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如何选择

在公考贴吧看了很多问题,很多小白都在问,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我选择哪个啊?针对这个问题,简单回答下大家。

公务员考试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如何选择

如何选择?

行政编制简单说就是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可能是国家工作人员,但不能称为公务员,如,教师、医生事业编制。参公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介于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之间的特色存在。

行政编制,即公务员,由财政拨付工资,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事业编制分财政全供单位,就是工资全部来自财政拨款;财政差供单位,工资一部分来自财政拨款,另外一部分来自单位自己筹措,单位效益好,收入高,你的另一半工资就有保证,不然就呵呵了;自收自支单位,很好理解,自己的收入给自己发工资,工资高低完全取决于单位的效益高低,当然,也有发不下来工资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参公的单位,一般是财政全额拨付工资,和公务员福利待遇差不多。

行政编制,比较在意的是职务高低,比如科长想当局长,局长相当市长,市长想当省长,我们平时说的“官”,就是指职务。职务越高,工资就越高。

事业编制,比较在意职称,我们常听到的晋职称,就是这个,初级想晋级到中级,中级想晋级副高,副高想晋升正高,职称越高,工资越高。

公务员考试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如何选择

提拔晋升难

参公管理,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但是,参公因为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可以与行政单位进行人员交流,调入行政单位获得行政编制,变成公务员。参公管理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使用行政编制,副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和非领导干部使用事业编制。但是,无论副处以上及以下人员,都使用行政晋升等级,从科员起步,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局级,正厅局级,一步一步往上爬。

最关键的来了:无论什么单位,考进去了,发现不满意,还想跳槽,怎么办?随着省考限制在职人员报考,行政编制、参公人员都面临一个问题,只能参加遴选才能改变现状,遴选有时还只要行政编制人员,参公就尴尬了。当然,实在不愿意干,也可以辞职,然后重新考,但是个人建议不要这样做。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加省考暂时没有太大限制,只要过了服务期,单位领导同意报考即可,具体看招考公告限制报考条件。

公务员考试行政编制、参公、事业编制如何选择

遴选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