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輛車加每年的油錢和保養費用足夠你打車了,為什麼還這麼多人願意買車?

王昆立


你其實說得很對。有人統計過,把同樣的錢用來買車和養車,肯定不如打車、租車划算。想想也是,即使你買再便宜的車,是的,現在的車價也是越來越便宜了,十萬元,或者是十萬元以內,就已經有很不錯的選擇。但是買車的這些錢,不是從買車的那一刻大筆開支之後就無後顧之憂的。加油、過路費、保管費、保養維修,統統都要錢,否則大家也不會說買車容易養車難。而如果你真的把買車+養車的錢,都拿去打車,或者需要車時用來租車,那也是能用很長時間了啊。

但是,正如現在樓價高企,很多人說,買房不如租房。可能經濟賬這麼一算下來,道理卻是如此,但這其中的不穩定性,會讓你得不到安心的感覺——租房,意味著你可能隨時面臨房東加租金、隨時要搬走等種種浮動變化。家是一個讓你休息、讓你安心的地方,如果連容身之所都飄搖不定的話,難道不會有一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流離的趕腳麼?

同樣地,車子作為一種為自己提供方便的工具,它最突出的貢獻就必須是便捷。人流多的地段和時段,可能感覺不深,揚手就能打到車。但生活中,往往也有一些緊急時刻——比如下雨天很難打到車、比如深夜出租車加價、比如去公交不到達的偏僻地區等等,這個時候,如果你有一輛車,那就可以不需要為出行和回程考慮太多,只管按自己的安排來走就好。我想,那麼多人還是選擇買車的原因,也是源自於對這份自由和從容的渴望吧。(ZJ)


DearAuto

這個問題問得有水平,但是我想買車的人大概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一輛車貌似已經成為大部分家庭的必需品。試問打車再好再方便,有沒有自己有車方便?當然了個人覺得這貌似也是個不錯的想法,因人而異吧。

覺得買車比打車好的人可能會覺得,東西再好是別人的,買一輛車再便宜也是自己的,這就得從物品所有權的角度出發想問題了。要是自己有車是不是想去哪就去哪,想拉多少拉多少,想怎麼開怎麼開——當然了都得在合理的範圍內。

現在出門坐出租車是很方便,路邊招招手就行還不用自己當司機。但是不一定遇到的司機都是好脾氣不說,你肯定不能像坐自己家車那麼隨意,說不定看你東西拿的多就不拉你。再說了,現在交通那麼擁堵,打車也方便不到哪去了。打車不就講究節省時間再就是方便嗎?但是現在上個班,打車著實不如坐地鐵快。

再說了,現在結個婚不都是要求有車有房嗎。這個觀點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人,就算買了車不開,那也得買,面子上得過得去。

覺得打車好的人可能也有自己的道理,自己買了車還要定期的保養、維護、審車等亂七八糟一大堆事情,可能是真嫌麻煩。

總而言之,買車有很多種原因,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原因也不一樣。這也許是一種情懷問題,不管是面子問題還是真需要,那也是別人的東西再好都不如自己的。


汽車很聽話

首先,小便說的很對,本人一年2萬公里,油錢大約10000快左右,保險5000左右,洗車一年50比,一週一次,大約1000快左右,一年保養4次,5000公里一次,一次500快,一年2000快,平時小刮小蹭自己處理,一年1000左右,不包括大事故,以及賠付別人的,只處理小事故,鈑金噴漆,平時裝飾小物件,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算下來一年,接近2萬塊錢。豪車應該比這些還多。2萬塊錢打車一天平均70塊錢,確實是用不了。打車的話一天30--50足矣。但是為什麼買車呢?這首先考慮到面子問題,有車和沒車首先是兩個概念,再就是出行方便的問題,有事直接開車走人,沒車只能等車,等公交,尤其是天熱,或者天冷的時候,那滋味真的不好受,或者晚上有急事的時候,非常不方便了。如果只是短距離上班,不經常出遠門,買車真的沒那個必要。否則會帶來負擔。個人建議,遺漏請補充。


