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市場上有不良商家用虹鱒魚充當三文魚,該如何辨別?

王瀚平3

野生三文魚已經沒有多少啦,不論大西洋鮭魚還是阿拉斯加鮭魚,大部分都是人工飼養的,因為三文魚飼養週期比較長,所以三文魚比較貴一點,其他魚長得快,所以便宜點,比如鯉魚草魚鰱魚。虹鱒魚當30-50元一斤,大西洋鮭魚70-100一斤。普通人分辨不出來,尤其是不太經常吃三文魚的朋友。

淡水三文魚就是虹鱒魚,花紋還是很明顯的,花紋沒有海水三文魚那麼粗大。虹鱒體量比較小,十斤多算大個啦。

挪威三文魚叫做大西洋鮭魚,個頭比較大,十斤起步,他們出口佔到全世界的53%,中國95%的進口三文魚都是來自挪威。

淡水三文魚花紋比較淡,脂肪層比較不明顯,魚生長就是這樣的,水溫高的地方養魚就是脂肪比較少一些。

而靠近北極的海水三文魚花紋比較明顯,脂肪層厚一些,當然有些地方養魚就是擁有天生的優越條件。

虹鱒魚的肉質要比海水三文魚硬一些,其實虹鱒也有鮭魚特有的風味和質感,脂肪含量又較高,肉質有嚼勁,特別適合煎烤,當然清蒸、紅燒和涮火鍋也不錯,這種鮭魚類最好的吃法就是煎烤,很多大飯店還有鐵板三文魚排呢。

著名的本溪烤魚就是虹鱒魚啦!老闆說什麼時候也沒聲稱它是烤三文魚啊。就叫烤虹鱒魚。

因為我們吃的進口三文魚都是經過冷凍處理的。這些寄生蟲生物組織複雜,而且都很怕冷。只要經過低溫冷凍處理,就會被殺死。通常都按規定進行低溫急凍處理,存放三文魚的低溫冰櫃零下60度多呢,普通冰箱零下35℃冷凍15小時或零下23℃冷凍一週就差不多了,所以不論淡水海水三文魚生吃也相對安全的。當然魚肉還是烤著吃更好吃。

除了虹鱒與三文魚,最近流行的斑魚跟石斑魚也差著十萬八千里。所謂斑魚,大多數是烏鱧(Channa argus),鱧念鯉,但跟鯉沒關係哦。黑魚就是烏鱧的俗稱,這魚也叫團魚、生魚、蛇頭魚、財魚,鱧大概也有幾種,養殖也差不多一樣的池子,很常見的淡水食用魚。斑魚虹鱒都沒有肌間刺(就是魚肉裡的小刺),無論煮湯、涮肉、紅燒,都非常好吃!

吃烤魚涮魚的時候千萬記得菜板、餐具、架子、筷子要生熟分開,其實就算是吃雞肉豬肉也要生熟菜板分開的,畢竟無論怎樣的美味,都不值得用健康來冒險。


遼瀋美食

虹鱒魚冒充三文魚的現象其實並不少見,因為虹鱒的價格十幾塊錢一斤,比三文魚便宜好幾倍。

但其實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說價格欺詐,而是寄生蟲的問題,萬一中招挺划不來的。

要說區分方式,有幾個,可以供你參考。

1、看脂肪層

三文魚最大的特點是脂肪肥美,尤其是人工養殖的三文魚,紅白相間的脂肪層是其標誌性特徵,而虹鱒魚的脂肪層明顯比三文魚差一些,因此吃起來沒有入口即化的口感。

下圖中的脂肪層,虹鱒不會有這麼明顯的。

但是,三文魚如果經過反覆的凍融,或者不是太新鮮,其脂肪層也會變得不那麼清晰。

2、看大小

虹鱒魚個頭比較小,到10斤左右的已經是非常大的了,而正宗三文魚十幾斤才是起步,因此魚片切的又厚又大的,一般是三文魚無疑。

3、看顏色

正宗三文魚的顏色是橘紅色或偏粉紅色,而很多養殖虹鱒的顏色要麼發白,要麼發紅,這也是一個參考。

4、看錶皮

有的地方會現撈現切,基本上這都是虹鱒冒充的,因為三文魚真沒有現撈上來給你切的。

虹鱒最典型的外表特徵就是身體兩側散發彩虹般光澤的鱗片,因此看到這個,更是可以確認就是虹鱒了。

綜合以上,吃三文魚不要太貪圖便宜,如果真的很喜歡吃,不妨到當地的海鮮批發市場去買,眼見為實。

一次可以多買一點,分割成小塊,抽真空凍起來,隨時都可以吃。


吃貨的江湖秘籍

壹周君本身也是酒店自助餐廳的常客!美味可口的三文魚刺身?理所當然是“扶著牆出”技能發動的必要條件之一!

