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聯合緝毒上演現實版“湄公河行動”

毒品猶如社會毒瘤,危害著人類健康、發展、和平與安全。為了消除毒品的危害,各國需要聯手行動以應對日益複雜嚴峻的毒品威脅,打擊各種毒品犯罪活動。

跨國境聯合緝毒

這種打擊毒品犯罪的模式應運而生。

近年毒品走私概況

毒品販賣是一項全球性的非法貿易,涉及毒品的種植、製造、銷售。2015年以來,全球販毒略有增加,一些毒品市場,特別是可卡因和合成毒品市場正蓬勃發展。

聯合國《2017年世界毒品問題報告》顯示,僅在2015年,估計就有2.5億人使用過至少一次毒品,約佔全球成年人口的5%。更令人堪憂的是,這些吸毒者中約2950萬人患有吸毒疾患,佔全球成年人口的0.6%。2015年,吸毒在全球導致的過早死亡和傷殘造成2800萬年的“健康”喪失歲數(喪失工作能力調整歲數)。

近年來,毒品市場上供應的毒品種類大幅增加,傳統毒品禁而不絕,每年還有新型精神活性物質出現。多種毒品使用已成了多年吸毒模式的一個特點。由於市場上毒品物質種類絕對數量較大且可能採用的組合數量也不少,因而構成的現實風險更大。

其中,苯丙胺類興奮劑在全球毒品市場上地位突出,其販運路線的跨國性質明顯,現已連接了過去擁有獨立市場的各個分區域。2012~2015年,眾多分區域都有甲基苯丙胺走私出境,包括西部和中部非洲、北非、北美洲、東亞和東南亞、近東和中東、西南亞以及西歐和中歐。在全球甲基苯丙胺販運流中,東亞和東南亞以及大洋洲仍然是主要收貨區域,而近東和中東、西南亞以及西歐和中歐主要起過境點的作用。此外,北美洲、西歐和中歐以及東亞和東南亞存在相當規模的區域內販運。

毒品生產、販運和使用的數據表明,全球30%的增加量主要源於哥倫比亞種植量的增加。2015年,純鹽酸可卡因的全球總產量達到1125噸,比2013年增長了25%。

北美洲和歐洲這兩個最大市場上的可卡因消費也在增長。普通人群的可卡因吸毒流行率以及對工作人口的檢測表明,美國的可卡因吸毒有所增加。歐洲以某些城市的廢水分析為基礎,發現可卡因消費在2011~2016年間大約增長了30%。

由於國際合作的加強,緝毒執法工作日益行之有效。2015年全球可卡因截獲率上升到45~55%之間,達到了創紀錄水平。全球阿片劑估計截獲率從1980~1997年間的9~13%上升到了2009~2015年間的23~32%。但隨著全球化帶來的改變以及新通信技術的傳播,毒品流動的特點是在販運路線、作案手法和隱藏方法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變化,毒品流向也處於不斷變遷之中。

多國聯合緝毒上演現實版“湄公河行動”

2011-2015 年阿片劑的主要販運流向

聯合緝毒捷報頻傳

迪拜與英國攜手緝獲價值25億英鎊毒品

迪拜警方的刑事調查部門與英國的相關部門之間通過聯合安全與打擊犯罪的合作,逮捕了毒梟,緝獲價值25億英鎊的毒品。

多國聯合緝毒上演現實版“湄公河行動”

迪拜和英國聯合行動繳獲了25億英鎊的毒品

迪拜警方與英國國家犯罪署和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等機構聯手,交換了多達2974條有價值的安全提示和信息,在過去的3年裡也合作了兩項國際打擊犯罪行動;其中一項逮捕12名國際犯罪嫌疑人,查獲1.4噸可卡因。