鬱悶的豆角

這個問題問的確實非常好,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每個人看待的觀點都不同,但是我想更多的人都是願意買車的。我記得以前很多的人也問過,租房也很便宜啊,為什麼要買房呢?買房一個月要還2000多塊錢,租房一個月也是2000多塊錢。可能這個例子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我想說明的問題是,只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才可以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你可以打車,但你不能隨叫隨到,不能想走就走

現在也有很多的打車軟件,打輛車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特定的節假日或者路途比較遠的話,司機就會坐地起價,是不是很氣。如果你的行李帶的也很多,還要加收你的行李費,是不是也很氣。

夜裡有個事很緊急,剛好外面在下大雨

這樣的情況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是不是很急,是不是想過如果自己有臺車多好。

車子是代步工具,是給自己提供方便

如果你是一個人那麼還可以湊合湊合打車上下班,如果你結婚了,然後家裡還有孩子,這個時候家裡有輛車就變的十分重要了。比如,你孩子上學的路比較遠,天又在下大雨或者下大雪,別人家的孩子在車子裡多暖和,你可能也會打車送孩子上學,但是如果天很冷,你會一直打車接送孩子放學嗎?

車子是代步工具,不是攀比的工具

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畢竟還是普通的家庭比較多,何必因為面子問題給自己買一輛BBA呢?所以,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車子真的非常的重要。

總結:一輛車每年的花費除了保險貴點,總的一年下來更多的人就是上下班開開,花費在車子上的費用大概在1萬元左右,這個花費我想很多的人還是支付的起的,所以,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車子確實非常的重要。


孟子說車

60秒懂車,回答你的用車問題。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我覺得都沒有說到重點,就是,車有不同的屬性,這個是打車和,租車沒法解決的。

第一,買車,有身份的需要,比如說有些人買賓利,勞斯萊斯或者奔馳寶馬,那麼不同車型的代表了一個人的不同喜好,各人的愛好以及自己身份的一個象徵,這個是通過車的品牌以及它的一些屬性,來滿足人們的一種特殊需求。



這種需求甚至比買房還要重要,因為房,不可能隨著你去別的地方,但是車可以做到,那麼它的品牌彰顯功能就體現了出來。

第二便捷性,是無以比擬的,一個是時間的變形,比如說晚上2點想去趟北京,打車就很難達到。

第三,就是駕駛的樂趣,其實人們對車的有時候是一種樂趣,一種,幸福的感覺


第四安全性,自己開車或者自己有司機開車,和坐別人的車,這種安全感覺是不一樣的,是無法滿足的有的人喜歡把生命,放在自己手裡邊,不喜歡交給別人。

第五種,其實人與車之間,他是有感情的,當你有自己的車,有時候人們把它當作家庭成員的一部分,他能,和你有美好的回憶,包括和你的愛人一起去旅遊,一起去做一些浪漫的事情,這些都是,其他別人的車,無法給你。

所以,你租車只想到了錢這一方面的,需求,並沒有想到氣,汽車帶給我們其他方面了,一種賦予的成就感,文化,時間的隨意性,以及浪漫的美好氛圍等等。


60秒懂車

我一個同事工作6年,月薪3500左右,存款三萬,其他一無所謂,只是陪伴身邊的電動車換了一輛。今年年初咬牙下的決心,買了一輛車,就不說牌子了免得有廣告嫌疑,首付2萬多點,月供不到兩千,兩年無利息,費用好像是一共3000什麼家訪費。馬上一年了,這一年經常郊遊,偶爾去地市撒撒歡,用他的話說,自己有車真方便。


一個侽朲

車這個東西,從你一買到手,就開始貶值,而且每年你還要花不少錢在它身上,是個消耗品,但是它能讓你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去哪兒都方便,而且也能滿足虛榮心,是身份的象徵,這是有車的好處,所以我覺得,如果有實力,該買就買,不過價錢我覺得一定不要買貴的,我覺得以買車的錢不會影響你正常投資做生意為好,比如你有110萬,我覺得最多就拿出10萬買車,剩下的留著錢生錢 打車的好處,我覺得是成本低,幾乎不需要投資,不用一次性支出一大筆費用,適合條件沒有那麼寬裕的家庭,有錢先買房,房子一般不會像車子那樣到手就一直貶值,還有可能增值,有房就做投資,先以賺錢為主,等經濟實力上來了,花一小部分錢買車,剩下的繼續錢生錢,而且打車也不用考慮停車等問題,夏天騎電動車,冬天打車,也是挺好的


鬼鬼木12138

這個問題很實在,也很貼切生活!