但吃得多了,壹周君不禁也會暗自算計一番:100多塊的自助餐,三文魚不限量供應,要是吃個十盤,也就值回票價了吧😁可是,超市裡的三文魚塊為什麼會賣得那麼貴呢?

直到壹周君見到了一則報道:“某五星酒店用虹鱒魚充當三文魚”

據這則報道里講述的,虹鱒魚在國內內大規模養殖,為的就是想要冒充三文魚。兩者的區別,一個是肉色,虹鱒是淺黃偏白色的肉,三文魚是橙紅色的肉,所以養殖戶往虹鱒魚的飼料裡添加蝦青素,於是虹鱒魚變成橙紅色的肉了。第二就是肉質,虹鱒魚的口感不如三文魚肥嫩,所以會盡量切成薄片,而正宗三文魚一般會切成厚快。

下圖為尚未餵養蝦青素的虹鱒魚

壹周君為此查詢了資料,對比了更詳細的虹鱒魚與三文魚的差別

1、看外形:

仔細看虹鱒魚的外體,隱約會見到一條淡紅色的直線,而三文魚的外體也有,只不過更偏淡銀色一些。

2、看脂肪紋路

這個需要切開魚身對比來看。為什麼三文魚受歡迎?因為Omega-3含量高,也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啊。

對比下圖看,三文魚白色部分的脂肪紋路比較寬,與紅色的邊緣過度比較模糊。

而虹鱒因為脂肪少,脂肪紋路非常細,而且紅白邊緣過度明顯。

3、看煮肉的顏色

這個也好區分。三文魚肉煮熟後是淡粉色的,而虹鱒魚肉煮熟後是偏橙色的。

4、看價格

最後,根據各地行情來判斷基本。頂級的挪威三文魚市場價在100元/斤左右,普通日本三文魚市場價在60/斤左右,而國內養殖的虹鱒魚市場價不超過30元/斤。

所以,你需要選擇一個靠譜的餐自助餐廳。另外提醒:虹鱒魚不像三文魚,生吃有風險的!畢竟我們不是下面那個男人😁


武漢壹周

眾所周知美國、加拿大、挪威、智利都出產三文魚,但挪威出產的三文魚由於其特有的冷水環境,使挪威三文魚的紋理、肌肉層、脂肪層不同於別處出產的三文魚。正式由於三文魚的優質的營養,就出現了虹鱒魚代替進口的三文魚欺詐消費者的現象,由於淡水養殖的虹鱒魚很像三文魚,一般的消費者很難辨別出三文魚的真假,到底該如何辨別三文魚的真假呢?



三文魚:三文魚體側沒有紅線

如何辨別三文魚的真假,首先要了解三文魚與虹鱒魚的特徵,三文魚是英文salmon的廣東話音譯,這個叫法是從香港傳過來的,大陸原來叫做鮭魚或大馬哈魚。三文魚通常是指鮭科中的幾種洄游魚,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深海。按它們生活的海域,分為兩大類:大西洋三文魚只有一種,太平洋三文魚有好幾種(最著名的是紅鮭)。它們有一個顯著不同,大西洋三文魚可以多次產卵,而太平洋三文魚只產一次卵,產卵後不久就死了。市場上的三文魚大部分是人工養殖的大西洋三文魚,挪威是主要產地。我們平時說的三文魚,其實指的就是這種,都是冷凍的死魚。



虹鱒魚:虹鱒魚體側有一紅色帶,如同彩虹

虹鱒是從國外引進的魚種,譯自英語rainbowtrout,是鱒魚的一種。鱒魚和三文魚都屬於鮭科,通常是定居在淡水中。但也有例外。例如虹鱒有的是終生生活在淡水中,也有的是洄游的,洄游的虹鱒改叫硬頭鱒,形態發生了變化,其實還是同一種。與太平洋三文魚不同的是,硬頭鱒可以多次產卵。

