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

這是暗含定論“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的設問,不知是否有統計學依據。嚴格講,喜歡與人交往的人中不乏高智商者,真正不喜與人交往的人中,太多是智商平平的人。如果“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是普遍存在,那麼可能性原因有兩方面。

1)高智商人的興趣偏好

人們的印象中,智商高的人,是那些頭腦特別聰敏,機智靈活,某方面特有天賦、容易出成就的人。的確,高智商者,有超越常人的智力水平(覺知、分析判斷、創新力等),能力和成就主要體現在與事物、與研究等領域打交道。而高情商者,首先是具正常,或高智商的,同時具備很彈性化的個性,能力和成就主要體現在與事物、與人際打交道的各領域。

多數高智商者,性格傾內向、內省,從小喜歡觀察、思考,喜歡看書,喜歡獨往獨來...與人交際上沒多少經驗、沒形成興趣。或許正是,他們從小的個性特質,思維模式,已決定了他們感受為興趣的方向,多為創造性的、抽象的、研究性的方面。

其實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內在經驗和價值取向,慢慢鎖定他的興趣愛好,也是憑自己的興趣發揮,去實現自我價值的。如果問,高智商的人為什麼不喜歡與人交往?我想,那是因為,他們在與有挑戰性事物的交鋒中,所感受到的愉悅亢奮,遠遠大於、重於與人的交往。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

2)智商高的人,不喜與人交往說明啥?

與人交往的感受,因人有異。個人覺得,喜不喜歡與人交往,取決一個人的性格和興趣,而不取決人的智商高低。高智商者,不喜歡與人交往,並非他的智商情商不夠以應付,應是人際交往的繁瑣雜亂,使他不願把精力耗在那裡。而在中國這樣一個,高物慾、低誠信、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模式下,與人交往的難度、代價,勝過了搞科研創造。

因此,與人交往,對高智商的人來說,是很麻煩、很頭疼的事情。這樣看,說他們不喜歡與人交往,也真是。

高智商的人(若情商也好),即便與人交往,不是難事也不難受,即便不喜歡也不與人交往,反落得輕鬆。電視劇《獵場》中的鄭秋冬,就是這樣一個高智商的人,職場上體現了他的超高智商,以及所發揮出的特別才華,林拜(劇裡另一個高智商的人,但他同時是與人相處,尤其是親密關係的高手)面對鄭秋冬在情場的屢屢失敗,說鄭是“沒有情感交往的才華”。由此看,智商高的人,他若在他所感興趣的領域,完全是可隨性發揮IQ、盡情享受IQ發揮的;他不存在,喜不喜歡與人交往,而是對與人交往這事,抱持可有可無的平和;處人際中,他是以單純、友好、不卑不亢對之。如果別人有對他有歧義、誹謗、排擠等對之,那只是別人的企圖或投射,於高智商的人,些許有難過,但不會感覺特別受挫,甚至根本就沒有受挫感。

為什麼智商高的人不喜歡與人交往?

這樣分析起來,高智商的人,為何不喜歡與人交往?就是因為高智商啊,他有高IQ任意揮霍於喜歡的事上,無意冷落了與人交往。但,這並不構成高智商者的缺憾,因為這本身就不是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