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光谷是個神奇的地方,

永遠人多,永遠堵車,

每次去完,回來都要默默發誓——

勞資再也不克光谷鳥!

不料,又約好了下次見面。

就是這樣,

無數人心裡mmp,無數人又趨之若鶩,

這個讓人看不懂的地方究竟有什麼魔力?

答案在光谷十年。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圖/網絡

當光谷還不是光谷

它是老一輩人的關山,它是武漢伢眼裡的魯巷。

早在2003年的時候,這裡還叫魯巷,大洋百貨的位置還是中國農業銀行的地盤。轉盤這裡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光谷廣場,沒有紅綠燈,從來不堵車,因為這裡極少有車輛通行。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圖/網絡

從市中心去一趟光谷,好比現在去一趟黃陂和蔡甸,都算是出了城,總以為到了武漢的盡頭。那時候的光谷簡直就是鄉下!平房、菜地、魚塘......

大轉盤上的白色風帆,多少年一直是生於90年代的武漢伢心中,光谷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以至於多年後再回來,看到光谷現在的樣子會忍不住感嘆一番物是人非。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更早的,只有找到光谷土著,才會知道,現在逛街人最多的光谷步行街,原來是光谷片區最爛的一條路,棚戶區在這裡扎堆,汙水在路上橫流,從那裡經過都要小心翼翼地提起褲腳。

對時常出沒在光谷的外地人來說,魯廣、道路旁的名人雕塑、夏天乘涼的光谷書城,才是記憶中光谷最初的樣子......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一家人興奮的在這個標誌性圓球下合影

如果不是在資深光谷伢嘴裡對光谷的描述聽到和以往的老照片裡看到,根本不敢想象光谷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鉅變。

當光谷成為光谷

這一鉅變產生於2007年,07年底,光谷步行街一期開街,“1350米世界最長步行街”的噱頭,的確能讓這個原本就缺乏大型商業體的地區振臂高呼——再也不用搭車去很遠的地方逛街了!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感受360°旋轉吧!

這種興奮不僅震驚了當時的光穀人,也成功將光谷帶進了中心城區人們的視野,甚至直接改變了江夏學生伢的消費趨勢。

一時間,光谷翻身成為武漢樓市中最火的片區之一,從均價兩三千上升五六千,從小高層到商品房,短短三年間,區域內雲集眾多實力雄厚的開發商,許多大規模、高品質的樓盤也相繼亮相。

這種區域的急速發展與變化也催生出了光谷的第一代富人,關山村就是這一變化的典型代表。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當年的關山村書記熊定來說,“每一戶村民家裡的房子都不低於3層樓(佔地100多平方米),有的擁有好幾棟。資產幾百萬的家庭遍村都是,多的七八百萬,幾乎家家都有車。”

畢竟,從各色高樓拔地而起到光谷步行街開街,這裡不再是關山、魯巷,而是中國光谷。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2012年,光谷迎來第二春,2號線通車、光谷步行街2期西班牙風情街開街,接著3,4,5期陸續開業,經濟上和硅谷合作、中國航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湖北三大央企項目紛紛落戶光谷。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那一年的光谷步行街的生意和人流量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頂峰。據開鞋鋪的易先生回憶,“我這個店鋪不開門的時候,門口都坐著一二十個人要買鞋。”

而同期來光谷做生意的一撥人在當時也都賺得盆滿缽滿。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光谷步行街周圍的房子都被他們買完了。現在即使不做生意,也能養活一家人。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那個時候,在光谷地下人行通道被堵得走都走不動,同時光谷步行街裡的商戶們看到人群大量湧入時心中竊喜。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不要小看光谷的野心

每次路過光谷總要不自覺為這裡的交通皺上一次眉,然而,光谷它總是笑而不語。它用實力告訴你,什麼叫蛻變!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你說這裡只配叫光堵?等地下綜合體建好、2號南延線、9號線、11號線、13號線、19號線,將來有5條地鐵線路經過光谷。目前已經建成開通的有軌電車、雄楚大道高架、BRT......都在努力改善這裡的交通出行。

什麼?外面的人不想進來?我還不想出去呢!

這是畢業剛滿一年的大學生在光谷居住半年後的評價,他說這裡一切都好,除了人多以外,吃喝玩樂都很方便,租房性價比也很高,離上班的地方也近。

這裡的各色風情街逛多久都不嫌煩,不遠處的世界城也能滿足日常購物需求,更別說時不時去新開的K11看個展,這都是遠離光谷的同學想象不到的隱藏優勢,你說,我要不要在光谷買房?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正在拆遷的五建小區,評估價在19800元/平

光穀人相信,堵只是暫時的,所以當看到光谷房價破3萬的時候千萬不要驚訝,因為,未來的光谷,不可限量。它有野心,成為中國光谷還不夠,還要成為世界光谷,可以和美國硅谷相媲美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新搬來的華為研究所,以及成片的光谷軟件園區,拿到幾十億投資的獨角獸企業都坐落在光谷,周邊有985、211高校聯盟,儼然翻版“硅谷”。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這是武漢唯一一個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區域,身處內環之外卻又比肩內環,這也是武漢唯一一個多元的地方,不管是知名企業還是奮鬥在一線的白領碼農,還是四面八方的大學生,抑或馬路邊的清潔工以及跪地乞討的人,都在這裡聚集,毫無違和感。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所以,當我站在718經過的天橋上,望著一頭的老舊居民區,上面還掛著紋身等字樣,一頭望著又在翻修的大洋百貨時,心裡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給這裡下一個定義。

只是,非節假日的這天,光谷顯得異常空曠,我反而有點不習慣。不知道將來,轉盤區域綜合體修好,所有的地鐵都通車,所有的打圍都拆除,光谷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別說了,再也不去武漢光谷了!

/

從不毛之地蛻變成世界知名產業研製基地,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無限可能,

就像當年還年輕的我們,

一切都是欣欣向榮,蓬勃生長,

曾經,它是武昌的城鄉結合部,

現在,它是另一種意義的城鄉結合部,

將來,它也許是武漢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

小公舉互動話題

你覺得光谷未來會怎麼樣?

(圖文/武漢同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