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位於柬埔寨暹粒的女王宮,其實是吳哥王朝時期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為國師修建的修行場所,也是柬埔寨三大聖殿之一。


這座位於柬埔寨暹粒的女王宮,其實是吳哥王朝時期國王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為國師修建的修行場所,也是柬埔寨三大聖殿之一。

女王宮原名班蒂斯蕾,是”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初因為吳哥王朝的衰落,也隨之消失於密林之中。直到1914年,才被法國人發現。

當時法國人對於女王宮的建築背景還不瞭解,於是就根據所見即所得的視覺感受,命名班蒂斯蕾為女王宮。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小巧玲瓏的建築,非常像是給國王妃子居住的宮殿,而且建築上那些細膩精美的雕刻,也很像是出自女人之手。

這誤會實在是鬧的有點大。女王宮建築規模之所以小,其實只是因為這裡是國師修行之地,禮法上當然不能超過國王寺廟和宮殿的規制。

當時柬埔寨正被法國佔領,相繼被發現的吳哥古蹟,真是把他們驚到了。尤其是色彩奪目,精緻富麗,遍佈各種巧奪天工浮雕的女王宮,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可能是為了身體力行表達對藝術的熱愛吧,一個叫馬爾侯的法國年輕人,1923年從女王宮偷走了四座女神像,準備偷運回法國。當然最終他沒成功,在邊境被抓了。比較狗血的是,坐完牢回國,這位馬爾侯後來還成了戴高樂政府第五共和國的文化部長。

因為女王宮的那些雕塑實在太美了,一直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所以偷神像的人有很多。後來為了避免文物受損,柬埔寨只好用一些複製品替代真品放置於女王宮。

和其它吳哥古蹟不一樣,女王宮沒有層層拔高的階梯。比如吳哥寺,遠遠地就能看到,走近後卻需要仰視。女王宮恰恰相反,無法遠觀,只能走到近處才可以看到。這可能是因為別的建築是國王為自己修建的寺廟或宮殿,王權需要仰視。而女王宮是修行場所,無需高高在上。

國師修行之地表達宗教崇拜的方式是:把所有的門都修得小於正常尺寸。人們進出時必須俯身彎腰,以此謙卑的姿態表達對神的崇敬。

女王宮共有三層圍牆,最外層正門上方早已坍塌。進入後,會看到護城河,裡面開滿蓮花。穿過護城河,到達第二層圍牆。

第二層圍牆內,是溼婆神的中央宮殿,門楣上是張開十臂跳毀滅之舞的溼婆神,據說溼婆一旦跳舞就預示宇宙毀滅。溼婆神下方,無頭巨人拉著兩條大蛇。巨人本來是有頭的,可惜被盜走了。

女王宮的三座中央塔從2006年就被隔離開了,只能遠觀無法進入。建築牆上佈滿各種女神雕像。

因為特有的紅砂岩構造,所以女王宮最美的時刻是在上午9點到10點和下午4點到5點兩個時間段。當然,上午九十點也是旅行團的到訪的高峰時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