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服務器在哪裡?

達摩汽車

這個提問,我幫助把問題先完善一下吧,實際上騰訊每天的流量,帶寬的應用在全球排前三。所以比較專業的問法是騰訊的自建IDC的佈局。

騰訊從租用電信數據中心起步

2003年中秋,深大電話就是深圳電信請深圳的大客戶吃飯,印象可深了。當時深圳電信85%的流量是來自騰訊。2003年中秋深圳電信招待的客戶,一堆金融,軍隊的中年技術主管,最後深圳電信捧著的是騰訊一個瘦弱女孩子。畢竟深圳電信85%的流量是騰訊一家。

同時,也說明騰訊繼續發展,深圳電信的帶寬,機房,即使全給騰訊一家,也不夠用了。而且亞洲,國內也沒騰訊這麼大流量吞吐的互聯網公司了,以後的路騰訊得自己走了。

全球Top3流量的騰訊 IDC佈局要大

2013年騰訊得數據中心就已經遍佈中國13個城市,一共56個數據中心,自建機房是180群建築了。規模太大了。

騰訊IDC 簡單回顧下歷史

騰訊的數據吞吐量是全球前三,估計2018年時全球第一。所以沒法說騰訊的服務器放哪兒了,為了大家用著沒有任何頓挫感。哪兒都是騰訊的IDC。只能簡單回顧我自己有印象的IDC的建設了。

2003年以前,是租用深圳電信數據中心,東門的。當時運維的弟兄天天泡在機房。體力活啊

2006年開始籌建深圳騰訊第一個自己按數據中心,寶安數據中心。後來有了龍崗數據中心,再後來擴展到惠州,廣州。這都是2007年以前的事了

2007年,騰訊的負載太大了,而且僅僅有南方數據中心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開始籌建天津數據中心。天津數據中心算是騰訊比較早走向北方的自建數據中心。天津濱海數據中是騰訊第二代和第三代(二期)數據中心,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不是之一。


形象一點天津濱海數據中心3號樓能承載10萬臺服務器,差不多相當於8萬個城市家庭的總用電量。

2008年同步建設的有成都數據中心,廣州數據中心,

騰訊自建數據中心已經是全球佈局了

騰訊自建數據中心是沒辦法的事情,騰訊的總數據流量太大,到了任何地方只是租用別人數據中心是搞不定的。只能自建。到了國外。也一樣。太多了,說不全只能舉幾個例子。

這還只是2015年騰訊全球的數據中心,是算挺密密麻麻的,看著頭皮都癢癢,實在是佩服騰訊運維弟兄姐妹們。管理著全球第三大的數據中心群。這就是個流量的帝國哦。

海外數據中心,騰訊北美歐洲佈局已經比較大了,還在擴張。太多了。不好舉例子了。呵呵


王慶偉

你的問題讓我想起一則新聞,如下:

簡單來講,騰訊的服務器分為兩種:一種是騰訊自己的機房;一種是騰訊租用別人的機房


一、騰訊自己的機房

這個好理解,騰訊圈了塊地,建個房子,放點服務器,接上網絡,提供對外服務,於是乎騰訊有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早期就是在自己家裡,弄個PC機做服務器(說不定,當年阿里巴巴在馬雲家裡,就是這種情況。當然現在比較難了,首先想獲得外面能訪問到的公網IP就很難了)。


於是乎租用別人機房或者服務器需求就誕生了。


二、騰訊租用別人的機房

這個就有點意思了,所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江湖”,催生了IDC/雲/CDN等各種高大上的服務,也養活了一大幫如網宿、藍汛等賣服務的公司,這不是本文重點。

回到正題,騰訊租用誰的服務器?——主要是國內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早期,騰訊主要租用電信機房,提供對外的互聯網服務。不過近年來,尤其4G時代,中國移動4G用戶迅猛發展,騰訊在移動網內投入大量的服務器/帶寬資源,僅在東部某1個省,騰訊就投入近5個T的服務器/帶寬資源。

這就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騰訊服務器放哪?

答案是:需求、需求、用戶的需求(對不起,又裝X了,簡單說就是哪人多就放哪)。


然後面臨第二個問題,放哪個運營商?本著用戶“就近訪問”原則,結合業務特點,移動的用戶訪問移動網內的服務器,電信的用戶訪問電信的服務器,聯通嘛隨便(比較複雜,畢竟BATJ都入股了)。

打個比方,王者榮耀,一款手機端遊戲,很明顯移動的4G用戶比較多,騰訊肯定會多放點,電信次之,聯通就最少了。畢竟總不能讓電信的用戶訪問移動的服務器吧,否則時延過大,遊戲卡卡卡,誰還玩這個呢,騰訊也就不能實現依靠王者榮耀每天掙它1個億的小目標了。


最後,想說一點:這些數以萬計的服務器,形成龐大的“分佈式網絡”,最最核心的功能是如何組織起來協同為用戶提供服務。下次見……


i小千世界


區塊鏈大力礦工

無論騰訊的服務器在哪裡,但它的根服務器還是在美國,根服務器是主要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世界上2017年以前只有1臺主根服務器域名和12臺輔根服務器。如下圖

這13臺服務器按字母排序,其中主根服務器在美國,9臺輔根服務器在美國,2臺在歐洲(英國和瑞典),亞洲唯一1臺在日本。

中國一直想申請一臺在輔根服務器,然而美國一直拒絕,迫使中國牽頭髮起“雪人計劃”,“雪人計劃”架設的25臺IPv6根服務器,其中4臺在中國,未來國內網絡的根服務器將會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