兩國的安全機構通過一名英國聯絡官交換620條安全情報,在幾起毒品案件中逮捕75名嫌疑人,在其他案件中查獲1.8噸毒品。

迪拜警方總司令阿卜杜拉·哈利法·阿馬裡少將指出,阿聯酋在打擊有組織犯罪(尤其是洗錢犯罪)方面有著明確的記錄:阿聯酋在2002年第4號聯邦法律和2014年的修正案中,將洗錢行為定為犯罪行為,並建立了一系列的標準和機制來預防和打擊此類犯罪。

阿爾巴尼亞與意大利合力打擊種販大麻

阿爾巴尼亞和意大利警方今年3月宣佈了一項旨在加強合作打擊大麻種植和販運的聯合項目。

在會見意大利國家警察代表團時,阿爾巴尼亞國家警察局局長阿迪·威略對“支持反大麻戰略——空中監視”項目表示讚賞和感謝。

威略說,到2018年,阿爾巴尼亞國家警察不僅要保持2017年取得的打擊大麻種植的成果,而且要將大麻種植斬草除根,還要制訂出有效的警方策略,將比2017年增加30%的飛行時間。該項目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組成部分是它在技術領域提供的援助,在擴大數據庫方面為國家警察提供方向和支持。

烏克蘭與美國合作打擊毒品走私

烏克蘭內政部長奧爾森·阿瓦科夫及國家警察第一副局長刑事警察維亞切斯拉夫·阿布羅斯金與代理管理員的總部毒品管制局美國司法部的羅伯特·帕特森開會,討論了打擊毒品走私問題,包括聯合抵抗國際販毒。

“與外國執法機構的合作對我們來說尤其重要,特別是在打擊毒品販運問題上,因為今天的犯罪集團不僅在一個國家內運作,他們還積極地使用創新技術、數字支付平臺和虛擬加密貨幣。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收集電子證據,有必要加強與其他國家機構包括國際機構的交流。”

烏克蘭內政部的新聞報道援引阿瓦科夫的話,當時他正在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他還表示,烏克蘭和美國達成了一項協議,成立了一個名為“烏克蘭—土耳其—美國緝毒局”的聯合聯絡小組,以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團伙和非法販毒活動。

烏克蘭國家警察第一副部長補充說,現正努力對打擊毒品走私的部門進行改革。他回顧:在2017年7月,國家警察和美國方面簽署了一項聯合行動計劃,以執行打擊販毒部門的國際技術援助項目,為這個部門的發展提供長期的財政支持,現已經撥出第一批100萬美元的資金。

聯合國助力各國聯合緝毒行動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和世界海關組織通過集裝箱控制計劃,尋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改善海關和執法官員的能力,檢測和破壞非法販賣商品的流動,同時促進合法貿易和提高國家收入。

多國聯合緝毒上演現實版“湄公河行動”

集裝箱控制計劃報告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查獲大量可卡因

今年,各國合作海關和警察港口管制單位緝獲大量毒品、易製毒化學品、侵犯知識產權的商品和受保護的野生動物。最近,厄瓜多爾查獲兩個含有1噸多可卡因的集裝箱;在巴西的桑托斯緝獲的毒品創歷史最高緝獲量——2.8噸多的可卡因;在卡亞俄港也發現一個裝有1.5噸可卡因的集裝箱。這些行動除了扣押侵犯知識產權的18個集裝箱外,還緝獲超過8.9噸的毒品。

在談到結果時,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後勤執行科主任託菲克·莫什杜盧說:集裝箱控制計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有效的方案之一。它幫助會員國加強能力建設、增加專業知識,負責查封可疑集裝箱裝運的毒品、槍支、前體、假藥、野生動物、走私貨物和其他許多違禁品。集裝箱控制計劃促進合法貿易的同時,打擊非法集裝箱運輸。

該項目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覆蓋14個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牙買加、巴拿馬、巴拉圭、秘魯和蘇里南。該方案不久將擴大到玻利維亞和哥倫比亞,與墨西哥的談判也正在進行中。


編譯 趙蓉潔

審核 熊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