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你可能知道“江戶川柯南”這個名字,擷取自英國推理小說家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以及日本推理小說家江戶川亂步的名字。(其實江戶川亂步這個筆名,也是致敬美國推理小說家艾倫·坡)

而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大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則是當今最有名的虛構人物。不論戲劇、電視、電影、衍伸創作和周邊商品不斷推陳出新,也讓我們見識了這位名偵探背後的龐大商機。事實上,自從柯南.道爾爵士在公元1887年完成第一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的小說《血字的研究》以來,這個角色就相當受到歡迎。之後每一部曲折離奇的冒險故事,也都為福爾摩斯打響知名度。

不過,就在人氣最旺的時候,1893年的《最後一案》,卻描述福爾摩斯和死對頭莫里亞蒂教授,在決鬥中一起跌落萊辛巴赫瀑布。一介名偵探在炙手可熱之時就此殞落,誰有辦法接受呢?

誰殺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雖然在今天,福爾摩斯一直是人們最喜歡的偵探角色之一。不過,你知道嗎?柯南·道爾爵士並不包含在這些人當中。甚至,許多人懷疑柯南·道爾相當討厭自己筆下的“福爾摩斯”這個角色。

我考慮殺掉福爾摩斯……把他幹掉,一了百了。他佔據了我太多的時間。

你只想到你自己,不是嗎?難怪在《最後一案》之後,書迷群起抗議,粉絲要求決鬥。在承受了幾年的輿論壓力之後,柯南·道爾在1901年寫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並且暗示這是在福爾摩斯“去世之前”發生的故事。到了1903年,柯南·道爾可能因為手頭緊迫,而繼續撰寫了《空屋冒險》,作為《福爾摩斯歸來記》的開端。故事中,福爾摩斯對華生解釋:當時他以“假死”騙過了莫里亞蒂。

誰殺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只是,追求文學性和時間管理,真的是讓柯南·道爾討厭福爾摩斯,並且成為決定把福爾摩斯殺掉的動機嗎?街坊間其實還流傳著其他解釋。

許多研究“福爾摩斯”的學者都相信,這位虛構的偵探角色之所以這麼立體,是因為柯南·道爾把身邊的人,作為角色設定的範本。例如,福爾摩斯令人驚歎的演繹法推理,就是來自柯南·道爾在愛丁堡皇家醫學院唸書時,他的講師約瑟夫.貝爾(Joseph Bell)獨特的問診技巧。至於福爾摩斯個性孤僻、自負、難搞又玩世不恭的形象,則是來自另一位查爾斯.魏勒(Bryan Charles Waller)醫生。

公元1875年,這位查爾斯-魏勒醫生作為房客,住進了年輕的柯南.道爾家。他的房租,為原本因為父親酗酒而窮途潦倒的家計,打開一線生機。在當時,查爾斯.魏勒以“諮詢病理學家”的身分(別忘了,福爾摩斯的角色設定是“諮詢偵探”),說服柯南·道爾去讀醫學院。不過,他卻不是個令人喜歡的人物。個性自大、無禮、直話直說又白目討人厭的形象,全部反映在福爾摩斯的身上。

然而,到了1893年十月,柯南·道爾的父親過世,母親瑪莉卻直接搬進了查爾斯·魏勒在約克郡的房產。儘管沒有人能夠證明,但未亡人和房客之間的劇情總是引人遐想。到了十二月,柯南·道爾寫下了萊辛巴赫瀑布的故事,葬送了福爾摩斯。

誰殺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柯南·道爾是不是藉由殺死書中的角色,來擺脫母親不忠的陰暗想法以及負面情緒?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福爾摩斯”的故事中,柯南·道爾的確投入了太多自己的私人訊息。從主角本身的酗酒、用藥成癮,到身處維多利亞時代末期的不安感。也許,柯南·道爾覺得透過筆把這一切書寫下來,再一次了結,其實是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這個舉動不只引發了讀者抗議,也讓原本連載“福爾摩斯”的《河濱雜誌》有將近兩萬人次取消訂閱。最後,柯南·道爾爵士只好讓福爾摩斯起死回生。

公元1930年,柯南·道爾爵士逝世。當時的《每日先驅報》卻以頭版標題,點出了作者和書中角色的關係: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已經辭世。夏洛克.福爾摩斯永垂不朽。

柯南.道爾爵士雖然曾經試圖殺死福爾摩斯,但現在看起來,這位名偵探還會活得比他更長、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