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美男“潘安”怎麼死的?

用戶56079935605

四大美女之首是沉魚西施,四大美男之首乃擲果潘安。前者有東施效顰之尷,後者有太沖(左思)仿遊之尬。潘驢鄧小閒,氣質重在臉。他近乎完人:帥、專、孝、才,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卻因他死全家,這是為啥?



潘安是潘岳安仁的縮寫,為何少嶽?嶽者,山也。他死不重於泰山,害太子禍國殃民,故而不忠無仁。潘安不安,他曾大難不死卻不是必有後福,而是在劫難逃!



潘安的發跡,印證了明明可以靠臉(靠臉只吃水果)吃飯,卻靠才、靠友富貴。戲劇裡唐成三篇文章寫得好,皇帝讚歎才當縣令。現實中小嶽嶽一篇文章——《籍田賦》寫得棒,晉武帝過癮(拍馬文)就做到了——任河陽縣令,民稱其縣花,種花陪母親賞樂。他年輕時血氣方剛,看不慣打過小吏孫秀,他為人仗義資助過窮困潦倒的公孫弘,他後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主要看他有才。安仁為文奔放瑰麗,如大江奔流浪淘天,與陸機齊名,人稱陸海潘江,不是潘長江哦!

潘長江,哦不,潘江娶妻楊氏,專情摯愛,形容夫妻和諧的除了舉案齊眉就是潘楊之好,後妻亡祭文哀怨感人,終身不娶。耐人尋味的潘江追隨的第一人就姓楊——楊駿。楊駿是司馬炎的國丈,他持寵而嬌,剛愎自用,大權獨攬,直到晉武帝去世,他被一個最醜的女人給整死了。這個女人就是她女兒的兒媳婦——賈南風。楊駿無事牛到天,有事又怯懦,不聽朱振燒雲龍門,誅賊,擁太子之策而死於賈后之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同鬥地主四個二加倆王,蠢也不過四帶二,他是守著倆炸憋死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可小嶽嶽這池魚卻漏網了。

因為他資助過的窮小子公孫弘現在是楚王紅人,而楚王此時是賈南風的黃金搭檔。小嶽嶽調往異地為官,而憋著不出牌的楊駿則死了全家。潘江此時應該是惶恐的,沒多久就不幹了。於是就有了二十四孝中的他棄官奉母。他媽勸他泡泡妞,寫寫文章,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安團圓。

他口是心非,一定要母親過上更好的日子。這個最帥的老男人就把寶壓在了最醜的女人賈南風身上。賈后面首年少俊美眾多,投靠賈后的潘安雖說年老,但也難免不被賈后嚐鮮。一開始,投的是賈后的外甥,人稱當代賈誼的賈謐文采風流出身高貴,承襲賈后她爹賈充的爵位。英雄惺惺相惜,才子惺惺互贊。潘安左交富——國豪石崇,右交貴——賈謐,加入了他們的圈子——“金谷二十四友”。有聞雞起舞的劉琨、洛陽紙貴的左思、富可敵國的石崇、陸海潘江中的陸機還有他弟陸雲等。年近花甲的潘安對小青年賈謐極其謙卑,望塵而拜。他是被他打的孫秀給利用並被害死的。孫秀是趙王的紅人,孫秀慫恿賈后殺太子——不去太子,皇后怎麼用事?皇帝是何不食肉糜的惠帝,只是賈后的擺設。



太子司馬遹( yu)幼聰敏,宮中失火勸爺爺司馬炎注意安全,看肥豬勸賜予功臣。賈后不育也不讓別人育還恨太子,後來就故意把太子教壞,可賈后聽信孫秀計,要斬草除根。賈后逼太子吃酒棗,太子醉後,黃門侍郎小嶽嶽模仿太子口氣寫文章,哄騙太子謄( teng)下來。然後太子以謀反被賜毒酒,不喝,捶死。賈后殺太子是典型的四個二帶倆王的出牌方式。這其實是孫秀和趙王的陰謀。天下震動,趙王和孫秀以此與諸侯王聯手幹掉了賈后,賈后也被賜毒酒,這次喝了。孫秀問潘江還記得你揍我嗎?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皮肉之苦,滅門相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切都晚了。刑場上潘安三族同日死,最慘的莫過於老母呼:兒啊兒!潘安呼:娘啊娘!



內亂必有外患,八王之亂的晉末懷愍二帝就這樣被五胡亂華的劉聰殺害。永嘉之亂後二帝慘死是為建興之辱!它比靖康恥徽欽二宗早了809年、814年。潘安之死,令人惋惜,然而後來被迫的衣冠南渡,其死也是對其罪的懲罰吧。只是可惜了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老母!