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菜鳥,尤其是做業務的,外出拜訪客戶的時候,我習慣打車去到客戶公司,因為方便,省事,也不用自己再掏停車費什麼的,而且在車上還可以做一些準備工作。

但是工作半年之後,老客戶就開始建議我自己買車,有個自己的代步工具會方便一些,而且開車去拜訪客戶也能側面體現我的工作能力,使客戶更加信任我。而且如果客戶改約地點或者其他情況,還可以順道去接客戶或者幫忙,加深客戶對自己的好感。

當然啦,如果我的工作是不需要見客戶,每天在辦公室朝九晚五,那麼我覺得車子對於我工作是沒什麼特別意義的。上下班打車或者週末打車,完全輕鬆過自己開車!而且不用費神開車,不也很好嗎?

從工作這個層面來講,在需要見客戶的基礎上,我覺得擁有自己的車子是一個加分項,可以輔助自己的工作。即便一年下來養車多花幾個錢,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也是值得的,可惜我這個職場菜鳥沒有在大學的時候考駕照,導致我現在還在漫漫考駕照的路上😂

單從經濟支出來看,打車是比自己養車划算一些。但是在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很多時候不能單靠經濟支出來作決定。尤其是逢年過節回家的時候,自己開車回家跟你坐大巴,做高鐵甚至坐飛機回家是不一樣的,別人看你是開車回家,第一直覺是覺得你這一年混得挺不錯的,可以跟你多交流交流,說不定你能幫上他什麼忙,或者可以合夥做點什麼的。不然人家覺得你這一年混得也就這樣,沒什麼成就,第一印象就覺得你跟他不是一個層次的。

所以,有輛車偶爾充充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幫助自己!


World堅

每個人買車理由都不一樣,但都是為了滿足自己某些需求。

一,代步需求。

每個人都有在過節期間很難等到車的經歷,有時候自己重要的事都是因為等車而耽擱了。所以買車能夠減少自己的時間成本,同時增加自己生活幸福感。



二,人民生活幸福,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我國有幾億人在外打工,他們每個人在外都希望改善家庭。隨著多年打工現農村已基本完成房屋從建,家裡電器設備和裝飾已完成。從而追求更好的生活,在沒有其他重大需求的時候很多人都買車。既增加自己的幸福體驗,又方便自己,所以更多人買車。


3,地位和麵子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們更希望把自己的好的一面給人看,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車是家庭重大財產,有車更有面。

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經濟能力好、等車煩、打車難、回家遠等等原因造成的。買車每年使用費等於自己每年打車費,肯定買車的人更多。


保險小小周



其實車子會給人帶來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本人27歲。在深圳月收入在7千,有時候過萬。 一個月前買了一輛二手奔馳E240。 2004年出廠,06年上牌的。 一共跑了12.7萬公里。 二手車買的價格很便宜。 全款買的。差一點點問家裡人借了錢。 那麼接下來我來說說有了車以後的區別。 我發覺就是周圍人對你的態度,目光。尤其是認識新朋友,人家對你的評價。 再有就是小區保安,工廠保安。 看你開奔馳就對你客氣點。 感覺自己的生活質量提高的一個檔次。人都變了。

那麼說到現實問題,費用問題:

因為本人是老司機,8年駕齡。開車很穩,所以保險只上了交強險,第三者,座位險。大概3000。 然後平均一萬多公里一次保養。一次1千塊錢。 因為所在地方停車方便,沒什麼停車費。 油耗有點高的,1塊錢一公里。 因為原本是76萬的奔馳。 我計劃註冊一個順風車,去遠一點的地方就帶一個人,可以抵消一點。 最主要的是本人是銷售崗位,我相信有了這個車,會讓我的收入有更高的提升。 而且會因此認識結交到另外一個層次的朋友,對自身會有提高。 嗯,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你喜歡。你就買! 精神上的享受是很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