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9年下鄉,在我的檔案裡沒有寫,但鄉里和村裡都給我出了證明,這個工齡能算嗎?

大愛的人

作為一名原人事系統工作人員,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不能。

在我們國家,人事檔案對個人非常重要。無論是參軍入伍,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是退休審批,都需要對人事檔案進行審查。

人事檔案是組織人事、學校、軍隊等部門在工作中形成的,關於個人成長經歷和個人情況的原始記錄。大多數檔案材料是各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形成的,記載和反映了一個人的自然情況、成長經歷、工作表現、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情況。藉助人事檔案,可以全面瞭解一個人的身份、年齡、工齡、黨齡、學歷、工作經歷。

能夠證明一個人的工齡或者參加工作時間的材料主要有錄(聘)用審批(備案)表、應徵入伍登記表、招工審批表、職工登記表、畢業生轉正定級審批表、知青上山下鄉證明。上述材料都需要有當年組織的證明或者批覆。

工齡的認定是一項非常嚴肅的事情,試想村或者鄉鎮出具的證明如果有用,任何人都會去開證明了,因此是不予承認的。如果需要證明題主上山下鄉的工齡,需要找到當年批准題主上山下鄉的組織保存的相關證明材料。


比比多味豆07


你的檔案出現了問題。沒有下鄉的記載,也沒有後來的下鄉計算工齡登記表。這確實很麻煩。其實,這不是你的錯。個人檔案一直是由單位和組織保管的。責任在單位和組織。

如果你確實下過鄉,也有許多人可以證明,原來的下鄉地點也可以證明,這很好。但遺憾的是,這種證明是無效的。因為靠這些證明,說服力還是不如檔案。況且,這些證明應該是很容易得到的。如果承認,就會帶來新的不公平。你應該理解。



那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下過鄉,面對事實,我們總不能自認倒黴吧?下鄉算工齡的!而工齡和退休金的多少是直接相聯繫的。我不知道你在什麼地方,那個城市,有什麼具體規定。但我有一個辦法,在許多地方都是可行的。就是,要到你當時下鄉前所在的城市,最好是地級市以上的城市,去該城市的檔案館,去查當時下鄉時的國家保存的檔案記錄。


每個城市都有這種檔案。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學校,誰誰誰,下鄉到了什麼地方。還有回城的時間。要到公安局或勞動部門去查當時的落戶和回城參加工作的記載。下鄉和回城的記載都有了,國家是承認的。這雖然比較麻煩,但按照正常渠道去辦,應該可以做到。有了困難,就要下定決心去排除萬難!祝你順利解決,找回本應屬於你的工齡。


盛廣學雜家雜論

我也經歷過上山下鄉,後來返城參加工作,在單位從事人事管理工作,在我的工作實踐中,你的鄉村證明,不能證明你曾經下鄉插隊。

知青上山下鄉,是有審批表的,經過批准下鄉,可以做為證據。

在職工被單位招用為職工時,會辦理招工手續,填寫招工表,在表中也會有記載招工的來源,之前的工作經歷。戶口遷移和糧食關係的遷移也有記載從何處遷來。

在八十年代初,國家決定上山下鄉知青在農村工作時間,可以在招收固定職工後,認定工齡,根據文件規定,由縣團級以上的用人單位或者是縣以上勞動部門給予認定,曾經填寫《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認定工齡審批表》在表中也應該有審批單位的批准結論。

如果檔案中沒有任何記錄,一般是不承認這段時間的經歷,也不計算工齡。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到下鄉的地方縣以上檔案館去查詢,由於當時的知青辦公室已經撤銷,所有資料都在檔案館保存,查詢到你下鄉資料之後,複印件由檔案館蓋章,就可以證明曾經上山下鄉的經歷,可以認定工齡。

對於由畢業學校,下鄉所在地村委會,村民開出的證明,沒有任何作用,勞動部門是不予承認的。

建議的到你下鄉插隊的檔案館去查詢。


一蓑煙雨103284895

黃鶴樓下。🌷直通車。關於歷史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工齡鑑定,根據各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處理是這樣的。

