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下班回家前,突然想到冰箱裡沒有牛肉了。說好給兒子做土豆牛腩的,難道泡湯了?這時候你冒著下班高峰大堵車的風險,急匆匆地輾轉到超市,費勁力氣停好車,再買來牛肉,抓緊趕回家燉上牛肉和土豆。可惜兒子已經狼吞虎嚥吃了一包薯條,等你的土豆牛腩燉好,他也沒有胃口吃了。

繁忙的上班族,忘記買菜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能不能如同訂外賣一樣,直接網上訂購一份上好牛腩,等你下班到家,牛腩也正好送到家?

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有需求就應該有供給,京東物流在此前“211”限時達服務的基礎上,再推“閃電送”服務。

只要在京東上購買帶有“閃電送”標誌的商品,即可享受最快數10多到幾十分鐘的送達服務,第一批可享受該服務的商品中就有京東7Fresh超市中的生鮮食品。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一直以來,網購用戶都對京東物流的服務讚不絕口,這也是京東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目前,包括“閃電送”在內,京東物流所提供的服務還有211限時達、次日達、京準達、京尊達、極速達、長約達等,滿足不同場景下,不同消費者對物流速度的不同需求。

說得簡單一點,你想京東什麼時候送達商品就什麼時候送達,想怎樣送就怎樣送。這聽起來真的有一些“天方夜譚”的感覺,但卻已經變成了現實。

個性化消費時代,物流必須做到“七十二變”

電商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大步,第一步是通過低價培養網購習慣;第二步,通過服務(商品豐富度、購物便利、物流速度等)提高網購體驗;第三步,通過技術創新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

京東是第一批走完前兩步的零售平臺,很多同行、線下零售企業還在考慮走第二步。當在電商走到第三步的時候,京東劉強東提出“無界零售”的概念,認為未來的零售將是“人、貨、場”無邊界的時代。人不再只是消費者,而是要參與到生產製造環節,進行個性化定製;購物的場景不再受限於空間、時間,隨時隨地購物;商品不再侷限於網上、線下、超市、便利店、物流配送中心……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無界零售的本質是更尊重消費者,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零售形態。哪家企業能夠完美得打破原有“人、貨、場”的原有邊界,構建一個智慧、協同、可塑的“無界零售”生態,誰將在競爭中勝出。

以上的表述可能過於教科書了,我們不妨舉幾個的例子。你帶家人一起出國旅遊,大概20天,但是家裡洗衣機壞了。京東正在搞促銷,價格十分優惠。這時候買了,你卻沒法收貨怎麼辦?京東物流為此推出了“長約達”服務。

再比如,情人節,你在外地出差,給心愛的女友購買了一塊精美手錶。如果是普通的快遞員送來,與這份禮物的情誼儀式感不匹配。若是西裝革履的帥哥快遞員,戴著白手套將這份禮物送上門,你的女神是不是會驚喜萬分?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京東為此推出了“京尊達”服務,配送團隊小哥年齡在25-35歲之間,身高170-185cm,駕駛經驗豐富,顏值高,形象好,普通話流利,且經過專業嚴格的商務禮儀培訓。從而為用戶帶去尊貴、高端、私人定製式的服務體驗。

還有一些需要在特定時間送達的需求,比如,出差前突然筆記本電腦壞了,飛機還有三小時起飛。如何能在1小時內買到電腦,而又不耽誤飛機呢?上班時候買水,想下班後回家收?這時候京東推出了“京準達”,約定幾點到就幾點到。

在無界零售的現狀之下,消費需求不再普遍化,而是個性化。針對個性化需求提供服務是每一家零售平臺都必須要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可以“七十二變”,用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的話講則是“無界物流”。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他在博鰲論壇演講中上發表觀點:“無界物流將通過短鏈、智慧、共生的方式,以客戶體驗為核心,為消費者和商家帶來‘快’、‘精’、‘喜’的極致服務。”

到底是什麼在支撐“閃電送”?