福垊

潘岳(潘安)的死,與他在“八王之亂”中所處的政治立場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我們知道潘岳是富豪石崇的“金谷二十四友”之一,這一文學團體因經常聚在石崇在洛陽的別墅金谷園中談文、吟詩、作賦而得名。這“二十四友”分別是:潘岳及劉琨、陸機、陸雲、

歐陽建、左思、郭彰、杜斌、王萃、鄒捷、崔基、劉瑰、周恢、陳昣、劉汭、繆徵、摯虞、諸葛詮、和鬱、牽秀、劉猛、劉輿、杜育等。

這些人之中,以文學論,潘岳和左思、陸機的核心人物;而劉琨兼以政事武功顯赫(這是後話,而且劉琨的用兵才能向來受到質疑);摯虞又在經學方面又重要成就,其餘人也都是當時的名士、高官。而潘岳的命運終結,和“二十四友”中的石崇及與他們有緊密聯繫的賈謐(“金谷二十四友”又稱“魯公二十四友”,“魯公”即指魯郡公賈謐)息息相關。

由著潘岳石崇賈謐

這條線,我們結合《晉書》,還能找出與潘岳有關係的幾位掌權人物,分別是楊駿(女為晉武帝皇后,晉惠帝時太傅、錄尚書事)、司馬瑋(晉武帝第五子,楚王,發動叛亂殺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公孫宏(楚王的長史,早年曾受潘岳恩德)、賈南風(晉惠帝皇后,借楚王殺汝南王等後坐收漁翁之利,掌權近十年)、司馬倫(趙王,政變殺賈南風等,之後一度篡位)、孫秀(趙王親信,因出身寒微被潘岳瞧不起,因而結下大仇)。

根據上述這些人,我們就可以知道潘岳的兩次不幸(第二次直接丟了性命)。其實早在291年,潘岳就差點丟了命,當時是因為皇后賈南風用各宗室殺死了輔政的太傅楊駿,並誅其三族,而身為太傅主簿的幕僚潘岳,靠著楚王的長史、好友公孫宏的求情,才只是被調職而已。這次經歷雖然“驚”,但好在最後無“險”。

到了300年的又一次政變時,坐在當年那個求情者的類似位置上的不僅不是曾經受了自己恩德的公孫宏,而且還是被自己鄙夷的孫秀,而孫秀確實是“聲名狼藉”,完全是在趙王的羽翼下才得以苟活。早在梁王司馬肜接替趙王司馬倫任徵西大將軍時,與孫秀有矛盾的諸將(包括“二十四友”中的歐陽建)一同建議梁王斬殺孫秀“以謝羌、氐”,因為辛冉(同樣聲名狼藉的一個貪暴之吏,十幾年後企圖勸“威行南服”的鎮南將軍劉弘割據縱橫,為其怒殺)勸諫,才免去一死。趙王殺死賈南風及一干重臣後,任命寵臣孫秀為中書令。

孫秀大權在握,大行報復,史稱“及(孫)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誅”(《晉書·王戎傳》)、“及趙王倫篡位,孫秀專政,忠良之士皆罹禍酷”(《晉書·潘尼傳》)。他誣陷宗室,在搶奪石崇妾綠珠不成,又羅織罪名陷害石崇。一向公開鄙夷孫秀的名士潘岳,自然是他下一個開刀的對象。潘岳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次在中書省時,他特意問候孫秀:“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孫令你還記得當初的交往嗎)?”潘岳本意或是想著藉此討好一下,沒想到弄巧成拙。孫秀憶及前辱,直接懟了回去:“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我把這些藏在心中,沒有一天忘記的)!”潘岳“自知不免”。

果然,孫秀在不久後就給潘岳和他的好友石崇、歐陽建“謀奉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為亂”的罪名(司馬倫攬權後,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起兵舉義,最終誅除趙王一黨),將潘岳等人及其三族一併處死。

潘岳的母親、四個兄弟,子女輩的後代,都被殺死,只有一位侄子逃走。另有弟弟潘豹的女兒和母親緊緊抱在一起嚎哭,堅持到朝廷下詔將其赦免,這才免於一死。


潯陽鹹魚

好的文學家,不見得是個好的政治家;

好的政治家,也不見得時時能保持正確。

比如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潘安,最後死於年輕時候犯的一個小錯誤。

1、潘安貌美

潘安是個文學家,在西晉很有名。但在後世看來,潘安主要是被作為美男而世代傳頌。如果有人說,某個人貌比潘安,那麼此人相貌就非常出眾了。

到底有多美?沒有見過正式描述,可能是無法形容吧!按《世說新語》的說法,潘安年輕時,坐車到洛陽街上玩,女性無一不被他吸引,把他團團圍住,裡三層外三層的。如果放到今天,就如金城武進了城,粉絲人山人海,阻礙交通。

