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山裡有三十畝梯田適合種什麼?

一笑而過1868561

我在山裡有三十畝梯田適合種什麼?

在山裡有三十畝梯田是件爽歪歪的事!但要如何用好這三十畝梯田,使之創造出最大的經濟價值卻是要動一番腦筋。這既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情況,又要考慮當地的特產優勢和可持續發展情況。若氣候和土壤適宜,個人建議選擇栽植以下幾種,但不限於這幾種,自己可酌情考慮——



一、水稻 既是梯田,想必有水源了。在有水源且不嫌麻煩的情況下,個人還是首推種植水稻。“民以食為天”,種植水稻始終是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滿足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還可將剩餘的稻穀打成稻米推入市場售賣。新打的稻米在城裡很受歡迎。我們這兒小縣城的打米房,每逢稻穀豐收的季節,便有城裡人清早守候在那裡,等著買鄉里人新打出來售賣的稻米,他們認為鄉里來的新稻米口感好、氣味芳香且未打防蟲劑、未用拋光蠟,汙染少!因此,可將多餘的新稻米拉去城裡售賣,應該收益不錯。

另外,金秋時節,稻浪滾滾,也是城裡人體驗、玩樂、觀景的好去處,亦可同時依山傍水挨著開家農家樂!雙羸!我們這兒的"貢米之鄉”花田便是梯田式,是不準打農藥的,還設了幾處觀景臺供遊人賞玩,金秋時節,很是熱鬧!貢米已在旅遊景區賣到38元/斤!爽吧?!可嘗試一下!



二、茶 如果嫌麻煩,選擇栽種經濟作物。栽茶就是不錯的選擇。我們這兒的高山雲霧茶“宜居茶”可出名了,亦是梯田式,種植整齊規範,四季常綠,既可做觀賞茶園,又可創收,兩全其美,而且管理亦不麻煩。每逢清明前後,茶山裡大姑娘小媳婦在雲霧繚繞的茶園裡說笑採茶、對山歌,美極了!還有清明假期特意去遊玩、體驗的:攝影的攝影,錄像的錄像,畫畫的畫畫,各取所好,休閒愜意!更有在鍋灶邊忙得滿頭大汗的手工製茶師傳,身心是忙碌的,臉上卻是欣悅滿滿!那個熱鬧啊!不擺了!若是清明假想體驗玩味一把採茶生活,茶山梯田可是不錯的去處哦!我們這兒清明前後的採茶工包吃包住100元/天,而製茶師傳的工資就更高了!



三、油菜 梯田裡栽油菜,亦是不錯的選擇。每逢三四月間,梯田的油菜花競相開放,滿山金黃,蜂飛蝶舞,美不勝收!這時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節,許多城裡人會趁著週末或清明假去往鄉里吃農家樂、踏青賞花。若在山上或山下水源豐足處開一農家樂,定會收益多多!另外,油菜成熟,籽可打成油,除了供自家食用外,還可將多餘菜籽售賣!一年下來,應該收益不錯哦!



四、藥材 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選擇種植些當地盛產的中藥材亦是不錯的選擇。根據藥食同源的原理,許多野菜就是藥材,在梯田裡多樣化種植藥材,春季既可供城裡人採摘野菜並售賣。末了,到採摘藥材時節,便製成藥材售賣,可謂一箭雙鵰的美事!如栽種金銀花、野菊花、青蒿、灰灰菜、車前草等,試試?!



五、花卉 每個地方的氣候環境和土壤都有適宜栽種的花卉。可選擇些適宜當地生長的花卉栽種,春季供遊人賞玩並開一農家樂經營,同時抽出人手將花卉賣與城裡的花卉店或網上包郵售賣,收益多多哦!



總之吧,田地是寶!只要善於發現和挖掘,總會有適宜種植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只要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就好!

歡迎關注土家族阿妹,謝謝分享、點評

土家族阿妹

山裡?哪裡的山裡?氣候如何?土質如何?水源如何?有何地方特產?計劃種植項目的銷售渠道如何?市場如何?有無成功的例子提供?有無政府扶持基金幫助?土地屬於你個人所有還是親戚集體共有還是租賃?太多的不確定!所以問了等於沒問!答了也等於沒答!


0起床困難戶

梯田是不適合種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