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麥價格趨勢怎麼樣?

zhm_327439078

大家好!我是說農村事的農村人老王。根據多年的經驗判斷,我覺得2018年的小麥價格會先降後升。個人觀點,不喜勿罵。看完之後你覺得我在胡說八道,你可在留言區噴我,噴是一種調侃,罵就彰顯你的素質了。



為什麼說會先降後升呢?我們來看看國家政策,2018年國家公開小麥最低收購保護價是50公斤115元,比上年每斤下降了三分錢。剛收下來的新麥此時賣,將會是全年最低價!


我估計新麥收購價將會是1.10—1.14元/斤。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這個收購保護價作參考。還有一個就是現在都嫌費事,下來新麥之後,曬兩三個太陽就直接裝車送到糧莊賣了,不用裝袋也不用往裡搬以後往外運,省事。收購商也看透了這種心理,會故意壓價收購,我們說的這個“降”就變成了糧商的利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形,隨著小麥收割的進度,小麥價格也在兩天貴一分的速度上漲?到了收割結束,最後賣的要比早期賣的貴3—5分錢?

小麥收割完畢一個月之後,此時才是小麥價格穩定的時候。這時候的小麥價格要比麥收季節上漲一毛左右。麥收季節你賣一千斤小麥,此時你能賣出一千零二十斤到一千零三十斤,想知道為什麼嗎?看留言區。


說農村事的農村人老王

實話實說,2018年國內小麥價格趨勢並不怎麼樣,比去年同期價格有所下滑已經是必然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政策因素!

首先是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下降至1.15元/斤,加之2014—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底價兩次調整,所以說,2018年,我國小麥市場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

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首次下調!

眾所周知,2017年底,有關部門宣佈,2018年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將較2017年下調0.03元每斤,這也為今年的小麥價格下滑定下了一個基調!

受此影響,春節後至今小麥價格每噸下跌了50—100元。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麥價仍將趨弱運行,用糧企業基本是隨用隨購。

據監測,4月中旬小麥進廠價:江蘇銅山2500元/噸,安徽蒙城2460~2500元/噸,河南開封2500~2520元/噸,河北辛集2500元/噸,山東鉅野2500~2520元/噸。較去年同期有了明顯的下滑!

政策麥拍賣價格下調!

與此同時,在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已明確小幅下調的背景下,我國政策性小麥銷售價格跟進下調,持糧主體庫存糧源的市場銷售壓力增大。

加之,今年小麥長勢較好,雨水充足,如果後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小麥豐收已成定局。新麥上市後與陳麥相比價差至少在0.15元/斤左右,導致用糧企業對最低價小麥拍賣積極性不高。

所以,2018年小麥價格較去年有所下調已經是必然。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4.25


糧油市場報

怎麼說呢,就是還跟往年一樣一樣的。

我知道你很希望小麥價格能上漲。我何時不是這麼想的,所有農民天天盼著小麥的價格能漲價啊。

這麼多年了小麥的價格漲了嗎,漲了多少啊,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個數。

我小的時候記得就是7毛錢左右,現在1塊到1.2塊錢一斤。這幾年一直都是這樣的價錢,只有降低,從未超越,不知何時才能大漲特漲啊。咱要求不高,只要能跟上化肥.農藥.種子的漲價速度就行了。農民確實是很艱難啊,辛苦一年除了吃喝剩不下什麼了。

現在已經是陽曆4月份了,再有2個月又要收麥子了,價格又要往下掉了,希望今年能上漲點吧。

有啥說啥,只說實話,每天分享彩票圖謎字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劉老實大實話等你來關注評論。


劉老實大實話

雖然說國家下調了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去年的1.18元每斤下調到今年的1.15元每斤。但是這是在清明節前就出來的政策。可是天公不作美啊,在清明節後的一場霜凍造成了我們北方主要的冬小麥產區,大面積的小麥不出穗這樣勢必造成小麥的減產。這不是我們能夠想到的天災啊!我們這裡前天也發了國家給的農業小麥的保險理賠單子。




小麥的價格一直都是每年的五月份開始到八月底這段時間不會太高!因為這是小麥收穫的季節,小麥的價格會降低到國家制定的保護價內或者更低。前幾天我們這裡的鄰居賣的小麥的價格就是1.17元每斤,收購的二道販子說今年的新麥的價格很可能會在1.0元每斤左右。如果到收麥前天氣不好小麥長不苞的話價格會更低。

但是我還是看好國慶節後到春節前的小麥的價格的,應該會漲到咱老百姓滿意的一個價格區間。雖然國家臨儲了很多的小麥,但是說到吃還是新麥子做的飯好吃!何況今年又碰上了天災!所以小麥的價格趨勢應該不會太低!