但女粉絲對潘安的崇拜,不僅是來自外貌,還有他對妻子的忠心。潘安妻子姓楊,很早就去世了,從此潘安終身未娶,如果潘安性取向沒問題的話,那麼堪稱忠心丈夫之楷模。

2、潘安和他的文友圈

潘安不另娶也就罷了,關鍵是還為亡妻寫了三首《悼亡詩》,每首都情真意切,而悼亡詩的範疇從此之後基本上限於寫給亡妻了。

一個沒有老婆的潘安,成了大眾心中的情人,成了無數女人夢中相愛的對象。

當然,潘安不是僅僅只有《悼亡詩》,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秋興賦》、《閒居賦》、《滄海賦》、《登虎牢山賦》、《狹室賦》、《懷舊賦》等。

美貌的人總是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美貌有才華的人更是受人喜歡。西晉初期,潘安和陸機兩大才子如夜空中的雙子星,吸引著很多人的注目。

當時,魏晉名士們喜歡文學,於是潘安和石崇、陸機等二十四個人,被稱為""魯公二十四友"",也叫“金谷二十四友”。沒看錯,就是石崇,和別人鬥富的那一位。這二十四個人文采都非常出眾,常常在石崇的“金谷莊園”一起飲酒作詩賦。

為了獲得主流社會更多的支持,他們附和與開國功臣賈充的外孫賈謐。說直白一點,這是大佬賈謐罩著的。

朝裡有人,文壇也有很多朋友,潘安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快樂。雖然外面,對這二十四友各種評價都有,可是哪有時間顧忌這些?

3、潘安之死

人處在這個社會,不可避免地會得罪人,而潘安年少輕狂時得罪的人,真正成為了他的噩夢。

這個人叫孫秀,無論才華還是相貌,都和潘安差著幾個長安城,可是不巧的是,潘安恰好得罪他了。

孫秀以前是在潘安父親手下做事,比較狡猾,於是年輕氣盛的官二代潘安,打了好幾次孫秀,於是禍患就埋下了。

誰知多年以後,趙王司馬倫囚禁晉惠帝,然後自立為帝,他的親信孫秀當上了宰相。這真是用事實在詮釋什麼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孫秀得勢了,當年之仇怎能不報?不僅要報,而且要讓潘安死無葬身之地,從此再無任何翻盤可能。那麼就得羅織最嚴重的罪名,什麼罪最嚴重?那就是造反。

於是,孫秀找了各處證據(當然很多是偽證了),說潘安和石崇支持某王爺造反,於是皇帝下令,和石崇一樣,誅滅三族。

潘安七十歲左右的母親、當御史的哥哥潘釋、弟弟潘豹、弟弟潘據、弟弟潘詵,兄弟的兒子,已經出門的閨女,不分大小,統統被殺。

潘釋的兒子潘伯武成功逃跑,潘豹的閨女與其母互相抱著大哭,分都分不開,於是被赦免了。

潘安之死,讓我們明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無論你才華如何了得,相貌如何帥氣,對於不如你的人,還是不要小看,否則可能會自嘗苦果。


有書共讀

中國歷史上第一美男“潘安”怎麼死的?

潘安以一個“帥”字貫穿中國古代史,人們提到美男子,往往以“貌比潘安”來形容。

潘安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他真名叫做潘岳,祖籍河南。潘岳字安仁,所謂“潘安”,其實是個外號,不過這個外號的知名度實在遠超其本名,本文沿用舊俗,仍稱“潘安”。三國時期,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潘安生於今鄭州市中牟縣城關鎮大潘莊村,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美男子潘安,卒。

在古代,古人由於低下的醫療水平和繁重的生活負擔,間或兵役、勞役的摧殘,能夠活到五十三歲,雖然不算長壽,卻也不算短命了——但潘安的晚景是非常淒涼慘烈的。潘安諂於權貴,捲入政治鬥爭之中,禍及三代,不僅他本人被砍了頭,其母親、兄弟、子侄之流,盡皆付之一刀。

