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開光,在許多人眼裡免不了帶著幾分神秘的色彩,更多的人認為開過光的玉器更為吉利、有靈氣,給人帶來好運與庇護。於是就有人給車子開光的、給人民幣開光的、給家裡的電器開光的、甚至給人開光的……然而,對於什麼是開光,許多人還沒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開光是特指佛像或神像的開光明,在佛教中,經過開光的佛像或神像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受到信眾的頂禮膜拜,使法物具有特別的靈力,成為可以護佑自己的聖品。到了生活中,則是給予信心的一種方式,就好像一個連長要鼓勵他的士兵,常會用拍拍肩膀來表示一樣。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其實開光只是一種特殊的儀式,借用承載信仰的人,來激發和擴大被開光對象的靈力和效力,以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庇佑平安、招財納福的效果。說白了,這只是一種激發手段,並不能直接給被開光對象帶來類似“包治百病”、“百毒不侵”的神奇效果,千萬不要想當然的誇大。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鑑於近年來網絡上開始炒作開光吉祥物,開光吉祥物品牌呈現爆炸式增長,每家都打著開光的幌子銷售產品,某個寺院名氣大,就說是在某個寺院開的光,哪位高僧威望高,就說是這個高僧開光推薦的,找一個出家師傅合影一下,就說是這個師傅開光的,有些商家甚至是在網絡上搜集一些高僧圖片來PS,就說是高僧推薦,而價格就會比一般的商品高上一截,使得一般的消費者無法分辨。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那如何辨認真假開光?以下分析幾點供參考:

方法一:

首先我們應該從開光證書上鑑別,開光證書不在於華麗與素簡,只要能夠證明該吉祥物是在來自某個寺院開光,是哪個法師主法,該證書對應的是什麼品牌的吉祥物即可。開光證書如同產品出廠合格證,即便每個寺院的開光證書不盡相同,但是表明的內容基本相同。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方法二:

一般的網店一天的成交量約100件吉祥物左右,旺季一天交易量月千件左右,加上實體店的交易量,那旺季一天交易量會更大。這樣大的交易量可能每半月就要開光一次,如果不是寺廟內的流通處,一般社會上普通的企業是很難做到這點。所以緣主在請購開光吉祥物的時候、不僅僅要看開光證書,還要了解這個品牌是出自社會普通企業的,還是出自寺廟的。如果說是社會普通企業,就算有開光視頻,也不能證明消費者請到的吉祥物就是開過光的。

開光還有真假?這些神器到底是消費者的神祗,還是商家的砝碼

方法三:

如何辨認真假開光第三種方法就是“求證”!向開光的寺廟求證,向主法的法師求證,或親臨法會現場。看這個品牌和寺廟是什麼關係?每隔多久開光一次?最近一次法會是什麼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