電商之間的競爭已經全面上升到物流服務的競爭,從以天為單位的競爭,再到以小時為單位,現在逐漸上升至以分鐘為單位。而以分鐘為單位的物流速度之爭,不能僅為作秀而生,而是要覆蓋更多商品、常態化。京東“閃電送”就是一款常態化的服務產品。

眾所周知,京東之所以能夠快速崛起,實現萬億GMV與其在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上的巨大投資分不開。京東的好口碑,除了貨真價實外,就是物流的極速體驗。很多網購消費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京東買東西,真快!”

在電商激烈競爭,商品同質化的時候,京東依靠物流實現品牌的差異化,體驗的差異化,形成了良好的口碑。2010年京東在行業率先推出“211”限時達服務,成為整個電商行業的物流新標準。雖然對手們也緊跟其後推出類似服務,但京東的次日達、當日達等服務還是口碑最出色的。而在這一基礎上,京東佈局本地生活的步伐也早已邁出。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三年前,京東就通過京東到家佈局本地生活圈,在達達運力網絡支持下,快速完成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30多個重要城市分鐘級送達時效網絡的搭建,去年6月份,京東與沃爾瑪就已經進行了庫存打通,實現了用戶在京東下單就近沃爾瑪門店進行送貨。

在此基礎上,京東物流進一步進行打通升級,推出“閃電送”極致配送服務,用戶在京東商城購買商品時,下單後根據地址匹配情況可實現數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的送貨上門。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數年佈局本地即時物流又開闢一塊重要版圖。

在無界零售的新時代,競爭對手正在努力縮小與京東物流的差距。如果套用“定位”理論,京東必須加大力度夯實自己物流的領先優勢。“閃電送”的全面推出,就是在這樣的競爭背景之下產生的,也是京東“無界零售”戰略佈局後的必然結果。

試問,想要實現用戶下單後10多分鐘就送貨上門,需要怎麼做?核心在於貨距離消費者距離足夠近,只有足夠近才能保證配送速度。

京東物流一直以“減少貨物搬運次數”為發展宗旨,此前的211限時達服務正是因為京東全國建設倉庫,將商品分配到距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從而減少搬運次數,降低庫存週轉率。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京東通過將商品提前配置到達達前置倉、自營門店(京東之家、圖書專賣店、京東匯、7Fresh7FRESH等)、合作零售商(沃爾瑪、屈臣氏等)、智能貨櫃、無人售貨超市以及、京東物流終端甚至社區,等遍佈全國任何角落的“前置倉”,大幅縮短了人與貨之間的距離。

這看似簡單,其實背後則面臨訂單、渠道碎片化,SKU數量暴增,用戶需求個性化等難題,通過傳統的物流信息系統完全無法支撐。這就要依靠強大的“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通過對電商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處理,打破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資金流之間的界限,實現所有“前置倉”的智能補貨、發貨和配送。

無界零售,需要“無界物流”來支撐。而無界物流,則又依靠先進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來實現。正如劉強東對“無界零售”的預測那樣:“前三次零售革命(百貨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基本是商業模式的進化,而第四次除了消費習慣的變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技術。”

為此,京東在2017年年會上確立了“技術引領”的戰略方向,引進了AI、大數據等領域引進世界頂尖人才。

對與達達的收購深度協作,與沃爾瑪的戰略合作,以及在倉儲、配送、技術上的長期、巨大投入,這一切都讓“閃電送”的實現變得水到渠成。

毋庸置疑,技術所帶來的競爭優勢比投資、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競爭優勢有著更高的壁壘。“閃電送”是京東物流進化為“無界物流”標誌,也是京東技術壁壘越建減越高的標誌。

京東物流“閃電送”與日本哈德洛克的螺母,有相同也有不同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日本工匠精神的代表日本哈德洛克(Hard Lock),百年來一直生產螺母,幾乎承包了中國高鐵上的所有螺母。

而這家日本百年老店還打造了一種用放大鏡才能看清的螺母,這不為出售,只為歷練和展示企業的工匠精神。京東“閃電送”就像是日本的哈德洛克,秀出了京東無界物流的強大,而區別是“閃電送”是一項與其他211極速達服務一樣的常規化服務,是有用武之地的。(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