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一直以來,數據是用戶的隱私,也是互聯網企業商業模式得以成立的原因,是互聯網企業財富的源泉。隨著萬物互聯以及雲計算時代的到來,如何合理地使用與更好地保護數據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數據是互聯網公司財富之源,卻是雲服務商的底線

除了Facebook數據洩露醜聞外,最近關於網約車、旅遊網站、酒店預訂平臺利用用戶大數據“殺熟”的輿論也同時爆發。

有用戶表示,自己在某網約車平臺上是金卡會員所以打車價格要比普通會員貴,還有人發現旅遊網站的常客在定酒店的時候要比普通客戶貴。這雖然是壞消息,但從側面也證明互聯網公司可以利用用戶數據獲利。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都在依靠挖掘用戶數據發展業務,數據被認為是新時代的“能源”。比如,谷歌利用用戶的搜索數據,向用戶展示廣告以獲得營收;Facebook依靠用戶的人群畫像,向用戶推薦信息流廣告獲得收入。許多電商平臺,也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千人千面”的智能化推薦,以提高訂單的成交率。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所以數據既是用戶的隱私,也是互聯網公司的財富來源,如果處理不當也可能引火燒身。現在已經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任何企業都要“+互聯網”,都需要通過互聯網與用戶建立連接,都需要獲取和利用用戶數據。這也催生了大量的企業上公有云的需求,雲計算業務蓬勃發展。

當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服務被放到雲上之後,雲計算提供者便接管了用戶和互聯網企業的所有數據。因此,很多個人和企業都會擔憂自己的數據被雲計算提供商佔有和使用。

一些互聯網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數據資產,堅決不會把業務放在有競爭關係、有投資關係的雲計算平臺上。比如,摩拜使用的是騰訊雲,而ofo小黃車則使用的是阿里雲,因為騰訊投資了摩拜,而阿里投資了ofo。

互聯網巨頭許多投資和併購的背後,目的之一就是讓這些企業成為自己雲服務的客戶。而華為雲則獨闢蹊徑,在行業裡最早提出了“三不”: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

所謂不碰數據,指的是華為不用技術手段在後臺獲取用戶數據,承認客戶的數據主權。不會強迫用戶與華為做數據交換,同時也不會做互聯網應用方面的投資,不與平臺上的客戶爭利,從而更好地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在3月22日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上再次提出“不碰數據,不等於不懂數據”,並向參與大會的生態夥伴亮出華為雲在數據處理方面的實力: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在數據處理方面,華為雲擁有全堆棧技術的積累。目前,華為智能數據底座已服務於1000+家來自金融,能源,電信等行業客戶,其中不乏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太平洋保險、中石油、深交所、上交所等大型企業。可以說,華為在自身的數據治理實踐和多年的企業服務中,具備了業界領先的海量數據治理能力。在PB級10萬億記錄數據規模,多個查詢條件下,華為雲精準找到目標數據的操作時間可以達到秒級。

華為雲因出色的服務和安全能力獲得了國際權威認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的正式授牌。這也是中國唯一全平臺、全節點、全服務通過PCI-DSS認證的雲服務商。

再從最近Facebook數據洩露等一系列事件來看,華為雲所提出的“三不”確實極具前瞻性。

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寫到這裡,不由得想到了“企業邊界”的話題。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雲服務商需要有業務的邊界,這才能讓客戶信賴。但是許多雲服務商又都是互聯網公司,比如,亞馬遜的AWS、阿里巴巴的阿里雲,騰訊的騰訊雲等。

而互聯網公司似乎不太有邊界意識,比如,阿里巴巴和騰訊一直在不斷通過投資、併購,以擴張自己的業務邊界;美團在做了團購、外賣業務後,又進軍旅遊、打車。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1937年,25歲的羅納德·科斯發表了《企業的性質》一文,提出企業規模擴大導致信息不對稱,效率下降、管理收益遞減,企業家的經驗和判斷的失誤也會增多,這就決定了企業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大,以致完全替代市場的作用

。他也因此獲得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科斯對企業邊界的研究在互聯網時代貌似正在失去作用,那是屬於工業經濟時代的理論。在工業經濟時代,通過專業、研發、創新構建標準化的生產體系,從而帶來規模經濟,比如,製造業中的富士康、零售業的沃爾瑪。

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似乎都在依靠平臺化來獲取盈利。比如,谷歌依靠為用戶提供免費的搜索服務為核心,向社交、廣告、無人駕駛等領域拓展,谷歌是承載這些業務的平臺。谷歌若只專注於搜索,則很難獲利。

因此,一些互聯網企業認為,他們的業務可以不設邊界。而且通過業務的拓展,還可以強化平臺的壟斷能力。阿里巴巴、騰訊這樣的網絡平臺就在通過不斷投資和併購大量線上、線下企業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移動支付工具覆蓋率,連接各類場景下的所有用戶。

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企業就應該放棄“邊界思維”呢?筆者認為,當數據成為互聯網企業的財富源泉,成為用戶私有虛擬資產的時候,互聯網企業就需要重拾“邊界思維”。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在隱私保護更完善的歐美國家,侵犯用戶數據對企業來說或許是致命的。Facebook因未披露第三方使用其5000萬用戶數據,遭遇網友集體在Twitter上要求“Delete Facebook”,遭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37個州總檢察長組成的兩黨團隊質詢,市值一週蒸發了4000億元。

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出臺關於隱私數據保護的法律,限制互聯網企業濫用數據。所以業務沒有邊界的互聯網公司,必須要在用戶數據上設置邊界,搞清楚哪些用戶數據不能碰,哪些數據不能用。

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更需要有邊界的意識,否則客戶沒有安全感。比如,一家銀行想要業務上雲,它會考慮雲服務商是否也有金融業務。所以我們看到華為雲被招商銀行、太平洋保險、深交所、上交所等金融客戶使用,就是因為華為雲的“三不”讓金融客戶有安全感。

Facebook數據醜聞引發的思考:互聯網企業真的不需要邊界麼?

目前,除了華為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展雲服務業務外,其他雲服務提供商的業務基本都在國內。華為雲之所以能率先提出“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不搞股權投資”的“三不”也正是得益於它的全球化。

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超過50%營收來自海外的華為熟悉全球的法律法規和人文地理,而在海外開展業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合規”。吃過“不合規”的虧,知道數據安全、非不正當競爭對於開展業務的重要性,這才有了華為雲的“三不”。

顯然,與國內雲服務商,通過投資、併購等拉幫結派方式搞業務的作法不同,華為雲主動提出“不搞股權投資”是一種差異化的市場策略,更是一種經驗與智慧。

Facebook數據洩露醜聞、大數據“殺熟”醜聞等都在推動企業、用戶建立數據主權意識,並推動相關立法。任何互聯網公司都必須重拾“邊界思維”,雲服務商更是要嚴格恪守業務的邊界,否則寸步難行。(完)

磐石之心,互聯網魯迅,獨立評論人,網易號年度有態度作者、2017年十大自媒體、藍鯨TMT年度優秀作者、專欄作家,著作有《解密小米》《互聯網黑洞》等。專注於解讀互聯網的未來,10年撰寫1000萬字深度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