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杜甫和仙人李白不同,同樣與成都有緣的詩史杜子美卻是黴得很。

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要說:他的祖上也是顯赫,遠祖杜預,是晉代大將軍文學家,祖父審言也是響噹噹的人物,可杜甫兩次不第,寫了好幾篇文章求官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因一篇《三大禮讚》捧文當了個陝南的河西尉小官,還沒上任又改八品的參軍,十月份發榜轉左拾遺又得罪了肅宗,十一月安史之亂就爆發了,攻下潼關,他又貼貶為小史。
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走技無路的杜甫只好帶一家子逃難,一大家人騎驢,兒子餓得遭不住,哭啼著翻過秦嶺,走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上。…七五九年十二月一日,好容易到了成都,故人裴冕調離成都,卻只能靠表弟王司馬幫忙在城鄉結合部搭起了茅屋,錦裡煙塵外,江村八九家。
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這居住地點直到一九八O年代還是西郊。可不象今天的草堂寺那麼氣派,有詩為證=黃四孃家花滿溪,幹朵萬朵壓枝低,留連細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i

好景不長, 嚴武的官位僅幹到第二年七月回長安,杜甫很失落,送嚴武到綿陽,誰知成都少尹徐知道兵亂,吐蕃兵襲,這下在梓州,閬中,鹽亭,射洪,蒼溪逃亡了一年零八月多,與家人失去聯繫。
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高適當上成都府尹,自然對好友杜甫照顧有加,但兩人的政治立場對立,一個是肅宗派,一個是玄宗派,764年3月,高適才華未顯就回長安,九個月後就病死了。本來安史之亂剛定,杜甫以為能回故鄉洛陽,誰知江淮又發生民變,回家越發渺茫,馬驚不憂深谷墮,草動只怕長弓射,杜甫怕慘了,只想早回鄉,但是嚴武突然回川打亂回老家計劃。回到草堂己是野鼠出沒,桃樹遮路了。他在六月入嚴武幕府,檢校工部員外郎,相當於省政研室建設方面的小官,七月就後悔了,又掉牙又風顯又與同僚機有矛盾,官小了很鬱悶,不到一年就離職了,可悲摧的是4月嚴武突然死在了成都,年僅40。


成都老龍門陣之十五 黴得起冬瓜灰的杜甫

杜甫順江東下離開住了五年的一成都,結果貧病交加竟花了兩年七個月的時間,在夔州守桔園來獲得收入,但身體已骨瘦如柴,且有肺,糖尿病等併發症,舊友新知都開始嫌棄他,他不想死在三峽,他在投親歸鄉的路上,天熱吃了變質的牛肉,770年客死湖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