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我們在超市買菜時常常會看到三種不同認證標識的蔬菜類別: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這三種標識代表著蔬菜的不同環保要求。綠色食品比無公害食品的標準要高,而有機食品的標準更高,不僅全程不得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等,連種子、土壤、水質、大氣等都有嚴苛的要求。

無公害食品:指的是無汙染、無毒害、安全優質的食品,在國外稱無汙染食品、生態食品、自然食品。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並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

有機食品: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汙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

在人們心目中,有機就是生活品質和環境友好的代名詞,意味著更天然、環保、健康、安全。但是,這些打著有機標的食品真是有機的嗎?

部分商家有機菜普通菜混賣

在一家知名全國連鎖超市,銷售的蔬菜有兩種規格,一邊是散裝的普通蔬菜,一邊冷藏貨架上的則是盒裝的所謂精品菜,也就是“有機蔬菜”。有機菜的價格普遍比散裝普通菜高出五六倍甚至十多倍。儘管價格貴,但選擇有機菜的人並不少。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散裝黃瓜一斤2.98元,盒裝有機黃瓜一公斤66.98元;普通娃娃菜一袋三棵4.5元,有機娃娃菜一盒兩棵23.5元。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但是,據瞭解,國家對於有機產品的銷售方式有明確規定:應在銷售場所設立有機產品銷售專區或陳列專櫃,並與非有機產品銷售區、櫃分開。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表示,一大堆非有機蔬菜裡面混著三四個有機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產生一種思維慣性,“有一種有意無意的誘導和暗示,這一塊都是有機蔬菜,這塊兒的菜都值得賣那麼貴的價錢”。

部分“有機菜”種植不合規

事實上,但凡有機食品,其包裝上都有一個有機認證標誌,和一個有機編碼。這是認證機構賦予有機產品的唯一身份代碼,可供消費者追溯查詢產品的具體生產信息。那麼,這些獲得有機認證的蔬菜真的都是“有機蔬菜”嗎?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來源不明 普通菜冒充有機菜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把非有機食品當成有機食品出售,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有機食品的聲譽。其實,國家對有機食品的認定有嚴格規定。我國有機標準中明確規定,有機食品中不得檢出化學農藥,被檢出的企業五年之內不能申請有機認證。而面對有機蔬菜生產銷售中的種種問題,人們不禁要問:“有機”生產企業膽子怎麼那麼大?有機標準什麼時候才能既有“含金量”又有可信度呢?

央視曝光!超市用這種手段撈錢,價格暴漲10倍,背後竟隱含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