國內不僅有的餐館用虹鱒冒充三文魚,超市賣的三文魚肉或製品有時也用虹鱒肉冒充,原因很簡單,虹鱒要比三文魚便宜得多。兩種魚的外觀雖然很容易區別,但是用飼料染色的虹鱒肉卻能亂真,光看肉塊,即使是水產專家也未必能看出來。以至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應用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發出通過基因檢測區分三文魚肉和虹鱒肉的技術。當然,這種技術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沒有意義。

把虹鱒當三文魚切片生吃,利用的就是三文魚生魚片的名聲。但是不管虹鱒能不能叫做三文魚,作為淡水魚是不能生吃的。淡水魚、蝦身上寄生著多種寄生蟲,例如肺吸蟲、華支睪吸蟲(寄生在肝膽中,俗稱肝吸蟲)、顎口線蟲、闊節裂頭絛蟲,生吃都能感染人體,有的能致命。由於喜歡吃生魚片或半生不熟的魚片(例如魚片粥裡的魚片僅外層部分被燙熟,中間部分則仍是生的),近2%的廣東人都感染了華支睪吸蟲,是全國平均感染率的5倍。



不僅淡水魚不能生吃,曾經在淡水、半鹹水裡生活過的海魚也不能生吃,這包括洄游的野生三文魚。要想辨別挪威三文魚,就要從顏色、手感和口感來鑑別。

顏色:真正的挪威三文魚,魚肉色澤鮮明,肉質堅挺。魚皮光滑,不渾濁。新鮮的挪威三文魚肉呈橙紅色,且脂肪分佈儼如大理石。

手感:新鮮的挪威三文魚摸上去感覺有彈性,按下去會自己慢慢回覆,而冒充的挪威三文魚摸上去則沒有彈性。

口感:新鮮的挪威三文魚入口感覺結實飽滿,魚油豐盈有化口感。味道甘香,肉質爽滑,脂肪均勻,不油膩。


NKmilitaryStudies

首先,是價格。

基本上最貴的挪威三文魚的市場價在80-100元/斤,而國內養殖的虹鱒價格在30元/斤。所以如果買刺身時,價格在50以下,要麼是虹鱒,要麼就是時間很久的不新鮮的。在各種日料店或者海鮮自助進行消費,我遇到過人均110的也有用挪威三文魚的,也遇到過人均250的用加拿大三文魚的,所以具體還是要根據大眾點評的網友評價進行提前分辨。

第二,從外形上判斷。

這個其實挺明顯的,挪威三文魚脂肪相對含量更高,肉色偏橙黃色、表面的白色花紋更白;而加拿大三文魚脂肪含量相對較少,因此肉色偏紅、表面的白色花紋不明顯。所以肉色偏橙色的三文魚為挪威三文魚。至於虹鱒,我只能說國人的造假水平是無敵的,現在的虹鱒可以做到和三文魚很相似了,在這裡我給幾個角度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下。第一個是脂肪紋路(就是白色的一條一條的線),挪威三文魚的紋路較寬,因為他在大西洋生存,脂肪含量較高,具體表現就是白色的線條較寬,且線條邊緣比較模糊。虹鱒的脂肪含量少,所以線條細而且邊緣很硬,也就是紅白相間很明顯。第二個是魚片的厚度,挪威三文魚一般都是切成厚塊(0.7cm-1cm左右),厚度很厚。而虹鱒由於肉質比較硬,是不能切這麼厚的,不然咬著費勁。第三個就是肉表面的光澤,挪威三文魚看著有油油的光亮,在燈光下會隱約反光,而虹鱒則是黯淡無光的。

第三,從口感上判斷。

到這一步,只能說決定你下一次還會不會消費這一家的三文魚了。比較優質的三文魚因為可以切的很厚,所以入口結實飽滿,魚油豐盈有化口的感覺,因為彈性十足所以在咀嚼的時候會有肉不斷擠壓牙齒和嘴巴的感覺;虹鱒魚則沒有這個感覺。

總而言之,價格便宜+肉色偏紅+刺身厚度薄+脂肪紋理窄且很清晰+肉表面無光澤的三文魚刺身是虹鱒的可能性更大。

(答案內容來自於知乎)