豫東小農

小麥和水稻一直都是我們生活飲食的主要農作物,小麥和水稻的產量也一直是市場十分敏感的話題。畢竟小麥和水稻的價格一旦上漲,那麼市場中的生活必需品將一同上漲,這樣一來物價的成本將會增大,而居民的生活成本也隨之增高。因此小麥和水稻只有保持價格上的穩定才能讓社會更加穩定協調。一直以來小麥的補貼都是最高的,但最新有消息稱2018年小麥的市場價將會走低。

隨著技術的增加和大規模的產業化種植,小麥的供給也隨之增多。就目前的小麥市場價來說,價格曲線相對穩定,而小麥的供給多為國儲方式,隨著新一輪的小麥種植,市場中小麥的流通幾乎斷供,有限的產量供給並不能影響小麥的市場價格。而國儲小麥的需求量增加勢必會讓小麥的市場價朝向走低的形式發展,畢竟市場中的缺貨壓力幾乎沒有。而就今年來說,天氣成為影響小麥質量的主要原因。雖然今年一直以來都是雨雪天氣,但前期小麥的種植時遇到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導致今年的小麥呈現晚弱苗的趨勢。這樣一來勢必給小麥的質量蒙上一層陰影。

前段時間,小麥和水稻的收購市場價相繼的下降,小麥的收購價下調了0.03元/斤,而水稻的收購價下降更加明顯,下降比例為0.2元/斤。而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小麥和水稻的供給充足富裕,大規模的產業化種植既提高了產量也降低了成本。而對小麥來說,雖然小麥作為主糧,但由於加工市場比較單一,也不能提供動物的飼料,所以市場的要求並無壓力。而現在最低收購價的降低導致2018年小麥的市場價也必然降低。但這對農民來說不失為一個壞消息,因為國家針對水稻和小麥的補貼將再次加大馬力。

目前小麥的月存量為1151斤,上個月的月存量為1433斤,雖然存儲量降低,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斤。介於水稻和小麥收購價的下跌式調整對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影響很大,國家決定採用直補的方式將補貼資金打到農民的賬戶中,以確保農民最基本的利益保障。這樣一來市場價的下跌造成的損失將會由國家替農民承擔,避免農民對價格的悲觀情緒。比如說每畝的小麥本該賣1230元/畝,但因為收購價降低實際上只賣了1200元/畝,那國家會將這30元補貼到農民的手中。而農民的收益還是不變,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補貼呢?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新農村的日與夜

今年小麥便宜了

2018年,小麥價格趨勢如何?

可以肯定地說:行情不好。

近年來首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由原來的每斤1.18元降低為1.15元,每斤降3分。

別小看這3分錢,到收糧小販那裡能錯很多。

一般農戶收完小麥後,都是拉倒收糧小販那裡賣,國有糧站都收些大掛車送得小麥。

收糧小販不僅從重量上玩稱扣雜,還從價格上做文章,總要與最低收購價相差一毛多錢。

舉個例子,去年小麥最低價1.18元,拉到收糧小販那裡賣時,一千多斤會壓你稱百十斤,然後又說水分大,1元1斤,不賣拉倒。

扣來扣去,重量少了、價錢少了,一斤小麥最後劃幾毛錢一斤,種小麥虧大了,錢被收糧小販賺了。

幹氣沒辦法,只有淚往肚裡流,忍忍賣掉算了。


打工作家劉金山

聚焦“三農”,關注【三農視知】,更多精彩等你拿!

問題:2018年小麥價格趨勢怎麼樣?

2018年是農村供給側改革關鍵年,也是自2006年以來小麥市場行情最低一年。三農視知認為,2018年小麥價格浮動較大,並一段時間內將一直保持萎靡狀態。

對於小麥種植戶而言,他們最關心的是2018年4月後小麥價格會不會上漲,尤其是新小麥市場價格行情怎樣。

三農視知認為,2018年後半年小麥市場價格仍較萎靡,小麥價格漲幅比較小,原因如下:

1️⃣ 國際形式看,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由500億商品出口稅增加至1000億,其中就包括小麥。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出口國,就目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必將影響下半年小麥出口,導致小麥庫存量增加,勢必影響國內小麥價格。


2️⃣ 國內小麥市場看,今年國家首次下調了小麥最低收購價格2.3元每公斤,比2017年低0.06元,雖然下調幅度相對較小,但是12年來首次下調,對小麥市場還是有較大影響的,小麥去庫存壓力較大。

不像水稻、玉米,小麥市場需求單一,從目前市場結構看,很難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由於去庫存難度大,今後一定時間內依然保持供大於求的現狀。

3️⃣ 小麥種植情況看,根據目前情況2018年小麥的產量不會低於2017年,小麥市場價格將繼續保持較大壓力,從供求角度看,小麥市場價格上升趨勢較難。


2018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重要年,有可能是小麥結構調整起始年,這就造成了很多貿易商保持觀望心態,小麥收購量不大,小麥市場價格波動也就較大。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不喜勿噴,謝謝!

【三農視知】關注三農,傳遞農業農村農民新價值!

對此,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吐槽評論!4.8





鄉鑑

今年小麥保護價是1.15,去年是1.18,最低價格去去年降低了三分錢,這是最低小麥收購價,但是小麥後期有很大的上漲空間。2017年普通小麥價格漲到1.3元左右,(麵粉廠價格,拋去口渣,容量。最終價格會在1.28左右。我是山東地區)

今年價格保護1.15元,這是最低收購價,不收影響,還會有很大的漲錢空間。(個人經驗,不做推廣,只是分享。謝謝今日頭條所有朋友。)交流。探討。學習。我們是認真的,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