如果當事人檔案中,具有當年下放公函(有派出單位蓋章和當地知青辦蓋章),後來招工單位也有相關記錄就可以了。

今天說的是,如果你的檔案中沒有任何記錄,怎麼辦?關鍵的問題就在於,工齡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接,經辦單位是不能認證你的下放工齡的,辦理正常退休,經辦人員僅僅複印當事人招工表留存,有下放經歷的同時還要複印下放公函。

有個別人由此開具了原單位證明,顯然不具備說明力,靠譜的做法應該是到本地以及接收地派出所,分別複印本人的戶口異動關係。

通常派出所這類異動溥很全,但工作人員費力不小。有了這類複印原件,加上公章,真的才會令工作人員放心認證你的下放工齡。

社保人員的差錯,內部是有嚴格考核機制的。


沙湖泛舟


孫榮興1

這個問題我回答最靠譜,因為我去年剛退休 ,也遇到了檔案的問題。

我是75年下鄉的,77年是最後一屆下鄉,你的79年下鄉是肯定記錯了。

我去年退休,開始社保審查沒通過,也是檔案裡沒有下鄉地的印記,要求我提供下鄉時戶籍的遷移證明,95%的人都能查到,我很不幸沒查到,只要你有當時下鄉時的遷移證明,社保審查就認可。

最後的一條路,提供當時下鄉的申請登記表,這個部門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辦公室,簡稱下鄉辦,現在各個地方不統一,有的歸,勞動局,就業局,社保局,只要你拿到這個登記表社保審查就認可,我就是拿到這個登記表後,社保審查通過了。

如果這個表你也沒有,那你的鄉就是白下了,


虛擬菜園專家

我是過來之人,1977屆初高中畢業生城鎮戶口知青下鄉是最後一屆,那些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到此結束,78屆初高中生既不下放,也不分配工作,何來1979年下鄉之說。

友友憑鄉村證明自己下鄉過,說服力不夠,應該有下鄉光榮通知書,戶口遷入遷出你所在鄉村時,遷入遷出戶口簿中有原因一欄,應該寫知青下放幾字,還有供應居民糧食本上也有如似字樣,這才是有力證據。

這樣既使友友在檔案中自己沒有寫下鄉過,檔案中或者戶口簿糧食本上都有此段經歷的反應和體現,何愁不算工齡呢?


老夥計49547

工齡的認定主要是查找相關的原始證明材料。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是政府部門出具的相關文件,比如招工文件、相關批准材料、調動的手續等等;

二是個人的檔案,一部分是由個人填寫,一部分是由相關單位提供,比如個人履歷表、學歷證明材料等等;

三是由個人產生相關證明材料,如工資表、考勤表、發放工資的存摺等等。

題主所說的1979年下鄉,與國家當時的大政策不太相符,1979年知青已經大面積回城,新增下鄉已不太可能,要注意是否記錯了。如果確實,那麼可以找同期下鄉的人員,一般一個批次下鄉,會有相關的資料記錄,多方查找是能夠找到的,比如下鄉的接收地會有相關檔案保存。

如果沒有以上的材料,僅就是鄉、村開具證明,很難說明當時的具體情況,一般不能確認工齡。


望天外雲

這樣的事比較多,當初移交知青案時由於制度不規範,使部份知青檔案丟失。不過不要緊,按照當前規定,只要你取得村社及下鄉所在生產隊社員的證明,在你到達退休時,將你所取得的下鄉時間證明,和退休時所需提供的資枓一同交到當地社保局,這樣就能續上你下鄉期間的時間視作工齡。



軍歌響亮

首先答覆你:1,我單位一人辦退休時發現檔案中沒下放記錄,到處打的證明人社局都不認可,後來在縣檔案館找到了當年的知青下放原始花名冊,複印加蓋檔案館公章才有用。2,最後一批下放的是七七年應屆生,七九年全國知青大回城,你七九年下放,你糊弄誰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