的推移,科技的迅速發展,艦艇上有些裝置已經有些過時。甚至落後!

此前有印度媒體宣傳,印度的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的有源相控陣領先中國,個人倒是持相反觀點,印度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引進自以色列,安裝在艦艇的一體化桅杆頂部,印度媒體所謂的安裝位置高,不受地球曲率影響,雷達性能就比中國052D高,個人認為有些錯誤,大家都知道,艦艇的雷達,受地球曲率的影響,探測距離會稍微減少,而052D受排水量的影響,只能安裝低一些,探測距離可能受到一些制約,但是,安裝過高,也會有危險,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6800T,滿載排水量7200T,在排水量來說,比美,日,歐洲的一些新型驅逐艦有所差距,這就導致了印度在上方安裝相控陣,導致全艦重型偏移,別看每個發射面板小,其實單個發射面板就1.5T,4個加起來有6噸,再加上那個桅杆,起碼有20來噸,對艦身的重心會產生偏移,在惡劣海況下,可能導致船身傾覆,這種情況,在加爾各答級海試時就有體現,在海試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在進行大角度轉彎時,艦體向一個方向偏移的角度很大,這可能造成內部結構損害。

在說完雷達後,印度媒體還不死心,還拋出了所謂加爾各答級的武器裝備上先進於中國052D,先來看看加爾各答級,加爾各答級主袍是一門1×AK-190E 100mm 70倍徑艦炮在口徑上小於中國052D的130MM口徑艦炮。再來看看防空導彈,加爾各答級採用了6×八聯裝閃電-8導彈垂直髮射系(VLS)該導彈採用了與“紫苑”防空導彈一樣的兩級推進方式,射程為70至100km,可對付戰機與反艦導彈。巴拉克-8彈長約為4.5m,直徑0.25m,發射重量約275kg,戰鬥部重量為60kg。而中國052D的HHQ-9B雷達不論在攔截速度,射程,以及射高方面,都要優於此彈,而且052D是64枚靠(VLS)垂直髮射系統的HHQ-9B在抗飽和打擊方面也強於印度,而且,這款防空導彈還處在研製期中,尚未裝備於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從這的也可以看出印度國產化能力極低,接著來看看反艦導彈,2×八聯裝3S14E垂直髮射系統,在數量上高於中國,不過性能不能確定,這取決於印度裝備什麼樣的反艦導彈。反潛方面2×RBU-6000 12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和1×PTA-533五聯裝533mm B-515魚雷發射器與中國052D差不多,不過有印度媒體陳,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有2個直升機機庫,可以搭載兩架印度“北極星”反潛直升機,不過屬於輕型,而中國052D是中型的卡-28反潛直升機,在任務載重發面,印度2架“北極星”還不如中國卡-28。綜合上述來看,印度這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不如052D,這艘艦艇的武器設備全是來自於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設備是否能電磁兼容,這也是個大問題!

綜合上述來看,由於建造週期過長,出現了其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因為其十幾二十年前的航電和船舶設備已經略微有點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加之其本身很多系統都是他國提供,戰時不一定能發揮出他應有的威力。最後個人認為它其實也是有不可小覷的威力的,調侃的同時也不能完全放鬆警惕!


若初見R難再見

加爾各答級和052次,d以及055沒有可比性。一是設計有問題,上層建築過大,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二是防空導射程太近。三是幾十個國家的各種設備兼容性存在嚴重問題。四是數量太少。五是電子及雷達系統落後一代以上。因此對此需要關注,不必擔心。


漢陽老王

提起印度海軍裝備,不得不想起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是在印度“自主開發”德里級以後,再按照成功開發的德里級為藍本,設計建造的一級配備相控陣雷達和具有區域導彈防空能力的隱形驅逐艦,最初命名為班加羅爾級,後來命名為加爾各達級,印度在2000年5月批准建造三艘加爾各達級,可是由於技術配套不齊(萬國牌),導致交付日期一拖再拖,可謂“十年磨一艦”。

本期軍編部圖攻隊用一張圖讓你看懂

集成各國先進設備技術的軍艦

請將手機屏幕橫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