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

林奕含寫下《青春失樂園》之後自殺,新聞上也不斷出現小學老師或者熟人性騷擾,父母不禁如臨大敵。

被性騷然的孩子長大後成了什麼樣?

那怎樣才能避免孩子被性騷擾?

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成了什麼樣?

事實上,被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會成什麼樣,是個人、家庭、社會環境、人生際遇等多種因素形成的結果。

成長中遇到性騷擾的我長大後成了什麼樣?

說別人總不夠形象,我才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不如說說我自己親歷性騷擾的故事吧,一路走來成為現在可以自我保護的模樣。

它就像成長過程中的荊棘,一路刺痛萌櫱生長的花朵。我們要麼一路披荊斬棘,在對抗中變得更加堅韌;或者一直沉默,直到微弱得發不出一絲聲音。

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

01

公園裡的怪蜀黍

我是一個從小被父母放養的小孩,要不是小時候的宅基因影響,恐怕早成了一枚完完全全的野丫頭。

從小到大,許是安全感缺失,警惕心一向很重。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壞人,但似乎從未遭遇過什麼壞事,除了小學六年級那次。

那個稀疏平常的週末,我獨自到家附近的公園玩。

已經不太記得前後的情形了,他走近我,前面一定有一些言談交流作為鋪墊,而後他抱起了我,魔爪伸進了裙子底下的內褲裡。

當時年幼的我,並不確切知道是什麼意思,沒有意識到不合適,當然也沒有反抗。懵懂少女心中生出疑惑卻不知何解,這個小片段卻一直在記憶裡,慢慢沉澱下來,始終不曾抹去。

直到後來,慢慢從報紙網絡看到一些關於猥瑣男的報道、故事裡關於性騷擾的描述,開始無師自通理解了那件事,心中迷霧逐漸撥開。

它變成了心中的恥辱,就像是童年裡做的壞事,無從對人述說,心裡陰影卻從此生長。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慶幸,自己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身體傷害,還是悲哀當那件事發生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怎麼去給那件事下定義。

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

02

高三那段難走的路

升入高三之後,換了校區,每天往返於學校與家之間,有一段高速道是必經之路。課業繁重,為了省時省事,我都是打車往返。

山城的深冬很難熬,十天半月都可能是陰霾天。這座城市還被稱為霧都,雖然那些年的霧仍然是霧而非霾,然而清晨的可見度仍然非常低。

那天上車之後,我坐在副駕,一路望著窗外的景,跟司機沒有任何交流。車子在高速路上疾馳,彷彿駛入了寂靜嶺。不知是什麼時候,我的餘光瞄到了一堆東西,它從褲襠裡露出來,當時的餘光裡一團混沌。

第一次見如此場面,心裡一陣噁心。同時自己猶如一隻被驚嚇到的兔子,不敢做出任何可能的反應,生怕讓對方發覺我發現了他的小動作。

我不知道是否應該做出反應,要做出什麼反應合適。

車子在高速路上飛馳,路途變得漫長。

我在沉默中猶疑,猶疑是否應該做出反應快到學校的時候,他跟我確認目的地,我冷靜的作答,始終不敢轉頭看他。

我最後還是安全到學校門口了,我不敢轉頭看他,生怕把他驚嚇到。下車看到學校保安和進出的師生的時候,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來。

我最後終於什麼也沒有做。

那一年山城的霧很大,高三的緊張生活驅動我向前。

我仍然不得不每天打車放學,但每每坐在車裡時卻多了一些不安,揉雜在繁忙的高三生活裡似乎僅僅是件小事,無傷大雅。

高考之後,我很少再清晨六七點打車往返那條路上。然而,很多年過去了,回頭望去那一路荊棘坎坷,原來竟走得如此艱難。

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

03

實習生的助理生活

性騷擾對女性的影響,有時候是潛移默化的,甚至比你意識到的還要糟糕!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在《中國的性騷擾》中提到:“不僅僅是社會秩序,不僅僅是婦女,也不僅僅是婦女的人身權利。它侵犯的,是我們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最無形,但又是最無價的東西:一個人的尊嚴。

我不知是幸還是不幸,人生中遭遇到過好幾次性騷擾,有過懵懂、猶疑、恥辱、驚慌、緊張、恐懼、不安等諸多感受。大四實習那一次,是我對待性騷擾的一次轉折。

這不是故事,是發生在初出社會的大四實習生何同學身上的真人真事。

大四隻身一人到上海工作實習,經理是一個已婚中年男人,一個小女孩的爸爸。他親切易相處,時而帶著我出差,前期都保持著友好的上下級工作關係。

有次出差拜訪完客戶,他開車帶我到周邊景區玩,還時不時拿出隨身帶的相機拍照。我並不排斥拍照,但隱隱中卻覺得有不對勁。

回到公司時,同事們已經下班。他突然從身後抱住我,我當時嚇傻了,本能的掙扎反抗。

他怎肯那麼容易放開?

我大叫,「你再不放開我要你好看。」

我不知道是什麼勇氣對當時的上司說出那句話,我繼續用勁掙脫,他力氣漸漸小了,鬆開了環抱著我的手臂。我鬆了一口氣,默默的收拾東西回到住處。

驚慌失措的我不知道怎麼面對,家人朋友在幾千裡外的家鄉,身在他鄉異國的男朋友也根本幫不上忙,孤獨無助感此起彼伏。

沒有人能幫你,除了自己。

最後,我做了決定,當晚鼓起勇氣發了短信給他,主動提了離職,並要求他將工資轉到我卡上。意料之外,對方很爽快答應了,並說了一些禮貌的言語。

用行動保護自己,這一次我做到了。

被騷擾從來都不是我的錯,我不再因此感到自責、羞愧。

我是幸運的,這些經歷在某一個階段曾經是我內心的陰影,但當我開始去理解其中對錯,一切變得簡單起來。

近些年,我用了不少時間去學習性議題的內容,包括性心理、性科普、性教育等。甚至,在越來越多公開場合討論性之後,有些低能的男性因此來騷擾我。不留情面懟回去,是必須的原則。

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是我表達立場的方式。

被性騷擾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樣子?

性教育並不是杜絕性侵犯的教育。

雖然講了一些性騷擾的故事,但最後我必須得分享我對待性教育的觀點。

如果連基本的性教育都做不好,又怎麼能夠處理更尖銳的問題呢?

地基打得牢,房子建起來就不會那麼擔心風吹日曬、自然災害。同樣的,這面對性議題的問題,如果我們社會能夠做好基本的性教育,當面臨性騷擾之後,不論是被騷擾者、父母、社會的態度都會不一樣,性騷擾帶來都影響也會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