南京歐米奇西點學校

作為行內人士,如何辨別真假三文魚,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從市場源頭說,我本人在挪威十幾年了,目前我公司的業務之一就是挪威生鮮出口,真正挪威產的三文魚90%以上都已出口到歐美日市場(歐洲市場就佔了68%出口額,剩下的美、加、日劃分),中國市場少的可憐,而且供不應求。而目前國內市場挪威三文魚批發價是95~110人民幣一公斤,注意是走量的批發價相當於到岸價!如果有中間商價格還會更高。三文魚的出肉率是65%左右,就按100塊一公斤算就相當於三文魚淨肉批發價在155左右,77.5元一斤。一般餐館還有運營成本,越高檔成本越高,食材佔總成本40%不到,再保持60%的利潤率,批發價折射到餐桌上不會低於500人民幣一斤。而且這個是絕對的。你自己估量吧,高於500一斤的,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中國奸商太多,以次充好利潤更高),低於這個價100%是假的。再則,一般出口中國的挪威三文魚大部分在一線城市就銷掉了,少部分會流到二線城市。如果你在三線城市或更往下,那也100%的,跟本銷不到那,而且就算是一二線城市市面上90%以上都假貨。像那種街邊小店、大排檔、自助餐什麼想也不用想100%假。挪威進口三文魚在國內連高端消費人群的需求都滿足不了,你還指望那種198隨便吃的海鮮自助賣真貨給你。我在國內逛了不下20家還是有檔次的餐館、酒店,他們買的所謂挪威三文魚沒一家是真的。國內市場上的所謂挪威三文魚都是南美進口的大西洋鮭魚,跟挪威產的三文魚有本質差別。所以你們也別抱僥倖心理了。至於辨別真假,大多數人說的看魚肉顏色和油花,這方法是錯誤的。油花的多少源自於魚的不同部位,背部油花少,腹部油花多。loin和belly的區別,實際上油花少的背部價格比腹部更高。看顏色也不對,首先賣家不會給你看魚,單從魚肉顏色上看,大西洋鮭魚和挪威三文魚的魚肉外觀差異非常小,很多人說顏色淺的就是假的,其實那是山寨中的山寨,連大西洋鮭魚都不是,是淡水的鮭魚、鱒魚或大馬哈之類的鮭魚亞種。挪威的三文魚也屬於大西洋鮭魚屬,但由於產地的不同(挪威北海水溫低,水質更好,大西洋汙染嚴重,尤其是重金屬汙染),兩者品質上有著本質的差別。真的挪威三文魚什麼樣,這個差異非常非常小,除非你吃過真的挪威三文魚體驗過才會理解,否則就像別人告訴你元青花和永宣青花的區別,你也就聽個熱鬧。但是從市場、地緣和消費的角度,你基本可以知道自己買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了。目前國內市場就是這麼個現狀。

Laks是挪威三文魚,ørret是大西洋鮭。

真正的挪威三文魚loin


銀河可汗

分辨虹鱒魚和三文魚,顏色,外觀,都不容易分辨,因為餵養一種飼料,可以讓魚的顏色像三文魚。只有憑口感!三文魚哪怕切得很厚,吃起來都很好吃,口感很好。而虹鱒魚,切厚點的話,就會有咬出纖維的感覺。一般虹鱒魚都切得稍薄。


幸福平安健康順利

三文魚需要回淡水產卵,而產卵後的三文魚少了膘,多了一身的寄生蟲。緯度高的地方基本都是淡水回來的,所以三文魚基本都不建議生吃,這一點日本人都知道,所以基本所有的日本人吃三文魚的時候都不點生的。中國那些100塊左右三文魚自助,裡面的寄生蟲100%超標。不要怪我沒有提醒大家,不要貪一時口High,身體健康最重要。


魔廚By味之素

辯別方法太簡單了,都是讓我養的寵物小熊先吃。



TimCheung

只要吃過三文魚刺身的人一吃就知道兩種口感啦,商家經常打著“淡水三文魚”的牌頭,奇實是兩回事,正常來說這種虹鱒是不能吃刺身的,口感非常差,熟食也不怎麼好食,就是外表有點像三文魚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