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應該像水一樣,奔流不息

本文由【訊飛快讀】小程序用戶創作、分享,點擊音頻收聽全文:


文/蘇子游

《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應該像水一樣,奔流不息

01

最近和同事聊天,聊到為什麼現代人普遍感到焦慮,幸福感不強。

同事說了很多,比如房價高、工作壓力大、節奏快等。

回到家後,我思考了很久,順便翻開好久沒有讀的《道德經》,閱畢豁然開朗。

老子在《道德經》裡提到很多次水,他認為“水性”最接近於道。水具有柔軟、謙卑、寬容和甘居低下而不與眾人產生衝突的品性。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關於水,儒家孔子認為“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佛家認為“善心若水。”

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

《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應該像水一樣,奔流不息

生活中,如果我們學會像水一樣活著,有著水一樣的品性,方可在紛亂的塵世裡,灑脫與自如。

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而不與世界萬物產生衝突。

我們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不停地索取,我們無限地索取自然資源,刺激著自己的感官享受,與人相處時,小心翼翼,斤斤計較吃不得半點虧;

人到中年變得油膩,什麼事都想著少吃虧佔便宜,長此以往,我們離水性越來越遠,看似獲得了利益,實質被物質矇蔽了雙眼,變得暴戾與憤怒。

老子主張謙卑,寬容,甘願奉獻,不刻意索取的精神,在當下物質利益為上的世界,實則如悶熱的夏日一場暴雨,昏聵時的一記鳴鐘,久旱時逢甘霖的暢快。

不管在何時何地,順境逆境都應該有一顆平常的心,我們在順境時容易飄然得瑟,往往忘乎所以,殊不知,此刻正是危及最接近自己的時候;人在逆境中,卻反而可以保持清醒,假以時日臥薪嚐膽,說不定可以創出一番天地。

我倒欣賞起水來。

不悲不喜,不悲不亢,溫和如春風拂面,溫潤如玉中之極品。

在人事間,無非名利二字,我們在追逐地時候,是否可以抬起頭來,看一看浩瀚無邊的星空,停一停,諦聽花開的聲音。

《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應該像水一樣,奔流不息

02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小時候特別愛看周星馳的電影,那時候看到的都是歡樂的喜劇,如今,再讓我重溫星爺電影時,我看到的更多是悲劇。

最快樂的人往往也是最孤獨的。

星爺電影裡,我看到的是弱小也可以變強大。

柔弱勝剛強,柔可以克剛。

水性柔軟卻帶著剛,甘於卑下處眾人厭惡的地方,水卻奔流不息,它跨過山川,越過大海;水滴可以穿石,洪水氾濫時可以淹田毀舍。

做人應該如水一般,甘於謙卑,之所以山海為百谷王,正是由於水善於低下

《道德經》的智慧!人生應該像水一樣,奔流不息

水性柔軟而不是柔弱,不是脆弱,而是柔韌,在平靜中積蓄能量,在低窪出修煉處變不驚的心態,它不是昏沉與死寂的池水,也不是咆哮與躁動的洪水,它是平緩與自如的,在平靜中蘊含著無窮的力量。

如果可以,我願化作水,清潔柔軟滋養著萬物;如果可以,我願化作奔流不息的河流,勇往直前直至匯入大海。


人工智能為你朗讀,本文音頻使用【訊飛快讀】小程序製作,感謝您的收聽。

使用【訊飛快讀】,你也可以一鍵製作自己的精彩音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