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為什麼隔一段時間會遷移一個新的城市?

老樣

老樣反傳→帶你瞭解另一個世界!

傳銷組織遷網,大概是一年半左右都會進行一次遷移行動。老樣根據我的經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傳銷組織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會出問題

這跟我們任何人一樣,傳銷分子在一個城市呆久了,就對周圍的環境熟悉了,膽子也會變大了,有時候乾點偷雞摸狗的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傳銷裡的領導是最怕出這樣的問題了,一旦下面的傳銷分子幹這些事了,那就很難管理了,當管理難了更別談發展下線了。

以前老樣在銀川的時候,有一個傳銷組織裡大部分是四川大涼山的人員,他們整天在新悅廣場喝酒,打牌,甚至打架,跟當地人也產生爭執。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全不見了,聽我的老總說是遷網了。

2:傳銷組織需要追求新鮮感。

新鮮感這是任何人都追求的,傳銷分子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們追求新鮮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下線。因為一個人換個環境後,有一定的好奇心,不會在舊環境裡那樣懶惰下去的。



3:遷網會消除一些親朋好友的懷疑

因為在我們大部分人的意識裡,傳銷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更別說是去別的城市了。傳銷遷移後,對於一些以前邀約不動的市場,又可以再一次的去開發。

像老樣之前在銀川的時候,很多朋友一聽就不願意過來,後來遷移到廊坊後,跟所有人假裝說在北京。家人的懷疑變小了,曾經不願意過來的朋友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4:遷網還可能是傳銷組織在當地出事了,被迫遷網。

比方說去年的李文星事件,我們敢說蝶貝蕾徹底消失了嗎?沒有,當媒體和民警趕去傳銷窩點的時候,為何找不到施害者了呢?這肯定是蝶貝蕾傳銷領導,在出事後第一時間就把所有人轉移了。

當時天津公安聯合其它部門強勢打擊傳銷,相信很多在天津的其它傳銷組織也是被迫遷網了的。因為當時公安局就說了,天津不允許一個傳銷組織的存在了,誰還敢呆哪裡?

老樣曾經在三河的時候,有個傳銷組織邀過來的新朋友,從三樓跳下來,幸好一口是不鏽鋼門窗廠,沒多大事。但是那個傳銷組織過幾天就不見了,後來我們知道是遷網了的。



5:一些突發事件,遷網能減少影響。

這點我就用自己來說事吧!我去年從傳銷組織出來的時候,我那個寢室裡的人基本被我帶走了。由於我是個級別比較大的領導,如果讓所有人知道我走了,估計會影響一大批人的。當時我們的老總連夜讓課堂領導安排好人員,把一些已經知道我走了的人調到一起,不知道情況的人收拾行李,第二天就搬到燕郊上上城了。

我也是從後面又出來的人瞭解到的,我走的那個晚上,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接到通知,要搬家。(其實我們那片網絡也是在三河呆得太久了,本來就打算遷網了,只不過我的離開讓這個行動提前了。)

總結:遷網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拉人頭,所以傳銷組織不會永久的呆一個地方。

如果你們也有過經歷,不妨留言一下,讓更多的人瞭解傳銷真相!老樣喜歡認識各位有過經歷的朋友,我們有過共同的經歷,現在讓我們攜手挽救更多的家庭。


老樣

傳銷隔一段時間會遷移一個新的城市,這個是確實存在的,特別是1040傳銷。這種遷移在1040傳銷內部被稱作團隊分流。

團隊分流也是1040傳銷分子給新人洗腦的時候必說的話題,並且被各種美化,說成是一種滲透作用,從兩廣地帶開始,慢慢向內地滲透,不斷髮展壯大。

實際上團隊分流就是傳銷分子的一種被迫轉移,說直白點就是跑路。為什麼誰是被迫跑路呢?

第一,遷移費用頗高

從一個城市遷到另外一個城市,各種費用還是比較高的,傳銷分子除了拉人頭就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了,有的傳銷分子甚至是借錢做的。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遷移,傳銷分子是不願遷移的。

第二,重新鋪墊邀約

1040傳銷拉人頭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謊言邀約,把自己的親朋好友邀約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然後再進行洗腦。

而傳銷組織的遷移一般是突發性的,這導致不少傳銷分子前期為邀約而做的鋪墊失去作用,到新城市後又要重新編織謊言進行邀約。

第三,重新找新的傳銷體系合併

每次的遷移一般是一個或兩個體系的遷移,而一個傳銷體系就十幾二十人,一個工作流程的人數都不夠,根本無法給新人系統的洗腦,因此搬到新地方後,傳銷上層要接洽別的傳銷體系,然後組合到一起,這樣共同分享資源拉新人。

