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小區非機動車 歸宿在哪?

隨著一批新小區的建成,過去居民一直頭疼的私家車停車難問題正逐步得到緩解。新小區們除了配備機動車地下車位,有的小區還專門建了非機動車地下車位,可是非機動車地下車位的出現卻眼見著成了“雞肋”,電瓶車、自行車的“歸宿”在哪,依然是個問題。

樓道、門廳、綠地都成停車區

在16號樓的單元門前,儘管牆上貼著醒目的“禁止停車”、“門前禁止停車”的標識,但仍有一批車主將非機動車停放在單元門門前,走進單元門還能看到有業主直接將非機動車停放在了門廳裡,寬敞的一樓門廳因為擠滿了車輛而顯得逼仄了起來。

有了地下車庫,停車還是有矛盾

新地城市廣場小區是我市目前較新的一座居民小區,負責該小區新地銳意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楊波介紹,目前入住小區的業主大約有1000輛非機動車,九成的車輛都是停在路邊或是單元門前、單元門廳裡。其實,小區裡地面非機動車車棚有5個,有2個可容納120輛車,3個容納30輛車。並且,小區有4個地下非機動車車庫,每個車庫可以容納150輛非機動車。“如果業主都能把車輛停放進車棚、地下車庫,我們的非機動車車位是夠用的。”

一位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物業經常不定期在單元門及電梯裡貼上清理樓道公共區域內車輛雜物的通知,呼籲業主不要將電動車停放在樓道、門廳等公共部位,但效果並不明顯。

市民:地上車棚能多點散開更好

採訪中,不少居民表示,建設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棚、地下車庫雖然是好事,但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佈局、如何管理、如何方便等問題,希望能滿足大部分居民的需要。

“地下車庫雖好,但是要繞很遠,沒有停在路面方便,要繞到地下去。”騎電動車接送小孩的胡先生說,還是習慣將車停在樓道附近的路面,進進出出方便,而地下車庫不僅要繞遠一點,而且總感覺陰森森的。

“可以考慮將車棚分散建設,利用小區內的小空間。車棚數量多,佔地面積小,這樣居民才更樂意停放。全部密集停放到一個點,很多人停車不方便,住在大車棚附近的居民肯定也覺得被打擾。”天天騎電動車上下班的朱女士建議說,建設專門的非機動車停車棚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可是還是要儘量兼顧到多數人的利益,方便大多數人。或者建議小區開發商、物業和居民自行協商解決,徹底解決小區居民停車不方便、無秩序的問題。

業內人士:多方配合才能解決問題

經開區物業協會秘書長王敏,具有多年從事物業管理的經驗,她認為:“雖然現在家家基本都有汽車,但電動自行車仍是多數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多方的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