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商到社交電商,拼多多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升級?

在幫家裡老人設置手機的時候,發現他的手機裡裝了一個“拼多多”軟件。這款誕生沒幾年的社交電商APP已經擁有3億用戶,每月的GMV據傳聞高達400億,是中國僅次於阿里巴巴、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臺。

從電商到社交電商,拼多多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升級?

為了更好地認知拼多多,我也特意在上面拼單購買了幾斤糖心蘋果,並詢問了使用拼多多購物的一些朋友。經過多方探尋和深度思考,得出的結論是:拼多多的崛起得益於迴歸購物的本質,是真正的消費升級。

什麼是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一般指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

中國一共經歷了三次消費升級。第一次是糧食消費下降、輕工產品消費上升。第二次是“新三件”(冰箱、彩電、洗衣機)替代了“老三件”(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第三次是教育、娛樂、文化、交通、通訊、醫療保健、住宅、旅遊等方面的消費增長。

從電商到社交電商,拼多多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升級?

我認為,只以“消費結構”來談消費升級不夠全面,還應該加入消費方式的改變。消費方式也經歷了多次變革。第一次是以計劃經濟為主的消費模式,以布票、糧票、肉票為代表;第二次,是以個體零售店崛起為主的消費方式,接著便是大型超市、綜合性商場、商圈的出現;第三次,是網上購物崛起,代表的企業是淘寶、天貓、京東。

顯然,無論是消費結構升級,還是消費方式升級,都與商品價格沒有直接關係。相反,許多商品的價格還出現了下跌。比如,汽車、家電、服裝的價格相比之下反而降價了。

目前,消費結構仍然處於第三階段,但是消費方式卻因為技術的進步,用戶生活習慣的改變在不斷升級中。拼多多的快速崛起,正是消費方式升級的一部分。

從電商到社交電商,讓網購更有溫度

電商相比於傳統零售的最大優勢在於成本的降低與效率的提升,這體現在資金和庫存週轉率上。電商的崛起,首先依靠的是價格戰。因為價格是營銷用戶購買決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樣的商品,電商的售價更低,逐漸培養了用戶的網購習慣。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電商平臺一路走來,各電商平臺移動端交易佔比都已經在80%以上。與此同時,手機購物APP也依靠LBS、人工智能、大數據,希望能實現千人千面的效果。這是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技術進步帶來的改變。

但是用戶網購的體驗仍然停留在與機器冰冷的交互上,缺少樂趣和溫度。而且你會發現,機器的“智商”仍然很低。比如,我剛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款鼠標,然後電商平臺的首頁總是向我繼續推薦鼠標,我不僅不會購買,還會覺得是一種打擾

而傳統的購物方式是什麼?我看到朋友買了一款不錯的商品,然後推薦給我,我們交流使用體驗後,我立即也去買一件一樣的。或者,你和閨蜜一起逛街,一起購物,看到不錯的商品,共同砍價,過程有說有笑。

傳統的電商平臺無法考慮購物者情感的因素,反而越來越機械化。然而成本與效率的提升是有極限的,到一定程度就無法繼續。消費者的情感升級卻是無限的,這也是購物的本質:好產品、好價格、好體驗。

同時,由於拼多多采取拼單、社交傳播方式、不向商家收取活動費,讓一個人購物變成多人合夥“批發商品”,社交傳播和低收費也給商家在商品價格上有更大的優惠空間,讓消費者在同等價位可以買到性價比更高的商品。

從電商到社交電商,拼多多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升級?

拼多多上的商品來自天南海北、品種更豐富、品質更有保證、服務更規範、價格更優惠、購物更便捷,同時還保持著與線下逛早市、服裝商場、趕大集、菜市場的一樣的結伴購物體驗,他們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這群差點被“消費升級”遺忘的群體,通過拼多多也開始享受網購樂趣,他們的消費也被升級了。

正如Facebook扎克·伯格曾經的夢想一樣:

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能上互聯網,因為互聯網能創造就業機會、讓人們互聯互通、讓設施不齊全的社區中的成員也受教育,甚至可以實現遠程手術來拯救生命。

從電商到社交電商,拼多多到底算不算是一種消費升級?

同樣,網購是一種先進的購物方式,拼多多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這份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從趕早市砍價再到拼多多買遍全國,這難道不算是消費升級麼?

升級供應鏈和商品定價模式

在消費者一端提升購物體驗的同時,拼多多也在商家一端實現了供應鏈和定價模式的升級,讓零售更加回歸本質。

首先,電商APP首頁的選品,不依靠“競價排名”。在傳統電商平臺首頁獲得推薦,是需要花錢購買位置的,類似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這一方面讓首頁推薦的商品並非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另一方面對商家也是不公平的。

拼多多不是依靠“競價”來選擇商家,而是對商家的價格、供應和服務能力進行綜合考察,並對所售商品的成本和費用做評估,然後制定合理的售價。商家只要符合條件即可上架銷售,並免費給位置和流量支持。

其次,保證最高性價比。由於不是付費排名模式,商家必須保證最高性價比的商品,優質的服務,對於“售假”“欺詐”則採取零容忍,只要發現立即下架,並重罰。

依靠社交傳播的模式讓營銷成本幾乎忽略不計,拼多多不需要強迫商家購買類似直通車、鑽展等服務以獲取流量。因此,商家花費在營銷和推廣上的成本大幅降低,將主要的優惠都留給消費者,商品價格更有競爭力。

不讓中間商賺差價,是互聯網未來的大趨勢,也是零售業進步的方向。拼多多改變了原來陳舊的供應鏈模式和商品定價方式,讓零售迴歸本質。

顯然,拼多多不僅對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進行了大幅升級,還升級了供應鏈與定價模式,這才是拼多多用戶快速超過3億,月GMV達到400億的主要原因。(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