潘安之美,名氣極大,相傳他乘車出遊,不僅引得行人駐足流連,甚至引起女子追趕,“擲果盈車”,以期引起他的關注,不過潘安本人卻是專一、鍾情之人。潘安的婚姻,是“包辦婚姻”的代表作之一,其妻子楊氏,是折衝將軍楊肇之女,楊、潘兩家是世交,門楣顯貴,聯姻亦是可以想見的路子。相傳潘楊兩人婚後,感情甚篤,生活幸福,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楊氏去世之後,潘安形銷骨毀,茶飯不思。潘安為其妻作《悼亡詩》三首,“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寢興目存形,遺音猶在耳”。看來潘安不僅美型,更是才高八斗,鍾嶸《詩品》曾有言,“陸才如海,潘才如江”——“陸”,就是大文學家陸機。

潘安雖有家世,其本人在官場卻是阻撓重重,女人當然喜歡他,可惜官場卻是由男人操縱,他文才、相貌引人妒忌,仕途十分苦悶。自二十歲至四十歲,潘安屢次起伏,兩次革職,三次貶謫——潘安三族被夷滅,與此有很大關聯。潘安五十歲的時候,開始諂媚,依附於賈充等權貴之下,成為賈氏集團的“二十四友”文學集團之首,元好問曾寫詩批評此舉,“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晉惠帝元康九年(公元299年),皇后賈南風將愍懷太子詐入宮中,設計將愍懷太子灌醉。時任黃門侍郞的潘安寫下《愍懷太子禱神文》,使醉酒的愍懷太子懵懂之中抄錄下來,作為愍懷太子謀反的證據。晉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趙王司馬倫舉兵政變,皇后倒臺,賈氏集團首當其衝,亦被其所滅。潘安依附賈氏集團,一朝失勢,受孫秀構陷,抄斬三代。


煮酒君談史

第一美男子潘安,因為自己長得太帥,出門被美女們扔水果給砸死了,哈哈,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實際上潘安確實是死於一個女子手中,而且似得比較慘,被夷三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潘安堪稱中國古代第一美男子,帥到妹子們擲果盈車的地步。史書記載:他出門遊玩,妹子們見到他後,紛紛向他的車上扔水果來表達自己的愛意,以至於他的車子都被扔滿了水果。而關於水果砸死他之說,純屬搞笑,逗大家一樂。

實際上,潘安死於政治上站錯隊,有得罪了小人,被牽連致死。潘安不僅長得帥,而且還是一個官二代,長大後入朝做官,還是一個官迷,趨於世利,投靠在西晉皇后賈南風的外甥賈謐的門下。後來,賈南風一夥因謀害太子被誅殺,而作為賈謐門下的潘安雖有罪責,但罪不至死,但是由於當年潘安得罪了自己父親手下的一個小吏孫秀,後來孫秀當政,接著這次事件,報復潘安,最後潘安被夷三族。

所以說,寧可得罪君子,千萬別得罪小人。一代美男子潘安,就這樣被吃了瓜落兒,紅顏薄命!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西晉是尚文尚美的年代,論才情金谷二十四友之首,論相貌冠絕古今,對愛妻楊氏鍾情一生,對母親辭官三年在家侍奉,對百姓愛民如子時稱河陽一縣花,安仁呀安仁你太完美了,天妒英才,賈南風乾政。八王之亂,你是脫不了干係,誅三族有點為你惋惜,不然宋代以後二十四孝還會有你的故事,現在只能欣賞你的閒居賦,蘇州一遊拙政園。


二孩51223236706

潘安趨於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趙王反,孫秀當政,遂夷三族。

潘安是魏晉時期中牟人,名潘岳,字安仁,“潘安”是當時省字的叫法。

潘岳,其貌美毋庸置疑。史書上贊其容貌用了“美姿儀”三字,每每出行他都獲得“擲果盈車”的待遇。世人在對其因外貌而起的種種軼事津津熱道的同時,常常忽略了他本身還是位文學才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顯露出這方面的天賦,當時被眾人稱為“奇童”。

自古紅顏多薄命,而潘岳這位有著天人之姿的古時公子也難逃這一宿命。

二十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下田躬耕籍田,大夥紛紛寫文稱讚。結果潘岳的賦作得最好,遭到嫉恨,不久便被調至河陽做縣令,身負奇才而鬱郁不得志。

上天賦予了潘岳曠世的美顏、才情與對婚姻、感情的專一,卻讓他在仕途上幾經波折。二十歲至四十歲,潘岳遭到兩次革職、三次貶謫,
直至元康六年回洛陽任京官時他已兩鬢斑白。

經歷了宦海艱辛的潘岳,學會了趨炎附勢,投靠在賈充等權貴之下,成為“二十四友”之首,參與了構陷太子的陰謀。太子廢為平民後,趙王司馬倫藉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其親隨孫秀與潘岳昔日有過節,便構陷他,使其獲罪被判滿門抄斬,滅三族。

