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楷书的结构中规中矩,看似笨拙,却不呆板。掌握好部首组合及字体结构形状,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如:影、到、耐、部等字。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

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仁、江”等字。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3.右偏旁中上有纵向笔画如竖、撇,下有 横向笔画如长横时,应写成上高下高。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写时左偏旁应该向下略沉,右部向上提高,这样才能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高。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4.右偏旁中上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下有纵向笔画如竖、竖钩时,应写成上低下低。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给人一种右偏旁特高的错觉。所以写这类字应该同规律3相反,左偏旁适当提高些,右偏旁适当下降,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低。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二、左中右结构的组合规律

(一)、左中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

由于此类字大多数都是在左右结构字的左部加左偏旁,因此左中右结构字的特点是两个左偏旁加一个右偏旁,当右偏旁中有横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写时将左部和中部压缩到方格左半部,让出右半部写右偏旁;而右偏旁中有纵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又变成1:1:1,写时左右两部以中部为轴对称。注意左右都要让出适当空间,不要向两边挤导致整体松散。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二)、左中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仍然是横收纵放规律)

1、中间高,两边低 —— 中间部位上为纵向笔画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2、中间低,两边高 —— 中间部位上为横向笔画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3、左中高,右边低 —— 右边为右耳旁(横向笔画起笔)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字的组合规律

(一)、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中间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撇捺)的字,应写成菱形。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二)、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上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横钩),且下无斜捺、竖弯钩的字,应写成倒梯形。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三)、上下、上中下结构中,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应写成梯形。

书法名家荟萃《楷书部首组合规律》,有画龙点晴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