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父母如果在在0-3歲和3-6歲這兩個階段錯過了孩子的兩個關鍵期,想在孩子7-12歲這個階段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目前中國式家庭所存在的一個現象。同樣我們也能夠清楚了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在7-12歲,12-15歲(青春期,叛逆期)兩個階段苦惱煩惱?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營養

0-18個月:完全依賴期

(1)特點:完全依附在媽媽身上。 安全感的重要時期,需要好好的陪伴。

在這個階段尤其注意不要發脾氣,不要語言攻擊。

(2)安全感缺失:害怕、愛哭、內向、粘人、主動攻擊別人

安全感充足: 溫順、安靜,開心、不哭、遇到困難自己克服,耐心聽你講完等。

(3)安全感缺乏的原因:引入西方的產房;剖腹產,餵飯,自然規律。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影響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孩子出生以後父母太忙,沒有時間照顧,交給爺爺奶奶或者交給保姆帶。

18-36個月:探索期,探索成人世界和人的身體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1)特點:這個階段,孩子會成為十萬個“為什麼”?好奇心極強,不斷的探索,對身邊的事情充滿了好奇心。處在內在次序的構建期。長出探索能力:思考、決策、判斷、交際、語言能力。人一生所有能力和探索期有關

(2)探索期:允許、陪伴、鼓勵探索,出現障礙幫助他掃除障礙。

注意探索需要安全的力量,家長應該全程陪伴,但不能限制。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只能給予微小的協助,而不是全部去代替做

3-4歲:自我認同期(自信心關鍵期)——規範的建立期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1)特點:古人云:三歲看大,七歲看八十,三歲時一個重要的節點,是孩子規範的建立期,要培養孩子的規範意識,在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此時也是自信心的關鍵期,一定要陪伴孩子通過生活中的事情培養孩子的挑戰心,不怕艱難,自信心,成就感,切記不要去指責,更多是積極的引導。

(2)重要性:對於角色扮演遊戲,家長應該積極配合,一味拒絕,也就是你不認同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自信心被破壞,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對。如果遇到負面影響個人自我認同的事情,家長應儘可能正面鼓勵孩子,讓他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優點,對自己充滿信心。

4-7歲競爭期——規範的形成強化期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1)特點:表現:喜歡比賽、說話,最大的需求就是找到贏的感覺。如果競爭不夠,將來會害怕競爭,競爭總輸,會窮其一生追求贏的感覺。

(2)重要性:利用競爭期,改掉習慣和形成習慣,當生命感受到愛,良知升起。

7-12歲:成長期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1)特點:成長出自己的人際關係,像小大人邁進,有自己的閨蜜和哥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1-2年級初步有想法,3-4年級想法不斷增多,5-6年級進入叛逆期 。成長期我們分成三個階段會進一步細分。

(2)重要性:獨立性,責任心培養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切記不要培養孩子的依賴性和拖拉症狀,要責任分清,否則1-6年級最累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朋友們(切記切記,有無數的案例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12-18歲 :青春期,叛逆期(渴望獨立,渴望自由,以自我為中心)

為什麼很多父母孩子在7-12歲與12-15歲兩個階段苦惱和煩惱

(1)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少言寡語,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不要輕易闖入這些範圍,自尊心的建立期,少打罵,多引導

(2)重要性:初中三年,人生中的小轉折點,也是青春期,叛逆期,更年期三期的交接點,特別容易起火,所以我們要注意溝通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