歷來看重孝道的潘岳最終獲得了最不孝的結局,只留下了《悼亡詩》、《秋興賦》、《閒居賦》、《哀辭》、《滄海賦》、《登虎牢山賦》、《狹室賦》、《懷舊賦》等作品。這些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特別是《悼亡詩》更成為中國文學史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歷代被推為第一,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



牧羊女一一

《水滸》裡的王婆曾經說過,要想泡妞,需要五大要件,潘安的貌,驢大的貨,鄧通的錢,青春少小,閒工夫。這潘安的貌,王婆放在了第一位,這潘安,基本是座穩了中國歷史第一帥哥的位置。

潘安原名潘安仁,西晉中牟人,出身雖然是士族,但並不是什麼名門旺族,年青時便才華和顏值聞名於當世。二十歲從洛陽太學畢業以後,他進了開國元勳,賈充(也就是後來的皇后賈南風的爹)的府中當了一段時間的幕僚,後世說他和賈南風曾經有一腿就是從這段簡歷開始牽扯出的風流。

不過夜狼對這個八卦的真實性持懷疑態度,因為潘安並沒因為在賈府的這段經歷而在

仕途上有所起色,反而因為其才貌太過於出眾而被同僚排擠。出了賈府當了一陣小京官後來外放當了河陽縣令。

潘安仁在縣令一干就是十多年,這段時間潘安仁的作為稱得上一個名士,不僅政務打理

得井井有條,除了所有文人都喜歡的吟詩作斌外,還有一些小荒唐但還算浪漫的舉動,

比如讓陽河一縣的百姓廣種桃花。

而個人婚姻上,其實潘安仁算是個情種,和原配楊氏的情感相當好,後來楊氏病逝後,潘安仁也一直未娶。

但無論你再有才華,你再有政績,再有聲名,在現實面前狗屁不值,陶淵明看透了這一

切,掛印而去,不為五斗米折腰,做一個真正的名士,而潘安仁,看透了這一切後,選

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回到洛陽,此時的他,已經名滿天下,能夠與他齊名的,恐怕只有

那個被看殺的衛階。

既已投身名利場,潘安仁也就不可能眾人皆醉其獨醒,不怕流氓有文人,就怕文人耍流氓,潘安仁開始攀附權貴,盡所溜鬚拍馬阿諛奉承之能事,先是投靠的國丈楊駿登臺後,又和老東家賈府也重新搭上了關係,此事的賈南風已是能呼風喚雨獨攬大權的皇后,也是性慾難填的狼虎女人,潘安這樣的超級歐巴自然是逃不過她的魔掌,潘安不僅是洛陽少婦人朝思暮想的萬人迷,也是賈謐(賈南風侄女)的魯公二十四友,也是鉅富石崇的好基友,一時風光大好人生無限風光。

紙醉金迷的時光沒過多久,被賈南風玩爛的西晉朝局迎來了司馬氏皇族的大反擊,一場狗咬狗的八王之亂粉墨登場,這場亂局中,攀附在賈氏高枝上的潘安仁自難逃一劫,最後落個家破人亡被夷三族的命運。

潘安的一生,夜狼覺得倒像是中國版的於連。一流的容貌,二流的才華,在理想和慾望的交織中過完了一生,留下了一個傾城的故事。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色即空,帥致殤…



煙花三月醉紅塵

潘安是一位集才華、美貌、專情於一身的千古美男子代言人。潘安每次出遊,都有無數“粉絲”追隨,對他獻花、獻果,每次回家都是滿載而歸。這就有了成語“擲果盈車”一說。

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門,兩人夫妻感情很好,潘安對妻子很是痴情。但好景不長,兩人結婚後沒多久,妻子就早逝了,潘安一生未再娶。妻子去世一年後,潘安還寫了三首詩懷念亡妻,要知道在潘安之前,鮮少有懷念亡妻的詩詞。可見潘安是個感情專一的好丈夫。

潘安的政治生涯也沒有很順利。他早年不受重用,因而投奔了賈南風。潘安為賈氏外戚集團進行文字煽惑,是其中最賣力的一位。精彩之筆,當數搞垮太子的陰謀。具體過程如下:

賈氏集團安排潘安寫了一篇祭神的文章,賈南風派手下的宮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紙上啥內容。照著筆畫胡亂描了一遍。賈后在太子的紙頭上照原來風格添置筆畫,成為反跡昭著的逆書。正是以筆為刀,殺人不流血!太子廢為平民後,趙王司馬倫藉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一個好端端,文才俱佳的美男子,由於“性輕躁,趨世利”而捲入一場奪權陰謀中,不但自己丟了性命,還連累三族被誅。也是十分可憐、悲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