每一次這樣的找體系組合要耗費一段時間,整個拉人的節奏就慢不少,很多傳銷分子也不願意這樣折騰的。

因此傳銷的每一次團隊分流,或者說跑路,都是被逼無奈的,有部分傳銷分子就是在跑路的過程中離開傳銷的。

那在什麼原因導致傳銷分子跑路呢?我個人分析有以下原因:

一、長時間在一個地方從事傳銷活動,即使傳銷團隊管理再嚴,傳銷分子再低調,也不可避免影響到當地居民,被當地居民投訴,傳銷分子怕被執法部門打擊,被迫轉移。

二、在執法部門的打擊下,傳銷頭目被抓,剩下的傳銷分子不得不轉移。

三、傳銷內部動盪,比如大總管知道1040就是騙局,老總在上面就是坐著拿錢,這時候大總管帶著團隊轉移,自己當老大。

以上是我瞭解到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留言分享,順便求一波關注。


不異客

確實有存在這樣的現象,傳銷組織遷網行動的頻率與“負面”、“組織擴大”、“政府打擊”、“邀約”等因素有關。

傳銷組織的遷網行動會從多方面考慮,畢竟遷網不是件簡單易行的事情,其中涉及到遷網的地點、費用的考量、邀約成本的上升和周圍居民的投訴量等一系列的問題,實在是迫不得已傳銷組織才行進行遷網,目的是為了傳銷組織更好的拉人頭。

我之前所在的北派傳銷組織(假天獅)也經歷過好幾次遷網,從最初邀約時的“湖北襄陽”到加入後的“安徽黃山徽州區”再到“黃山休寧縣”,最後遷移到“江西新餘渝水區”。這中間歷經兩年半的時間,既有主動遷網也有被迫遷網,原因無非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幾點而已。



1.傳銷組織人員壯大,需要進行遷網行動

這是傳銷組織遷網的一個主要原因。當時所在傳銷地點為黃山徽州區,不論是邀約還是負面相對來說都還是比較不錯的,導致去參加傳銷的人員數量猛增。很快有為“主任”晉升到第四個平臺。由於地方稍小,太多的傳銷人員會引起政府的注意,也會引起居民的反感,所以進行了遷網行動。

遷網行動是以傳銷體系的上下線來區分的,把之前原有的合併傳銷組織進行拆分,一部分留在原地,另一部分遷網至黃山區休寧縣。這樣作的目的既保證了邀約地點的一致性,也可以讓兩個傳銷組織互相照應,互相合作。



2.傳銷組織的壯大引起警方進行大規模打擊被迫遷網

當傳銷組織發展到一定程度之時,警方會在暗中收集傳銷組織所在的窩點、人數、課堂地點和分享大會聚集地等資料,待時機成熟之後一舉抓獲包括傳銷組織體系“老總”在內的大部分傳銷份子,然後“主任”、“經理”、“老總”判刑,低階傳銷份子被買票遣送回家。

別的傳銷體系“老總”見到這種狀況,會悄悄把傳銷組織進行轉移,從黃山休寧縣遷移至江西新餘渝水區,然後扶持低階傳銷份子中資格比較老的傳銷人員進行晉升“主任”,就這樣傳銷組織又獲得了新生。當然在遷網是也會有不少的傳銷人員脫離傳銷,比如我,因為這時已經清醒的差不多了,剩下沒清醒的繼續幹著他們的傳銷“事業”。



3.“負面”很大,遷網相對容易進行“邀約”

比如“南寧”、“北海”、“合肥”、“貴陽”、“北海”等地,有關於傳銷窩點的新聞層出不窮,只要是想去這些地方工作的外地人都會認真分析考慮是否有詐,然後詢問身邊的人可靠與否,之後斷然拒絕。試問,這樣的地方傳銷組織還能拉人去發展嗎?即使可以也相對緩慢吧?

那麼,傳銷組織的遷網就很好的解決了他們這個難題,他們會換個“負面”沒那麼大的地方重新起爐灶,然後進行拉人頭操作。這樣一來傳銷組織人員就不用把那麼多心思用在對抗“負面”上,有助於他們拉人頭的效率提高。



總之,傳銷就是顆社會毒瘤,看到遠離


麥小小田

其次就是換城市可以為傳銷者制定更好的話術,比如公司業務發展的好,公司委派我到這邊來開分公司,你是否有興趣加入我們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